镇天镇地镇海楼
羊城八景之一的五层楼,正名是“镇海楼”。当时命名“镇海”,含有“威镇海疆”的意思。它坐落在越秀山上,居高临下,站在楼顶上俯瞰羊城,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将穿越而过的珠江,鳞次栉比的城市楼房尽收眼底。五层楼的楼龄不算长,只有六百多岁,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能俯视广州城的五层楼高度只有二十八米,说起来有点令人难以置信,比起现代的高达二三百米的摩天大厦,只能算是小弟弟,但它所处的越秀山地势高。整座建筑呈长方形,各层都有美丽的飞檐翘角,东西两边都有两重瓦脊,用著名的石湾三彩釉鳌鱼作装饰。那彩瓷色彩斑斓,形态生动,是岭南陶瓷工艺的精品之作。外墙用朱红墙砖和绿瓦砌成,说它雄伟壮观一点也不过分。
楼前东西两边的那一对石狮子,按照明清惯例,雄左而雌右。大约他们也知道镇海的威风吧,这对高达两米的红砂岩狮子十分威武,得意地戏耍着石绣球,昂首而立,不失为明代岭南雕刻艺术的珍品。
兴建这座镇海楼有一个传奇故事。
朱元璋当了明朝开国皇帝后,派大将军朱亮祖率领水陆两路人马,攻下了广州。朱亮祖被封为永嘉侯,镇守南疆。
朱亮祖是个武将,打起仗来十分勇猛善战,可他特别听信风水先生的话。他认为自己成了南国统领,是上天安排好的,他到广州要做的第一件大事是,找人看地形风水,找到龙脉,在那里建造一座庞大的府第,让一家人,以至世世代代在岭南安顿下来。
那一天,朱亮祖带着风水先生又来到越秀山,这是他第三次来到这个地方,而且带了另一个最合心意的风水先生同来。广东有句俗话:“风水佬呃(诳)你十年八年。”意思是风水先生最会吹,不可信。可朱亮祖偏偏最相信这个风水先生的话,无他,就因为这风水先生特别会说话,连树上的麻雀也会给诳下来。这风水先生面对这个统领广东的永嘉侯,想得到更多的赏赐,自然出尽法宝,使尽三寸不烂之舌来诓朱亮祖喜欢。说这里环山面水,气势雄伟,登临俯瞰,只见有一股帝王之气欲冲天而起,很有可能,龙脉就在这里。
朱亮祖高兴极了,决定就在越秀山建造府第。当晚,他和家人开怀痛饮。睡觉时,做了一个怪梦。他梦见自己站在越秀山上新建造的府第门前,眺望着浩瀚的大海。突然,从海里跃出一条青龙,喷着水柱,张牙舞爪地向着越秀山扑来。说时迟,那时快,越秀山也跃起一条龙,那是浑身赤红的火龙,喷着烈火,向着青龙扑去。两条恶龙一来一往,打得难解难分,四周激起冲天大浪。一阵天翻地覆后,青龙败下阵,逃回大海。
朱亮祖惊醒过来,一身冷汗,想到梦中的两龙相斗,心存狐疑。他把幕僚唤来断梦,却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有的说:“越秀山上出赤龙,羊城出能人了,大吉大利。”也有人说:“二龙相争,水火不容,水龙败退,要遭大旱。”弄得朱亮祖更加心神不安。而更不利的是,这事还传到老百姓那里去了,一时间,羊城百姓人心惶惶,众说纷纭。
这下朱亮祖才着起慌来,这事传到皇上那可不得了,不如自己赶紧修本奏章,连夜派人送呈皇上明断。
朱元璋看了奏章,也猜疑不定,便请军师刘伯温前来一决疑难。刘伯温一看奏章,心想,这分明是朱亮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要怎么断都行,可重要的是稳住皇上,安定人心,也要让朱亮祖打消想夺龙脉的念头。
刘伯温便对朱元璋说:“依我看,这可是个吉祥之兆,那赤龙是大明圣上,青龙是海盗流寇,赤龙斗败青龙,那是大明天下兴旺强盛,固若金汤的征兆!可下令永嘉侯建一座四方塔楼,镇住海妖,永保大明江山。”
朱元璋听了大喜,但一细想,越秀山上飞出龙来总不是什么好事,难道越秀山真是龙脉?朱亮祖如果真在那兴建府第,可不行!于是朱元璋下旨,命令朱亮祖在越秀山兴建一座镇海塔楼。
朱亮祖接到圣旨,立即在越秀山上大兴土木,修建一座方形塔式的五层楼,名叫镇海楼。
镇海楼建成后,成了历代统治者登临揽胜和游乐的好去处,六百年来,历尽人间沧桑,被大火烧毁数次,也修复过多次,将原来的木柱楼板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如今的五层楼,成为岭南名胜古迹之一,人民大众登临揽胜的好地方,也是广州市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十大基地之一。

文献资料来源:2003年6月   摘自《俗话广州》

作者:曾应枫著

索取号:K296.51/4-2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