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校市二中
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0年,现在应元路的校址曾是广州著名的书院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的所在地,书香浓郁,闻名遐迩。
1930年8月,广州市立第二中学创办,选址蓬莱路。1938年日本飞机轰炸广州,在二中落弹数枚,校舍图书馆被炸毁。日本军侵占广州后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由于蓬莱路校址已设为市立一中,1947年二中便在应元路原一中校址复办。
二中创办之初只有初中部,共190多人,设有教务、事务、训育3处。课程设有公民、国文、外国语、数学、博物、卫生、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劳作、图画、音乐。以及童子军等科目。二中的历史教师廖立峨曾与鲁迅关系密切,与鲁迅、许广平、何春才在艳芳照相馆拍过照片。
广州市委原书记,市人大原主任、收藏家欧初(1921-2017),曾在二中就读,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校庆活动演讲中,他说:“30年代市立中学非常少,记得只有市一中、二中、三中,市一职、二职,市立美术学校等几间,现在已有一百多间。陈济棠提倡读经,规定男女不能同校,不能同一泳池,女的穿衣不能太短袖。因有这样的规定,便将二中的男同学全部调来一中,而将一中的女同学调到二中。就我说,一中二中均是母校,特别有感情。”
二中在应元路复办后,正门百步梯上的正座大楼上高挂着校训“顶天立地”的蓝色大字,一直保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10月,解放军的军代表接管二中。1951年“广州市立第二中学”改名为广州市第二中学,正座大楼上的校训改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前进”红色大字。
1953年前后,“东座”课室楼、“西座”实验楼、校区外东侧教工宿舍楼相续落成,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扩大和改善。
1956年教学班增至24个班,在校男女学生发展到1100多人,成为广州市初具规模的一所完全中学。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的重点中学。
1960年二中试行五年一贯制,吸引了不少名师入校,出现不少有名的科组。1960年,学校提出赶超广雅中学的奋斗目标。
“文革”十年教育遭受严重破坏。1969年,二中在花县(今花都区)狮岭白水寨荒山上创建农村分校,1974年迁至市郊竹料陈洞水库旁。
1994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并挂牌,2000年被评为广州市先进单位,东座、正座大楼建成,以新姿迎来70周年校庆
2002年在应元路开办二中应元学校(民办公助),开启了二中多元扩办连锁分校的先声。以后,不断出现了萝岗“苏元”“会元”、南沙“天元",元元传承……
2005年9月,二中在市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域科学城建成高中部校区,在苏东坡曾结庐读书的苏元山而建,气势恢宏,设施一应俱全,规模为60个教学班、3000名师生,是一所以“山水学府,生态校园”的现代化一流全寄宿学校。
一间名校并非只看历史传统,更不只看校舍规模,而是看有为校长、师资质量,名师数量。
首任校长徐甘棠,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人。是民国教育界的精英,两年后升任广州市教育局长,还先后担任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南京政府立法院秘书。第二任校长陈功甫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之后的校长为吴宗泰、梁天詠、黄文山。第六任校长王孝英更是女中豪杰,创作校歌,制定校训“顶天立地”,后来升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著名教育家、书画家胡根天在1936-1938年担任二中教务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担任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第二任馆长,是省市多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二中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历届校长的努力。建国后历届校长主要有:马俊、张其光、陈联新、潘贻章、王成荣、诸兆祥、张志能、莫乃文、罗峻峰、张先龙,特别是后几任,为二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2019年教师节前,“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以专家遴选+社会推荐的方式,从20多万广州地区的教师中,选出21名重点宣传人物,并接受公众投票,最终确定10名最美教师,二中张先龙校长名列前茅。
二中数学教师叶世雄先后担任过执信中学校长、广州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二中的教师中,省特级教师先后有6人,包括叶志盛(语文)、刘碧露(英语)、顾银恩(地理)、杜里(体育)、张先龙(数学)、温晖(数学)。先后有高级教师100人,市级名教师、骨干教师8人,省市级名校长和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高考、中考成绩长期处于广州市前列,被为“历史名校,状元摇篮”。
二中的语文教育历来在教育界享有盛誉,教师中不少社会文化名人,下面介绍几位。
秦咢生,1947-1950年担任语文教师。二中校名是他用爨宝子字体写的。他学养深厚,上课可以不带课本,诗文背诵如流。后来历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叶志盛,1954-1993年在二中任教语文,直至任副校长。先后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市中学十佳校长。
章以武,1961-1975年在二中任教,后任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广州师范学院教授、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2015年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赵南成,1972-1984年在二中任教,知名诗人。后调《广州日报》,历任政文部、副刊部副主任,《老人报》总编辑。
曹思彬是至为独特的。1961年从广州教育学院调到二中任教,1981年回调学院任教古典文学。他是著名教育活动家,讲课足迹遍及全省,68岁才在广州教育科学研究所退休;也是著名教育写作家,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在教师队伍中罕有,代表作《广州近百年教育史料》,合作《广东省志·教育志》填补了岭南近现代教育史空白;又是知名诗人、作家,广州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一生写下文章三千多篇,编写出版的图书近三十种,文字达三百多万。
2019年9月28日,在二中理事大会上,办公室主任许兴东介绍:如今二中基本形成“一校两核三类四区五元”的新格局。旗下学校总占地面积1105.35亩;目前从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共152个班,学生6828人。
(作者:曹磊)

文献资料来源:   《洪桥文蕴》

作者:曹磊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