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5年4月13日,胡汉民发表《致海外同志书》,系统地提出“募捐五址万,于西瓜园建纪念堂图书馆。另筹巨款,在粤秀山建公园,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的计划后,社会各界便就纪念堂的建筑地点一事,纷纷发议论,提建议。大约10多天后,便有了定论——4月25日,《广州民国日报》登载了《孙先生纪念堂地点之决定》的消息:
孙先生纪念堂地点之决定——地址在总统府:孙大元帅纪念堂地点,前本定于西瓜园之旧商团总所。嗣因多数人意见,以旧商团总所地点既不适宜,且与孙大元帅又无历史上之关系,主张改建于旧总统府。现经中央党部议决照行,即以总统府为孙大元帅纠集地址。但因总统府地段前经杨西岩划抵借款,现既收回,不能不拨还其他地段。故旧商团总所为交换地段。查商团总所地段原系官有,商团前此不过借用,并非商团自置,故杨因两方地价之比较,亦乐于交换云。
这则消息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1.西瓜园为旧商团总所,地点既不适宜,且与孙大元帅又无历史上之关系。
2.多数人主张改建于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系的旧总统府。
3.经中央党部议决照行,即以总统府为孙大元帅纪念堂地址。
4.以旧商团总所地段与总统府地段相交换,解决用地问题。
上述前三点说明,众人都要求选一个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系的地点作纪念堂堂址。而所选的总统府旧址,确与孙中山先生有“历史上之关系”。
1921年4月,孙中山先生当选项为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总统府就设在德宣西路上的前督军衙署。这里地处越秀山南麓,府后有一天桥直抵半山腰上的粤秀楼。当年,孙中山和同事们就住在这粤秀楼里。督军衙署的前身为清朝的抚标箭道(清代称巡抚所直辖的绿营兵为抚标),后改为督练公所。民国初年,军阀龙济光据此为督军衙署。
孙中山先生只在这个总统府里工作了一年又两个月。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部四千兵力围攻并炮轰总统府。孙中山乔装突围,午夜避登白鹅潭的楚豫舰上,翌日转登永丰舰率各舰反击叛军,在江面上坚持了50多天后才转赴上海。
孙大元帅的总统府虽然被叛军的炮弹炸毁了。但其护法业绩,却深入人心,以至数年以后,当要寻找建筑孙中山纪念堂的地方时,大家便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它。
中山纪念堂的选址确定后,有关部门便加紧开展筹款工作了。
孙先生纪念堂地点之决定——地址在总统府:孙大元帅纪念堂地点,前本定于西瓜园之旧商团总所。嗣因多数人意见,以旧商团总所地点既不适宜,且与孙大元帅又无历史上之关系,主张改建于旧总统府。现经中央党部议决照行,即以总统府为孙大元帅纠集地址。但因总统府地段前经杨西岩划抵借款,现既收回,不能不拨还其他地段。故旧商团总所为交换地段。查商团总所地段原系官有,商团前此不过借用,并非商团自置,故杨因两方地价之比较,亦乐于交换云。
这则消息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1.西瓜园为旧商团总所,地点既不适宜,且与孙大元帅又无历史上之关系。
2.多数人主张改建于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系的旧总统府。
3.经中央党部议决照行,即以总统府为孙大元帅纪念堂地址。
4.以旧商团总所地段与总统府地段相交换,解决用地问题。
上述前三点说明,众人都要求选一个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系的地点作纪念堂堂址。而所选的总统府旧址,确与孙中山先生有“历史上之关系”。
1921年4月,孙中山先生当选项为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总统府就设在德宣西路上的前督军衙署。这里地处越秀山南麓,府后有一天桥直抵半山腰上的粤秀楼。当年,孙中山和同事们就住在这粤秀楼里。督军衙署的前身为清朝的抚标箭道(清代称巡抚所直辖的绿营兵为抚标),后改为督练公所。民国初年,军阀龙济光据此为督军衙署。
孙中山先生只在这个总统府里工作了一年又两个月。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部四千兵力围攻并炮轰总统府。孙中山乔装突围,午夜避登白鹅潭的楚豫舰上,翌日转登永丰舰率各舰反击叛军,在江面上坚持了50多天后才转赴上海。
孙大元帅的总统府虽然被叛军的炮弹炸毁了。但其护法业绩,却深入人心,以至数年以后,当要寻找建筑孙中山纪念堂的地方时,大家便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它。
中山纪念堂的选址确定后,有关部门便加紧开展筹款工作了。
文献资料来源:2003年   摘自《广州中山纪念堂钩沉》
作者:卢洁峰著
索取号:K878.23/5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