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水塔位于越秀山西坡小山岗上,下临解放北路。
广州市最早的水塔是1908年建于长寿路的西关水塔,第二座是1928年建于杨箕村石碑龙潭的东山水塔。第三座便是1930年建造的越秀山水塔于抗日战争期间被拆毁,西关水塔于1976年已退役拆除,只有越秀山水塔保存下来,成为广州目前最老的水塔。有关部门准备将越秀山水塔辟为展示广州市自来水发展历史的展览馆,展出过去民间的用水、储水实物和图片,以及现代净水模型和实物。
1930年7月广州市政当局决定在越秀山原放午炮的台基上建造水塔。现塔南面石碑刻有“1931年3月1日由市长林云陔奠基”字样。水塔于1931年7月23日建成,1932年4月1日正式启用。水塔的自来水源自增埗水厂,塔下廷伸30英寸水管13.7公里、24英寸水管3公里多。因塔顶与城区地面高差达50多米,对当时改善市中心区的供水有重要作用,自此市区10层楼皆可用上自来水。
水塔为钢制球形,造型美观,结构合理。水塔以炮台为基址,底部打入工字铁桩,支架大部分隐藏在炮台之下,基础十分坚固。塔基座高2米,基座与塔身交接处,伸出一宽1.2米钢板平台,绕塔一周。球形塔身高14.6米,内径12米,容积约1100立方米。离塔基3.4米处竖一高约11米的梯状标尺,显示塔内水位的高低。塔顶有一直径0.94米的圆形井口,井内有铜制浮球控制水位,还备有一检修铁梯。井口上盖建一2.5米高的八角圆顶小屋,屋有四扇圆拱形窗,各高1.1米、高0.61米,南面一扇可作门开启。塔外悬弧形梯,凭梯可登上塔顶小屋,梯还可绕塔转动,作塔外壁维护之用。
广州市最早的水塔是1908年建于长寿路的西关水塔,第二座是1928年建于杨箕村石碑龙潭的东山水塔。第三座便是1930年建造的越秀山水塔于抗日战争期间被拆毁,西关水塔于1976年已退役拆除,只有越秀山水塔保存下来,成为广州目前最老的水塔。有关部门准备将越秀山水塔辟为展示广州市自来水发展历史的展览馆,展出过去民间的用水、储水实物和图片,以及现代净水模型和实物。
1930年7月广州市政当局决定在越秀山原放午炮的台基上建造水塔。现塔南面石碑刻有“1931年3月1日由市长林云陔奠基”字样。水塔于1931年7月23日建成,1932年4月1日正式启用。水塔的自来水源自增埗水厂,塔下廷伸30英寸水管13.7公里、24英寸水管3公里多。因塔顶与城区地面高差达50多米,对当时改善市中心区的供水有重要作用,自此市区10层楼皆可用上自来水。
水塔为钢制球形,造型美观,结构合理。水塔以炮台为基址,底部打入工字铁桩,支架大部分隐藏在炮台之下,基础十分坚固。塔基座高2米,基座与塔身交接处,伸出一宽1.2米钢板平台,绕塔一周。球形塔身高14.6米,内径12米,容积约1100立方米。离塔基3.4米处竖一高约11米的梯状标尺,显示塔内水位的高低。塔顶有一直径0.94米的圆形井口,井内有铜制浮球控制水位,还备有一检修铁梯。井口上盖建一2.5米高的八角圆顶小屋,屋有四扇圆拱形窗,各高1.1米、高0.61米,南面一扇可作门开启。塔外悬弧形梯,凭梯可登上塔顶小屋,梯还可绕塔转动,作塔外壁维护之用。
文献资料来源:2004年   摘自《广州山水》
作者:程慧,曾新主编
索取号:K928.706.51/8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