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濠涌附近的豪贤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也许它曾孕育过许许多多有名的富豪贤杰。因此,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豪贤路”这个名字还一直沿用至今。
在这条广州市有名的豪贤路上,有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汪氏家族祖屋,曾经是民国时期汪氏家族在广州生活的聚居地。虽然现在已经随着历史的风尘消逝,代之的是一座高楼大厦。但当年汪氏家族的兴衰史曾在此演变。
汪兆镛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岭南学者。、近代诗人,对岭南文学学术有一定影响。他的词作成就颇高。龙榆生编选之《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及陈永正选注之《岭南历代词选》内,都收有汪兆镛的作品。汪兆镛从小致力于经史古文辞学,一生著述很多,在史学考订、文学创作。金石研究、谱牒编修等方面有一定成就。
汪兆镛在广州战乱期间避居澳门,对澳门文学及研究有较大贡献。在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一百天的1999年9月11日,由科教文中心,澳门历史学会、澳门近代文学学会、澳门人文科学学会四单位在澳门科教文中心,联合主办“纪念岭南学者汪兆镛研讨会”。学者们认为,汪兆镛在澳门避居十三年,研究和见证着澳门社会的变迁,通过对澳门历史的考证,提出大量历史事实,证明澳门是中国的领土,证明澳门一向为中国领土,只是被葡萄牙人以种种不法手段占领,表达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汪兆镛的文史作品成为研究澳门的重要资料,《澳门杂诗》长期被传诵。
汪兆镛(1861-1939)字伯序,一字憬吾,自号慵叟,晚号今吾、清溪渔隐,又入籍罗浮山酥醪观,道号永觉,人称觉公。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四月二十八日未时,汪兆镛出生于广州城北天官里寓舍。其时家境贫苦,父亲汪琡为口奔驰,各处为幕,频为倥偬。12岁时(1872)开始学作诗文。1877年,汪兆镛随父亲返广州,住豪贤街(即今日东濠涌边上的豪贤路)。1884年,汪兆镛入选学海堂专课生,师从名家陈澧。学海堂乃是当时广东的学术重心,由阮元创建,网罗广东所有学术名士为学长,从众多学子严格筛选入学,摒弃科举八股陋学之风,教授实学,规正学风,使广东学术面貌及风气为之变。汪兆镛在学海堂学习时辑有《孔子弟子考》四卷,《补三国食货》、《刑法志》各一卷。汪兆镛籍着学海堂的平台,结交了一批当时广东的学术精英,学术水平大为提高。
对于汪家这类典型的书香门第家族来讲,学而优则仕,是家中子弟最理想的出路。所以在四处求学路上,汪兆镛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学习科举所必须的试帖制艺,即八股文写作,以求最终能高中出仕,光耀门楣。从1880年至1894年,汪兆镛由18岁起不断参加科举考试,十四年科举路,艰辛勤读,结果不如人意,使不宽裕的家境更加拮据。汪兆镛终于死心不再赴试,继承父业,以幕佐为终身工作。“幕”,其身份为“佐治者”,即是帮助地方官员处理其管治范围内事务的人。他们是由地方衙门的官员私人聘请,由官员私人支付薪金的佐治者,不是正式的府衙官员。读书人为幕的原因,“以图功名未就,转而治生,惟习幕一途,与读书为近,故从事者多”;“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语虽过激,实为确论。”汪兆镛亦因落第及家贫这两个原因而为幕,但这是汪家入粤后的世袭职业,祖伯父叔辈均为他人幕佐,故汪兆镛操起这个行当,也是颇为轻车熟路,成绩斐然。
1911年,辛亥革命起,汪兆镛遂返广州,随即避地澳门,到其1939年逝世止,断断续续在澳门居住了十三年有多。汪兆镛从此不再踏足官门,闭门著述,以清遗民之身终老。与汪兆镛一同避居澳门的,还有众多广东文化名人。其中沈泽棠,是“粤东三之”之一沈世良的儿子,字芷邻,同治十二年(1876)举人,曾为广州将军长善幕客,善文章诗词,著有《忏盦诗钞》。与汪兆镛是世交好友,两人在澳门相逢,往来唱和,抒发对时局变迁的感慨。除了与当时避居澳门香港的文化名人诗歌唱和外,汪兆镛以澳门为题,作了大量的诗稿,并编成《澳门杂诗》一卷,计有《杂咏》二十六首:是写澳门的形胜、建制,有《关闸》、《莲花径》、《万里长城》、《妈阁》、《议事亭》、《澳门公廨》等诗歌,每首诗歌后有详细考订,资料来自《广东通志》、《广东新语》、《澳门纪略》、《耶提氏世界商业史》、《香山县志》、《澳门》等史籍;又有《澳门寓公咏》八首:论述明清之际曾寓澳的文士:迹删和尚、何绛、陈恭尹、屈大均等人,汪兆镛凭诗歌寄意,称誉这批前贤坚贞不屈之志。最后有《澳门竹枝词》四十首,描绘了澳门民情风俗,华洋杂处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婚嫁仪式、娱乐消遣、赌馆风光、节日庆典等,民初的澳门风情,俱得以记录。
1927年,汪兆镛居澳门新马路。次年返广州长住,直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为避战火,汪兆镛再度来澳,住澳门南湾七号二楼直至1939年逝世。汪兆镛身故后,灵柩暂厝镜湖医院山庄,至1945年,归葬广州城东砚冈之原,1958年迁葬银河公墓。1996年7月,汪氏后人迁葬汪琡、汪兆镛等二十多位先人于从化市华夏永久墓园(从化市华山加油站附近)。
汪兆镛生活于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时局变乱,一生四处奔波,动荡不堪,大半生经济生活频为困顿,直到后期,弟妹儿女渐长后,家况方逐渐好转。即使如此,汪兆镛一生著述不断,于史学考订、文学创作、金石研究、谱牒编修等,成就非凡,为广东地方的史料保存和文化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汪兆镛由汪士林启蒙,后又师从陈澧,入读学海堂,得以跳出八股文的束缚,于经史子集方面多有钻研,在史学研究上落力最深,在史学考订方面成就亦最大,其史学著作按成书先后次序计有:《孔门弟子学行考》四卷(1884)、《补三国食货志》、《补三国刑法志》各一卷(1884)、《晋会要》六十卷及《叙目》一卷(1907)、《元广东遗民录》二卷(1918)、《岭南画征略》十二卷(1927)、《续贡举表》一卷(1933)、《碑传集三篇》五十卷及《叙目》一卷(1938),又参与编撰《番禺县续志》四十四卷。
张学华评价汪兆镛治史“长于考据,订讹补坠”,于其著《晋会要》得以体现。清代钱仪吉曾经撰《晋会要》,但迄未成书,只有残稿存世;朱铭盘撰《晋会要》八十卷,亦未定稿,因此汪兆镛五十六卷稿本《晋会要》是现存之唯一定稿。此书分门别类记录了晋代典章制度和文物故实,在分类上添加兵略、吏治、风俗、金石类,使编制更为完备。
民国时期,广东大规模重修或续修县志、乡志,于其中出力主持之人,多系这批广东避居港澳的前清遗民,这一批县志乡志,编制完备、史料详实、考订精确,质量上乘,为后世学人所称赞,《番禺县续志》即为其中的代表作。《番禺县志》倡修为梁鼎芬、张学华,总纂为吴道镕、丁仁长,分纂有汪兆镛、凌鹤书等。汪兆镛承担“人物、古迹、金石三门”,但实际编纂内容实不止于此。《番禺县续志》至今,不失为“史实翔确,群称善本”之作。
汪兆镛除了在史料收集编纂上为保存广东历史文化出力,还在实物考证上有很大贡献。其金石学钻研亦深。每到一处为幕,即收集当地的金石碑刻,加以考订,撰文说明刻石大小,刻文内容、属何时之物及去向等,充实了广东金石学术研究。
汪兆镛在学术上成就,以及他在联系岭南和澳门以及其他地方文化上的贡献,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他在史学考证、诗词创作、金石研究经及年谱族谱编纂等各方面的研究,为后学者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同辈学者文士,对他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至其去世后,为刊行之遗稿亦相继付梓。1940年,以叶恭绰为主任的中国文化协进会联合在香港的学者专家、鉴藏家等,为发扬民族精神,反抗日本侵略,在冯平山图书馆举办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广东文物展览会,征集展品二千余件,全部是广东文物的精华。时汪氏已过世,陆丹林、黄般若等人分别将珍藏之汪氏手札、《雨屋深镫词》以及《岭南画征略》送予大会作展品,此举充分肯定汪氏于广东文化界中之地位和贡献,后人亦将汪兆镛对广州历史文化发展所做贡献永记史册!
参考书目:彭海玲《汪兆镛与近代粤澳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这条广州市有名的豪贤路上,有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汪氏家族祖屋,曾经是民国时期汪氏家族在广州生活的聚居地。虽然现在已经随着历史的风尘消逝,代之的是一座高楼大厦。但当年汪氏家族的兴衰史曾在此演变。
汪兆镛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岭南学者。、近代诗人,对岭南文学学术有一定影响。他的词作成就颇高。龙榆生编选之《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及陈永正选注之《岭南历代词选》内,都收有汪兆镛的作品。汪兆镛从小致力于经史古文辞学,一生著述很多,在史学考订、文学创作。金石研究、谱牒编修等方面有一定成就。
汪兆镛在广州战乱期间避居澳门,对澳门文学及研究有较大贡献。在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一百天的1999年9月11日,由科教文中心,澳门历史学会、澳门近代文学学会、澳门人文科学学会四单位在澳门科教文中心,联合主办“纪念岭南学者汪兆镛研讨会”。学者们认为,汪兆镛在澳门避居十三年,研究和见证着澳门社会的变迁,通过对澳门历史的考证,提出大量历史事实,证明澳门是中国的领土,证明澳门一向为中国领土,只是被葡萄牙人以种种不法手段占领,表达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汪兆镛的文史作品成为研究澳门的重要资料,《澳门杂诗》长期被传诵。
汪兆镛(1861-1939)字伯序,一字憬吾,自号慵叟,晚号今吾、清溪渔隐,又入籍罗浮山酥醪观,道号永觉,人称觉公。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四月二十八日未时,汪兆镛出生于广州城北天官里寓舍。其时家境贫苦,父亲汪琡为口奔驰,各处为幕,频为倥偬。12岁时(1872)开始学作诗文。1877年,汪兆镛随父亲返广州,住豪贤街(即今日东濠涌边上的豪贤路)。1884年,汪兆镛入选学海堂专课生,师从名家陈澧。学海堂乃是当时广东的学术重心,由阮元创建,网罗广东所有学术名士为学长,从众多学子严格筛选入学,摒弃科举八股陋学之风,教授实学,规正学风,使广东学术面貌及风气为之变。汪兆镛在学海堂学习时辑有《孔子弟子考》四卷,《补三国食货》、《刑法志》各一卷。汪兆镛籍着学海堂的平台,结交了一批当时广东的学术精英,学术水平大为提高。
对于汪家这类典型的书香门第家族来讲,学而优则仕,是家中子弟最理想的出路。所以在四处求学路上,汪兆镛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学习科举所必须的试帖制艺,即八股文写作,以求最终能高中出仕,光耀门楣。从1880年至1894年,汪兆镛由18岁起不断参加科举考试,十四年科举路,艰辛勤读,结果不如人意,使不宽裕的家境更加拮据。汪兆镛终于死心不再赴试,继承父业,以幕佐为终身工作。“幕”,其身份为“佐治者”,即是帮助地方官员处理其管治范围内事务的人。他们是由地方衙门的官员私人聘请,由官员私人支付薪金的佐治者,不是正式的府衙官员。读书人为幕的原因,“以图功名未就,转而治生,惟习幕一途,与读书为近,故从事者多”;“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语虽过激,实为确论。”汪兆镛亦因落第及家贫这两个原因而为幕,但这是汪家入粤后的世袭职业,祖伯父叔辈均为他人幕佐,故汪兆镛操起这个行当,也是颇为轻车熟路,成绩斐然。
1911年,辛亥革命起,汪兆镛遂返广州,随即避地澳门,到其1939年逝世止,断断续续在澳门居住了十三年有多。汪兆镛从此不再踏足官门,闭门著述,以清遗民之身终老。与汪兆镛一同避居澳门的,还有众多广东文化名人。其中沈泽棠,是“粤东三之”之一沈世良的儿子,字芷邻,同治十二年(1876)举人,曾为广州将军长善幕客,善文章诗词,著有《忏盦诗钞》。与汪兆镛是世交好友,两人在澳门相逢,往来唱和,抒发对时局变迁的感慨。除了与当时避居澳门香港的文化名人诗歌唱和外,汪兆镛以澳门为题,作了大量的诗稿,并编成《澳门杂诗》一卷,计有《杂咏》二十六首:是写澳门的形胜、建制,有《关闸》、《莲花径》、《万里长城》、《妈阁》、《议事亭》、《澳门公廨》等诗歌,每首诗歌后有详细考订,资料来自《广东通志》、《广东新语》、《澳门纪略》、《耶提氏世界商业史》、《香山县志》、《澳门》等史籍;又有《澳门寓公咏》八首:论述明清之际曾寓澳的文士:迹删和尚、何绛、陈恭尹、屈大均等人,汪兆镛凭诗歌寄意,称誉这批前贤坚贞不屈之志。最后有《澳门竹枝词》四十首,描绘了澳门民情风俗,华洋杂处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婚嫁仪式、娱乐消遣、赌馆风光、节日庆典等,民初的澳门风情,俱得以记录。
1927年,汪兆镛居澳门新马路。次年返广州长住,直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为避战火,汪兆镛再度来澳,住澳门南湾七号二楼直至1939年逝世。汪兆镛身故后,灵柩暂厝镜湖医院山庄,至1945年,归葬广州城东砚冈之原,1958年迁葬银河公墓。1996年7月,汪氏后人迁葬汪琡、汪兆镛等二十多位先人于从化市华夏永久墓园(从化市华山加油站附近)。
汪兆镛生活于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时局变乱,一生四处奔波,动荡不堪,大半生经济生活频为困顿,直到后期,弟妹儿女渐长后,家况方逐渐好转。即使如此,汪兆镛一生著述不断,于史学考订、文学创作、金石研究、谱牒编修等,成就非凡,为广东地方的史料保存和文化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汪兆镛由汪士林启蒙,后又师从陈澧,入读学海堂,得以跳出八股文的束缚,于经史子集方面多有钻研,在史学研究上落力最深,在史学考订方面成就亦最大,其史学著作按成书先后次序计有:《孔门弟子学行考》四卷(1884)、《补三国食货志》、《补三国刑法志》各一卷(1884)、《晋会要》六十卷及《叙目》一卷(1907)、《元广东遗民录》二卷(1918)、《岭南画征略》十二卷(1927)、《续贡举表》一卷(1933)、《碑传集三篇》五十卷及《叙目》一卷(1938),又参与编撰《番禺县续志》四十四卷。
张学华评价汪兆镛治史“长于考据,订讹补坠”,于其著《晋会要》得以体现。清代钱仪吉曾经撰《晋会要》,但迄未成书,只有残稿存世;朱铭盘撰《晋会要》八十卷,亦未定稿,因此汪兆镛五十六卷稿本《晋会要》是现存之唯一定稿。此书分门别类记录了晋代典章制度和文物故实,在分类上添加兵略、吏治、风俗、金石类,使编制更为完备。
民国时期,广东大规模重修或续修县志、乡志,于其中出力主持之人,多系这批广东避居港澳的前清遗民,这一批县志乡志,编制完备、史料详实、考订精确,质量上乘,为后世学人所称赞,《番禺县续志》即为其中的代表作。《番禺县志》倡修为梁鼎芬、张学华,总纂为吴道镕、丁仁长,分纂有汪兆镛、凌鹤书等。汪兆镛承担“人物、古迹、金石三门”,但实际编纂内容实不止于此。《番禺县续志》至今,不失为“史实翔确,群称善本”之作。
汪兆镛除了在史料收集编纂上为保存广东历史文化出力,还在实物考证上有很大贡献。其金石学钻研亦深。每到一处为幕,即收集当地的金石碑刻,加以考订,撰文说明刻石大小,刻文内容、属何时之物及去向等,充实了广东金石学术研究。
汪兆镛在学术上成就,以及他在联系岭南和澳门以及其他地方文化上的贡献,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他在史学考证、诗词创作、金石研究经及年谱族谱编纂等各方面的研究,为后学者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同辈学者文士,对他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至其去世后,为刊行之遗稿亦相继付梓。1940年,以叶恭绰为主任的中国文化协进会联合在香港的学者专家、鉴藏家等,为发扬民族精神,反抗日本侵略,在冯平山图书馆举办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广东文物展览会,征集展品二千余件,全部是广东文物的精华。时汪氏已过世,陆丹林、黄般若等人分别将珍藏之汪氏手札、《雨屋深镫词》以及《岭南画征略》送予大会作展品,此举充分肯定汪氏于广东文化界中之地位和贡献,后人亦将汪兆镛对广州历史文化发展所做贡献永记史册!
参考书目:彭海玲《汪兆镛与近代粤澳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8月   摘自《源远流长东濠涌特辑》
作者:杨丽君;刘梅,李咏祥主编
索取号:K926.51/44
本馆校对:古文红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