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素有上茶楼饮茶的习惯,每天早、午、晚三轮茶市都不乏顾客,所以解放前广州的茶楼数以百计。成珠楼是其中历史悠久的一家,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它始创的成珠小凤饼(亦称鸡仔饼),别有风味,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笔者因五十年代在广州市工商联河南区分会工作多年,对该楼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有所了解,嗣又承该楼有关人员提供部分素材,合并撰成此篇,供治史者参考。
历史悠久
在解放前的茶楼业同业公会旧址(现桨栏路茂泰茶庄内进)中,存放着一块樟木的牌匾,上面刻有清朝乾隆年间成珠楼的名字。从这块牌匾所列的年份来推算,至今应是二百四十多年了。
成珠楼创业之时叫成珠馆,原是一家简易平房,到咸丰年间,才成为两层木楼茶楼的。这一期间,该楼的主人经过多次更迭。到了道光年间,还是一家“集腋成裘”的多姓族产企业。至光绪年间,为广州梁福和堂所有,还是一个族产的企业,由一位叫梁殿华的人主持。成珠楼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广州河南区域在清朝的时候,有几个大市集,从东到西依次是福仁市、漱珠市、岐兴市。成珠楼所在地的漱珠市处于各市的中心。自鸦片战争之后,河南区域有“潘、卢、伍、叶”四大豪绅。这些富有豪绅的家,与成珠楼紧密相连,或距离不远。名胜古迹海幢寺(现今海幢公园之内)和成珠楼近在咫尺,游客很多。这使成珠楼在地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成珠楼这家两层的木楼楼房,门面圆柱矗立,柱上雕刻龙凤图案,表现了广州古老茶楼的特色。地厅前部摆设玻璃柜,柜内放着龙凤礼饼和其他各种饼食,如小凤饼以及豆沙酥、豆蓉酥、莲蓉酥、夹糖酥、皮蛋酥、蚝豉酥等;地厅后部是饼食以及别的食品制作工场。楼上则设有木制的各种圆台、方台和椅凳,供顾客品茗。该楼除饼食外,各款粉面饭品皆备,生意十分兴旺。它所制的饼食,有在柜面零售的,有在茶座上供应的,有成批订购送上门的。在顾客中,有市内居民,有市外、省外、国外途经本市的过路客。熙来攘往。由于营业不断上升,每年所得利润甚丰。到了清末民初,成珠楼的老板不仅极力扩充本楼的经营,而且把人力财力伸展到城东东关地方,在现今还存在的云香楼参加股份,并在河南及城东两地购置了楼房多所,部分供家眷住用,部分赁出收租。此时,梁殿华已经谢世,梁氏掌业进入了第二代之手。
梁殿华有三个儿子。文杰(雁洲)、文英(西平)、文富(赉周)。文英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文杰和文富则继承父业,掌管成珠楼的经营。文英的妻舅霍子泉担任司理。又聘请了梁新、谭焕等名点心师。他们对于小凤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了各项改进措施。将原用瓦坛改为绘有商标图案的铁罐;另外,贴招纸、登广告,不惜金钱在国内、国外大力进行宣传,务使男女老幼皆知。为了提防名产商标被模仿,在民国三年还向政府主管局进行商标注册,以保障经营者的专利。该楼老板是善于在经济效益上进行精打细算的。梁氏兄弟在掌业期间,成珠楼不论营业还是纯利的收入都获得了明显的增长。到了三十年代,它同民国初期比较,就有不寻常的变化,成珠楼雇用的职工由原来二十人左右增至四、五十人(临工不计)。拥有的浮财和实业资产以倍计不断增加。此时,成珠楼里里外外修饰一新,花了白银二万多元。它所置的产业更多。从此,梁氏成了河南区有名气的资本家了。
饼饵精美
解放前的制饼行头,凡设茶楼营业的,称为茶楼业,不设茶楼的归属饼饵业。而所制的饼食,均称饼饵。以往在出名和比较出名的茶楼中,皆是自制饼饵的,或者说,就是因为它所制的饼饵精美受到顾客称赞而成名的。成珠楼就是如此。它是以创制小凤饼起家的。
本来,饼饵一般说来可分三类:一是龙凤礼饼。包括红菱酥(豆沙馅)、黄菱酥(豆蓉馅)、白菱酥(夹糖馅)、莲蓉酥、皮蛋酥、蚝豉酥各种,是用于婚礼的;二是中秋月饼。包括豆沙、豆蓉、莲蓉、榄仁各种,而有些品种如莲蓉这一品种中又有四黄、双黄、加头、纯正等细款。这是用于中秋节的。三是一般饼饵,包括数不尽的款式。成珠楼所制的小凤饼,是属于这类饼饵,但它为人们所公认的精美饼饵品种之一而闻名。
小凤饼何时始创。以往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和记载:一种是:相传百多年前,漱珠桥附近住着一个姓伍的豪绅,他习惯于午睡后要吃新鲜出炉的饼食。一天,他午睡醒来,照例又打发丫环到“成珠”买点心。恰巧那时中秋将届,饼店师傅正忙着制月饼,其他饼饵早已卖完。老板怕得罪这个豪绅,就同制月饼师傅商量,把制月饼的馅头馅尾同面粉捏成小团,匆匆烘成饼食应付。不料那个豪绅吃后,大为赞好,再派丫环去买。师傅们猛然悟到,那些混合月饼馅料本就是咸甜两味俱全,一经拌面粉烘制更脆化香甜,便继续如法炮制,得到许多顾客赞好。因这饼外形似鸡,故称为“鸡仔饼”。另一说是:这姓伍豪绅家中的奴婢们平时只能吃到残羹剩饭,时常挨饿。有个婢子叫小凤,每逢宴客剩下来的菜吃不完时,便把它留下来加些梅菜压成饼块,交“成珠”的点心师傅烘干,以备充饥。一天,来了个外地客人要吃广东点心,碰巧点心师不在,小凤急中生智把储藏的干饼拿给主人请客。客人吃后竟连声称好,以后还来信赞此饼好吃。所以这种饼便取名“小凤饼”。再一种讲法是这样:笔者在以前曾到成珠楼老板家中访问过,谈到小凤饼的定名和饼料配方的来由。知道他们的祖父梁殿华原是一个小贩,到了中年才开始经营成珠楼的业务。由于饼的外形与小凤(鸡仔)相似,故名为“小凤饼”。关于小凤饼原料配方,他的祖父梁殿华也是从上手接过来的。因饼的定名和饼料配方,早在一八五五年(清朝咸丰五年)间便已形成。此时,他祖父还是一个小童。过了三十年之后,梁殿华接手经营成珠楼,依靠制饼名师对制作技术再逐步改进,但基本还是原来的原料和模式。这些老人在叙述小凤饼与龙凤礼饼、中秋月饼的饼皮、馅料、印模、炕制的不同时,特别提到了小凤饼的主要原料“熟菜”。“熟菜”是用一种鲜菜经过“九蒸九晒”(九次蒸熟九次晒干)而成,是由郊区芳村一个农民按祖传方法进行特制的。这位农民,除与成珠楼交易外,还把配料转运国外销售。这是一种没有菜骨,能与其他馅料溶化在一起的上乘配料,绝非惠州枚菜所能比拟。有了它,小凤饼才能有甘香并存的美味。这些老人还说到炕饼是用“唐炉”(中式炉)而不是用“番炉”(西式炉)制的。前者可以把饼上下炕透,所以松脆;后者只炕“一面”,形成上边不透,下边过焦,容易失去真味。
笔者相信最后一种传闻。因为它出自该楼私营时期的几代祖传。以往,资本家是十分注意对制作秘方保密的,作为靠小凤饼发财致富的成珠楼老板,配方是不会随便公开的。只是解放后该店才公开了配方,并载入1959年商业部饮食服务局编入《中国名菜谱》第四辑,得以永远保存下来。
遭受“腰斩”
正当成珠楼向前发展之际,突然飞来横祸,在楼中被“腰斩”。熟悉这一内幕的老人说:在河南区域尚未修筑马路之前,成珠楼的楼址,长期以来是北至漱珠街东市,即现在该楼照面的一座屋宇,南至宏英球场之前,即现在该楼的后部。座南向北,横跨今天马路的两端。陈济棠统治广东后不久,成珠楼业务日趋兴旺。为了发展经营,成珠楼在拆建期间曾致力于营业与修建两不贻误,所以,营业暂迁在宁沧楼(位于漱珠市近珠江河的地方)进行。不久一座新的成珠楼修建起来了。在该楼修建方完,正是该地开拓马路的时刻。一天,广州市地政局来了两个人,说是程局长派来的,要找老板商量要事,司理霍子泉便出来接见他们。这两个来人先是说因开马路需要,不能不把成珠楼切断。霍则说明重整该楼之前,曾到市地政局办了申请手续,看过城市建设规划和开马路的线路,并得地政局批准的,有合法依据。来人接着“摊牌”:明白说出要白银二万五千元才能“避位”。霍表示绝对不能应允。来人对成珠楼的“敲竹杠”,一定要达到目的,强行索取;而霍子泉及老板们认为该楼修建前,曾向地政局办了批准手续的,足够法律依据,且地政局批准的时间到现在还不是很久,有案可查,故对于对方“敲竹杠”不予理睬。商谈多次,毫无结果。过了几个月,这一路段动工开拓马路时,“腰斩”成珠楼的事情便告出现。商人阻挡不了官府的势力,只好任由“腰斩”。从此,楼主之间引起了争执,互相埋怨。社会上对“腰斩”成珠楼一事,亦议论纷纷,较多人认为成珠楼中部不是大街线,街线是漱珠街东市,即原楼门口之处,与现今光明戏院门口拉直,由东到西的整条马路不致如此弯曲,路面两旁的屋宇亦不致如此东偏西斜,“腰斩”确不应该;亦有人从“风水”角度着眼,认为前人说过成珠楼的楼址“风水”不正等等。而后来则不少人说是“潘家潘老三用钱把马路拧歪”。原来成珠楼址前后处于潘家花园和伍氏宗祠“包围”之中。如筑路按漱珠街东市线路向东开发,势必把潘家花园砍掉。潘家是河南四大豪绅中位居首席的族姓,财雄势大,官府还得让他几分;加上成珠楼老板对市地政局“敲竹杠”不肯应允,出现这种情况,在当时社会绝不奇怪。后来梁家向市司法机关告状,陈述理由,官司算是打胜了,但此时成珠楼已被“腰斩”,虽得到一些赔偿,但只勉强可以给原告人请律师的费用而已。
在这种情况之下,成珠楼老板只好再次重新装修,把“腰斩”所余的北部改作制作工场,将所余的南部扩宽加高,扩建了西邻位置,由两层加至三层,继续发展营业。
成珠楼虽逢此劫,但积极经营,很快就元气恢复,并稳步向前发展。它靠经营的龙凤礼饼、中秋月饼,尤其是名产小凤饼,仍旧使自己在河南区域的同行中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到了一九三五年间,成珠楼有了空前的发展。据该楼老板说:营业额和盈利均比“腰斩”前高一倍左右。
一九三八年秋,广州市沦陷,日寇到处疯狂屠杀中国人民、放火烧屋、劫掠财富、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广州当时的饮食行业随着各行各业的关门歇业或破产,陷于严重的停顿状态。具有悠久历史的成珠楼亦不能幸免。到了一九四〇年间,稍有转机,部分已关闭多时的企业重开了大门。成珠楼依靠自己字号老,底子厚,招牌大,人才多等诸种有利因素,在恶劣的环境之下,也重新开业,并迅速恢复。直至一九四五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此时,除扩充河南南华中路成珠楼老号外,还在河北十八甫路新开了成珠酒家,作为自己的支店。过了两年,又伸展至澳门,开设了成珠楼的第三家支店。先后由梁继焜、梁继津、梁继裕分别掌管。至此,成珠楼进入了私营时期的高峰年代,获利甚丰。
驰誉中外
以往,广州市工业基础薄弱,是一个商业性的城市。河南区域亦不例外。各种饮食店铺林立,简直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食在广州”,名不虚传。
成珠楼小凤饼成名于清朝咸丰五年即一八五五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前一年的一九五五年,刚好是一个世纪的时光。在这百年期间,河南区内数不尽有多少茶楼、酒楼、饭店、茶室。至今尚能留在人们脑际的有:南亚饭店、昌记饭店、茗香茶楼、正心茶楼、景苑酒家、桥天包办筵席馆、雅园饭店、南华酒家、花洲酒家、太乙楼、岭南酒家、美香包办筵席馆、美珍包办筵席馆,发记饭店、三如酒家(南华东一带)、永南茶楼、龙江饭店、永昌饭店、东南楼、宁沧楼、漱珠楼、探香楼(南华中一带)、伦记饭店(南华西路)、德珠饭店、建南茶楼、同珍饭店、醉月酒家、苏记饭店、洞天酒家、金玉酒家、龙珍楼、富泉茶楼、棠记饭店、群英茶楼(洪德路一带)、金刚茶楼、合兴饭店、锦记饭店(金沙路一带)、顺记茶楼(马涌桥)、广发居、友云饭店、德香饭店(龙导尾)、石溪饭店(石溪)、全珍茶楼、瑶溪包办筵席馆(瑶头)、祥栈饭店、芦山饭店(南村)、五凤楼、宜珍茶楼、信香饭店(五凤乡一带)、天然居、荣记饭店(石冲口)、良友饭店(纺织路)、康乐饭店、小港楼、长安居、焕记饭店(小港路一带)、志记饭店(同福东路)等五十多家。它们虽然并不都同在一个时期开业,但不管哪一家存在的时候成珠楼就同时存在。成珠楼能够持续二个多世纪,又能久负时誉,在河南区域的同行中是绝无仅有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就在全市饮食业中也极为罕见。[1]
[1]可惜成珠楼于1986年毁于大火,现正筹备重建。
成珠楼小凤饼驰名中外,客路甚广。来光顾者,除广州市外,在省内有来自南海、番禺、顺德,以及东江、西江、北江各个县份的乡民;有来自汕头、潮州、佛山、江门、石岐、肇庆、湛江、海口、韶关等中等城镇的商客;有来自广西、湖南、湖北、河南的外省人,还有来自港、澳及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各国以及欧洲、美洲一些国家的侨胞。长期以来,省内各县各乡和省外的客人拿着小凤饼归去,作为到过广州的回家礼物;国外华侨和外国朋友把小凤饼视为代表中国饼食的“手信”。成珠楼为了给各种不同顾客提供方便,在销售时设有散庄的、盒庄的、罐装的小凤饼。在罐装中,又有鹅蛋形的、圆形的、四方形的。在四方形中,又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小则二司斤庄,大有三十司斤庄,顾客称便。
(这篇史料承梁继津、梁继裕、霍昌、植挺生、招锦、李添、黄绍海、梁月琼同志以及澳门彭基秦先生提供部分素材,对此表示感谢。)
笔者因五十年代在广州市工商联河南区分会工作多年,对该楼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有所了解,嗣又承该楼有关人员提供部分素材,合并撰成此篇,供治史者参考。
历史悠久
在解放前的茶楼业同业公会旧址(现桨栏路茂泰茶庄内进)中,存放着一块樟木的牌匾,上面刻有清朝乾隆年间成珠楼的名字。从这块牌匾所列的年份来推算,至今应是二百四十多年了。
成珠楼创业之时叫成珠馆,原是一家简易平房,到咸丰年间,才成为两层木楼茶楼的。这一期间,该楼的主人经过多次更迭。到了道光年间,还是一家“集腋成裘”的多姓族产企业。至光绪年间,为广州梁福和堂所有,还是一个族产的企业,由一位叫梁殿华的人主持。成珠楼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广州河南区域在清朝的时候,有几个大市集,从东到西依次是福仁市、漱珠市、岐兴市。成珠楼所在地的漱珠市处于各市的中心。自鸦片战争之后,河南区域有“潘、卢、伍、叶”四大豪绅。这些富有豪绅的家,与成珠楼紧密相连,或距离不远。名胜古迹海幢寺(现今海幢公园之内)和成珠楼近在咫尺,游客很多。这使成珠楼在地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成珠楼这家两层的木楼楼房,门面圆柱矗立,柱上雕刻龙凤图案,表现了广州古老茶楼的特色。地厅前部摆设玻璃柜,柜内放着龙凤礼饼和其他各种饼食,如小凤饼以及豆沙酥、豆蓉酥、莲蓉酥、夹糖酥、皮蛋酥、蚝豉酥等;地厅后部是饼食以及别的食品制作工场。楼上则设有木制的各种圆台、方台和椅凳,供顾客品茗。该楼除饼食外,各款粉面饭品皆备,生意十分兴旺。它所制的饼食,有在柜面零售的,有在茶座上供应的,有成批订购送上门的。在顾客中,有市内居民,有市外、省外、国外途经本市的过路客。熙来攘往。由于营业不断上升,每年所得利润甚丰。到了清末民初,成珠楼的老板不仅极力扩充本楼的经营,而且把人力财力伸展到城东东关地方,在现今还存在的云香楼参加股份,并在河南及城东两地购置了楼房多所,部分供家眷住用,部分赁出收租。此时,梁殿华已经谢世,梁氏掌业进入了第二代之手。
梁殿华有三个儿子。文杰(雁洲)、文英(西平)、文富(赉周)。文英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文杰和文富则继承父业,掌管成珠楼的经营。文英的妻舅霍子泉担任司理。又聘请了梁新、谭焕等名点心师。他们对于小凤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了各项改进措施。将原用瓦坛改为绘有商标图案的铁罐;另外,贴招纸、登广告,不惜金钱在国内、国外大力进行宣传,务使男女老幼皆知。为了提防名产商标被模仿,在民国三年还向政府主管局进行商标注册,以保障经营者的专利。该楼老板是善于在经济效益上进行精打细算的。梁氏兄弟在掌业期间,成珠楼不论营业还是纯利的收入都获得了明显的增长。到了三十年代,它同民国初期比较,就有不寻常的变化,成珠楼雇用的职工由原来二十人左右增至四、五十人(临工不计)。拥有的浮财和实业资产以倍计不断增加。此时,成珠楼里里外外修饰一新,花了白银二万多元。它所置的产业更多。从此,梁氏成了河南区有名气的资本家了。
饼饵精美
解放前的制饼行头,凡设茶楼营业的,称为茶楼业,不设茶楼的归属饼饵业。而所制的饼食,均称饼饵。以往在出名和比较出名的茶楼中,皆是自制饼饵的,或者说,就是因为它所制的饼饵精美受到顾客称赞而成名的。成珠楼就是如此。它是以创制小凤饼起家的。
本来,饼饵一般说来可分三类:一是龙凤礼饼。包括红菱酥(豆沙馅)、黄菱酥(豆蓉馅)、白菱酥(夹糖馅)、莲蓉酥、皮蛋酥、蚝豉酥各种,是用于婚礼的;二是中秋月饼。包括豆沙、豆蓉、莲蓉、榄仁各种,而有些品种如莲蓉这一品种中又有四黄、双黄、加头、纯正等细款。这是用于中秋节的。三是一般饼饵,包括数不尽的款式。成珠楼所制的小凤饼,是属于这类饼饵,但它为人们所公认的精美饼饵品种之一而闻名。
小凤饼何时始创。以往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和记载:一种是:相传百多年前,漱珠桥附近住着一个姓伍的豪绅,他习惯于午睡后要吃新鲜出炉的饼食。一天,他午睡醒来,照例又打发丫环到“成珠”买点心。恰巧那时中秋将届,饼店师傅正忙着制月饼,其他饼饵早已卖完。老板怕得罪这个豪绅,就同制月饼师傅商量,把制月饼的馅头馅尾同面粉捏成小团,匆匆烘成饼食应付。不料那个豪绅吃后,大为赞好,再派丫环去买。师傅们猛然悟到,那些混合月饼馅料本就是咸甜两味俱全,一经拌面粉烘制更脆化香甜,便继续如法炮制,得到许多顾客赞好。因这饼外形似鸡,故称为“鸡仔饼”。另一说是:这姓伍豪绅家中的奴婢们平时只能吃到残羹剩饭,时常挨饿。有个婢子叫小凤,每逢宴客剩下来的菜吃不完时,便把它留下来加些梅菜压成饼块,交“成珠”的点心师傅烘干,以备充饥。一天,来了个外地客人要吃广东点心,碰巧点心师不在,小凤急中生智把储藏的干饼拿给主人请客。客人吃后竟连声称好,以后还来信赞此饼好吃。所以这种饼便取名“小凤饼”。再一种讲法是这样:笔者在以前曾到成珠楼老板家中访问过,谈到小凤饼的定名和饼料配方的来由。知道他们的祖父梁殿华原是一个小贩,到了中年才开始经营成珠楼的业务。由于饼的外形与小凤(鸡仔)相似,故名为“小凤饼”。关于小凤饼原料配方,他的祖父梁殿华也是从上手接过来的。因饼的定名和饼料配方,早在一八五五年(清朝咸丰五年)间便已形成。此时,他祖父还是一个小童。过了三十年之后,梁殿华接手经营成珠楼,依靠制饼名师对制作技术再逐步改进,但基本还是原来的原料和模式。这些老人在叙述小凤饼与龙凤礼饼、中秋月饼的饼皮、馅料、印模、炕制的不同时,特别提到了小凤饼的主要原料“熟菜”。“熟菜”是用一种鲜菜经过“九蒸九晒”(九次蒸熟九次晒干)而成,是由郊区芳村一个农民按祖传方法进行特制的。这位农民,除与成珠楼交易外,还把配料转运国外销售。这是一种没有菜骨,能与其他馅料溶化在一起的上乘配料,绝非惠州枚菜所能比拟。有了它,小凤饼才能有甘香并存的美味。这些老人还说到炕饼是用“唐炉”(中式炉)而不是用“番炉”(西式炉)制的。前者可以把饼上下炕透,所以松脆;后者只炕“一面”,形成上边不透,下边过焦,容易失去真味。
笔者相信最后一种传闻。因为它出自该楼私营时期的几代祖传。以往,资本家是十分注意对制作秘方保密的,作为靠小凤饼发财致富的成珠楼老板,配方是不会随便公开的。只是解放后该店才公开了配方,并载入1959年商业部饮食服务局编入《中国名菜谱》第四辑,得以永远保存下来。
遭受“腰斩”
正当成珠楼向前发展之际,突然飞来横祸,在楼中被“腰斩”。熟悉这一内幕的老人说:在河南区域尚未修筑马路之前,成珠楼的楼址,长期以来是北至漱珠街东市,即现在该楼照面的一座屋宇,南至宏英球场之前,即现在该楼的后部。座南向北,横跨今天马路的两端。陈济棠统治广东后不久,成珠楼业务日趋兴旺。为了发展经营,成珠楼在拆建期间曾致力于营业与修建两不贻误,所以,营业暂迁在宁沧楼(位于漱珠市近珠江河的地方)进行。不久一座新的成珠楼修建起来了。在该楼修建方完,正是该地开拓马路的时刻。一天,广州市地政局来了两个人,说是程局长派来的,要找老板商量要事,司理霍子泉便出来接见他们。这两个来人先是说因开马路需要,不能不把成珠楼切断。霍则说明重整该楼之前,曾到市地政局办了申请手续,看过城市建设规划和开马路的线路,并得地政局批准的,有合法依据。来人接着“摊牌”:明白说出要白银二万五千元才能“避位”。霍表示绝对不能应允。来人对成珠楼的“敲竹杠”,一定要达到目的,强行索取;而霍子泉及老板们认为该楼修建前,曾向地政局办了批准手续的,足够法律依据,且地政局批准的时间到现在还不是很久,有案可查,故对于对方“敲竹杠”不予理睬。商谈多次,毫无结果。过了几个月,这一路段动工开拓马路时,“腰斩”成珠楼的事情便告出现。商人阻挡不了官府的势力,只好任由“腰斩”。从此,楼主之间引起了争执,互相埋怨。社会上对“腰斩”成珠楼一事,亦议论纷纷,较多人认为成珠楼中部不是大街线,街线是漱珠街东市,即原楼门口之处,与现今光明戏院门口拉直,由东到西的整条马路不致如此弯曲,路面两旁的屋宇亦不致如此东偏西斜,“腰斩”确不应该;亦有人从“风水”角度着眼,认为前人说过成珠楼的楼址“风水”不正等等。而后来则不少人说是“潘家潘老三用钱把马路拧歪”。原来成珠楼址前后处于潘家花园和伍氏宗祠“包围”之中。如筑路按漱珠街东市线路向东开发,势必把潘家花园砍掉。潘家是河南四大豪绅中位居首席的族姓,财雄势大,官府还得让他几分;加上成珠楼老板对市地政局“敲竹杠”不肯应允,出现这种情况,在当时社会绝不奇怪。后来梁家向市司法机关告状,陈述理由,官司算是打胜了,但此时成珠楼已被“腰斩”,虽得到一些赔偿,但只勉强可以给原告人请律师的费用而已。
在这种情况之下,成珠楼老板只好再次重新装修,把“腰斩”所余的北部改作制作工场,将所余的南部扩宽加高,扩建了西邻位置,由两层加至三层,继续发展营业。
成珠楼虽逢此劫,但积极经营,很快就元气恢复,并稳步向前发展。它靠经营的龙凤礼饼、中秋月饼,尤其是名产小凤饼,仍旧使自己在河南区域的同行中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到了一九三五年间,成珠楼有了空前的发展。据该楼老板说:营业额和盈利均比“腰斩”前高一倍左右。
一九三八年秋,广州市沦陷,日寇到处疯狂屠杀中国人民、放火烧屋、劫掠财富、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广州当时的饮食行业随着各行各业的关门歇业或破产,陷于严重的停顿状态。具有悠久历史的成珠楼亦不能幸免。到了一九四〇年间,稍有转机,部分已关闭多时的企业重开了大门。成珠楼依靠自己字号老,底子厚,招牌大,人才多等诸种有利因素,在恶劣的环境之下,也重新开业,并迅速恢复。直至一九四五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此时,除扩充河南南华中路成珠楼老号外,还在河北十八甫路新开了成珠酒家,作为自己的支店。过了两年,又伸展至澳门,开设了成珠楼的第三家支店。先后由梁继焜、梁继津、梁继裕分别掌管。至此,成珠楼进入了私营时期的高峰年代,获利甚丰。
驰誉中外
以往,广州市工业基础薄弱,是一个商业性的城市。河南区域亦不例外。各种饮食店铺林立,简直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食在广州”,名不虚传。
成珠楼小凤饼成名于清朝咸丰五年即一八五五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前一年的一九五五年,刚好是一个世纪的时光。在这百年期间,河南区内数不尽有多少茶楼、酒楼、饭店、茶室。至今尚能留在人们脑际的有:南亚饭店、昌记饭店、茗香茶楼、正心茶楼、景苑酒家、桥天包办筵席馆、雅园饭店、南华酒家、花洲酒家、太乙楼、岭南酒家、美香包办筵席馆、美珍包办筵席馆,发记饭店、三如酒家(南华东一带)、永南茶楼、龙江饭店、永昌饭店、东南楼、宁沧楼、漱珠楼、探香楼(南华中一带)、伦记饭店(南华西路)、德珠饭店、建南茶楼、同珍饭店、醉月酒家、苏记饭店、洞天酒家、金玉酒家、龙珍楼、富泉茶楼、棠记饭店、群英茶楼(洪德路一带)、金刚茶楼、合兴饭店、锦记饭店(金沙路一带)、顺记茶楼(马涌桥)、广发居、友云饭店、德香饭店(龙导尾)、石溪饭店(石溪)、全珍茶楼、瑶溪包办筵席馆(瑶头)、祥栈饭店、芦山饭店(南村)、五凤楼、宜珍茶楼、信香饭店(五凤乡一带)、天然居、荣记饭店(石冲口)、良友饭店(纺织路)、康乐饭店、小港楼、长安居、焕记饭店(小港路一带)、志记饭店(同福东路)等五十多家。它们虽然并不都同在一个时期开业,但不管哪一家存在的时候成珠楼就同时存在。成珠楼能够持续二个多世纪,又能久负时誉,在河南区域的同行中是绝无仅有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就在全市饮食业中也极为罕见。[1]
[1]可惜成珠楼于1986年毁于大火,现正筹备重建。
成珠楼小凤饼驰名中外,客路甚广。来光顾者,除广州市外,在省内有来自南海、番禺、顺德,以及东江、西江、北江各个县份的乡民;有来自汕头、潮州、佛山、江门、石岐、肇庆、湛江、海口、韶关等中等城镇的商客;有来自广西、湖南、湖北、河南的外省人,还有来自港、澳及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各国以及欧洲、美洲一些国家的侨胞。长期以来,省内各县各乡和省外的客人拿着小凤饼归去,作为到过广州的回家礼物;国外华侨和外国朋友把小凤饼视为代表中国饼食的“手信”。成珠楼为了给各种不同顾客提供方便,在销售时设有散庄的、盒庄的、罐装的小凤饼。在罐装中,又有鹅蛋形的、圆形的、四方形的。在四方形中,又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小则二司斤庄,大有三十司斤庄,顾客称便。
(这篇史料承梁继津、梁继裕、霍昌、植挺生、招锦、李添、黄绍海、梁月琼同志以及澳门彭基秦先生提供部分素材,对此表示感谢。)
文献资料来源:1987年   摘自《广东风情录》
作者:黄曦晖
索取号:K892.465/2-2
本馆校对:钟敬彬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