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香”素菜扬名
小时候我随大人们到六榕寺拜佛后,便到附近中山路的菜根香素菜馆吃饭,席间听得斋烧鹅、斋扣肉、斋鱼等菜名,忍不住说了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你们吃斋怎么还想着烧鹅、鱼肉?真是六根不清静!”引得哄堂大笑,从此我得了“钢钩”(利嘴)的诨名,也令我对“菜根香”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那时当然是细佬(小孩)之见,素食馆老板不推出这些菜式怎么赚钱呢?不赚钱不如收档到深山修行啦。“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不过是引人向善的佛经语而已。长大后经过“菜根香”门口,见到有对联道出老板心意:
素食可养生,植物集成烹美味;
斋筵能益寿,菜根香聚宴嘉宾。
“菜根香”与在六榕寺中的榕荫园素食馆颇有渊源。该馆开设于20世纪30年代初陈济棠主粤时期。当时六榕寺住持铁禅是位很有本事的僧人,在六榕寺开凿了一个小湖名“亦湖”,衬起有千年历史的六榕塔(俗称花塔),以及几个大殿与园林美景,令香客、游人流连忘返。铁禅原姓刘,是广州北郊夏茅村人。他为了方便香客与游人,便想在六榕寺内开设素食馆。正好其亲戚戴恭谦也欲经营菜馆,两人一拍即合,戴家便在寺内南边开设榕荫园素食馆。戴恭谦当买卖手(采购),其子戴健生任经理。“榕荫园”中有石山、花树、小溪,环境优美;还设有高低厅,其中东坡楼有专为社会上层人士设的高档厅房。六榕寺每天都有不少香客、游人光临,更有不少居士(在家修行的昄依佛教者)流连寺内,“榕荫园”的美味素菜正好适应他们的要求,因此生意十分红火,其“如来斋”等菜式有口皆碑。
抗日战争期间,“榕荫园”迁到粤北韶关,改名“居士林”。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搬回六榕寺经营。但因铁禅在广州沦陷期间是伪佛教协会会长,数月后被政府以汉奸罪逮捕。六榕寺因此改换住持,戴家也不能再在寺中经营素食馆。1947年,素食馆部分厨师、员工以杨保洪为首,与佛教信徒一起集股,在中山六路开设菜根香素食馆。股东中亦有知名之士,如曾任中山大学校长的老同盟会员邹鲁、国民政府第七战区总监简作贞等。股东决议由简作贞做全权代表管理,杨保洪为员工代表并任经理。该馆地近光孝寺与六榕寺,店中大堂也布置成佛堂形式,店壁上悬挂著名居士的字画,招牌乃佛教名居士胡汉生手笔。“菜根香”全部菜式均是素菜,因此开业后成为佛教信徒聚会之地。也有不少上层人士光顾。广州解放前夕,原股东大多数已离开广州。店中由杨保洪管理。
20世纪50年代,“菜根香”成为国有企业。由于厨师多是“榕荫园”时的资深素菜厨师,所以主理的素菜脍炙人口。如他们改良了西园油家的鼎湖上素制法,使这著名素菜成为全国闻名的菜式。1956年在广州市首届名菜美点展览会上,他们选出15款素菜参展,其中的鼎湖上素、北菇生筋、五彩软筋、罗汉大斋、杏元炖雪耳、酿扒竹荪、红烧北菇、六宝拼盘、香露芥菜、石耳云吞汤等10款素菜被列入中国名菜谱。1973年1月,“菜根香”迁至中山六路167号新址。1985年市饮食服务公司拨款加建一层,并将砖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备更新,营业面积扩大到三层,可容300人同时就餐,成为广州市最具规模的素食馆。从此“菜根香”之名更蜚声海外。店中名厨戴煜文是当年“榕荫园”创设者戴恭谦的孙子。1986年,新加坡佛教会长宏船大师参观六榕寺时,戴煜文率12人到寺中烹制斋菜,戴特制燕窝粥给宏船大师等人品尝,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1988年,宏船大师再来广州参观光孝寺时,指名请戴煜文再制该粥。日本著名的银座酒楼,于1983年派厨师团到“菜根香”专门研究素菜制法。后来该酒楼的董事长亲到“菜根香”,要求烹制一席高级素菜宴,该宴首次推出素菜雕花西瓜盅、素食拼盘“丹凤朝阳”,加上十数款传统名素菜,令日本客人赞叹不已。至于“菜根香”的仿生类菜式(斋烧鹅等),则是吸引大众的食品,一直有口皆碑。
2004年10月27日,“菜根香”停业。如今“到菜根香食斋”一语虽成历史,但其著名菜式仍流传于老广州口中。

文献资料来源:2013年   摘自《百年老店》

作者:龚伯洪著

索取号:F719.3/153

本馆校对:钟敬彬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