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牺牲”、“献牲“,故该节又称“宰牲节”和“忠孝节”。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十二月上旬为教徒宗教课,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的日期。在最后一天(即12月10日)以宰杀牛羊驼共餐庆贺。此习俗源于古老的阿拉伯民间传说,即“先知”伊卜拉欣在夜间梦见“安拉“,要他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献祭,以考验他的忠诚。当其子唯命俯首时,安拉又派特使送来一只绵羊代替。从此阿拉伯半岛便有了宰羊献祭的习俗。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这一仪式便被定为节日。是日,回族穆斯林聚集清真寺,听阿訇宣喻教义,“会礼”后便进行宰牲,有条件者宰杀牛羊大牲口,并将牛羊肉均分三份,一份送亲友,一份济贫,一份留为己用。
(马建钊)
(马建钊)
文献资料来源:1993年12月   摘自《广东民俗大观》
作者:刘志文主编
索取号:K892.465/4/1
本馆校对:古文红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