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音乐
清中叶以后,广东戏班以梆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为主要声腔,铸成粤剧音乐的雏形。之后,又开始融入西皮、二黄和民间歌谣,并逐渐自成一格,形成了以板腔体结构为主,曲牌体结构为辅的唱腔系统。粤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戏棚官话”到广州话;从假嗓到真假嗓结合;从梆黄分流到梆黄合流;从板腔、曲牌并用到板腔、曲牌连缀等比较长期而复杂的演变过程。粤剧在逐渐地方化、大众化、通俗化后,趋于成熟。这两百多年间,粤剧音乐的现状和历史原貌比较,变化颇大。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性、多样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地方戏曲的唱腔音乐,是地方性语言在情感、音调和节奏方面的进一步延伸、深化,它与地方性语言具有最直接的关系。粤剧唱腔音乐之所以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首先是由于广州话跟其他地方语言的差别所造成。自从粤剧普遍采用广州话道白和唱曲后,广州话特有的声韵引起了粤剧唱腔的变革。广州话声调低沉,尤其是它的阳平字比“戏棚官话”要低调,平声字居多,构成了低音浑厚、鼻音较重、入声强断的语音特点。于是引起粤剧唱腔在发声和行腔上的重大变化。改变过去小生及小武行当用假嗓(假声)的唱法,而采用“平喉”(真声)演唱,并把唱词处理得更接近口语,力求精练、顺达、清晰、悦耳。
粤剧在稳定了“平喉”的演唱基础之后,又广泛吸收、融合本地的民间说唱(龙舟、木鱼、南音、粤讴、板眼、渔歌、咸水歌以及其他山歌、民歌)到唱腔中;并把一些民间音乐(包括广东音乐、小曲)也用来填词演唱。粤剧中的“梆子”、“二黄”、“牌子”和上述地方民间说唱和民间音乐的自由穿插使用,使整个音乐布局与结构比过去更灵活,更丰富多彩,旋律更显优美。粤剧音乐从而更雅俗共赏,其地方色彩更臻浓厚。
粤剧的特色乐器如二弦、竹提琴、高胡、椰胡、大笛、笛仔、长筒、短筒、广镲、高边锣、文锣等一直在乐队中占主导地位。其与众不同的音色在剧中不同的场景和唱腔的伴奏中轮换出现,也使之成为构成粤剧独特地方色彩的要素之一。
粤剧音乐除了极具浓厚的地方色彩外,还大量吸收、借鉴、融合诸如外地剧种的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各类歌曲的旋律、西洋音乐等各种要素来丰富自己。早在19世纪末,邝新华就吸收了乱弹腔《陈姑赶船》的唱腔到粤剧中来。而20世纪20年代,薛觉先就更是把京剧中的“五音恋坛、打马过站、快三跟、原板和倒板”等多种唱法运用到粤剧的唱腔之中。还有不少艺人根据戏剧情节的需要和观众的喜好,曾吸纳过黄梅戏、越剧、汉剧、潮剧、秦腔等外地剧种的唱腔和音乐。
粤剧在引进外来乐器时,不是拿来便用,而是在掌握乐器的性能后,根据粤剧本身的唱腔特点,灵活地进行运用。如小提琴和琵琶,就是改变了原有的定弦、弓法、指法而适应粤剧需要来进行演奏的。又如在引进京剧的打击乐时,也是灵活地加以运用的:京锣镲除了打京剧锣鼓点外,还有用来打粤剧锣鼓点,如“撞点”、“滚花”等;高边锣、文锣除了打粤剧锣鼓点外,还有用来打京剧锣鼓点,如“四击头”(四鼓头)、“长槌夺头”(断头)、“三槌”(单三槌)、小锣头(加官头)等。

文献资料来源:   摘自《南国红豆》

作者:罗铭恩,罗丽著

索取号:J825.65/10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