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程式与音乐声腔
传统粤剧在舞台表演方面,创造了许多具有浓烈地域人文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还有很多与其他地方剧种不同的表演程式和技巧,使粤剧在戏曲艺苑中能够独树一帜,并永葆其艺术魅力。在总体发展过程中,粤剧长于兼容并蓄,不断吸收鲜活的艺术形式和手段为己所用。在唱、做、念、打、舞等方面都积淀了丰富而又独特的表演技能。
在基础表演程式方面,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拉山”、“云手”等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保留着古拙、刚劲的艺术风格。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前辈艺人创造了“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架”、“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经过不断的筛选、积淀和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粤剧特点。随着粤剧与京剧等剧种的艺术交流渐多,粤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吸收、借鉴、学习其他艺术形式为己所用,形成驱杂、多彩、全面的程式特点。
在表演行当设置方面,粤剧最初是循湖广汉(剧)班的行当建制,设置包括: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等“十大行当”。清同治期间,十大行当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整合,它的排列和行当的名称都发生了变化,依次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正旦、花旦、公脚、总生、净、丑等十个行当。
清末民初,十大行当再次根据演出市场的剧目的需要进行整合,变成了: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总生、小生、公脚;此处将大花面、二花面统称花面,把男丑和女丑统纳入丑行。它们都各自保留丰富而又极具特色的行当专项表演艺术。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粤剧由“十大行当”演变为“六柱制”即以六位主要演员负责担纲剧团所有演出剧目的主角,就如六条梁柱支撑起剧团的演出。这六柱包括:武生、文武生、正印花旦、小生、第二花旦、丑生。
剧团在筹建组班时,就根据这“六柱”的编制去物色主要演员。随着演剧观念和表演风格的转变,粤剧表演逐渐向程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而作为类型性艺术特征集中显现在表演行当设置,在实践中不断整合、兼并,单纯的程式性技艺被创造性的表演所替代。
在武功技巧方面,粤剧把实用性和技击性都十分强的少林武功,搬到舞台上表演,以实用性武技入戏,这在其他地方剧种中较为少见。相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突出表演性和以身段美感为主的北派武打技巧,人们惯将传统粤剧武戏技能称为南派武技。这是粤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特征,其内容包括“打真军”、“六点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和“呕真血”、“玩肚”、“耍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
在排场艺术方面,采取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做法。排场是传统粤剧演出的主要艺术元素。它是传统粤剧舞台程式动作的有机组合。早期粤剧“提纲戏”没有完整规范和文字剧本,艺人只有掌握大量排场,方能应付当时粤剧的演出。
传统粤剧表演排场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群体表演排场;另一类是设置具体戏剧情节需要的特定表演排场。粤剧排场有固定、规范的表演程式组合,有一定的表演特点,有具体的内容指向,有能够被其他戏套用、仿用、借用的普遍的意义。当年的“提纲戏”往往就是由众多的排场连缀而成。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排场艺术不断地有所创造、发展和丰富,也有部分遭到了淘汰。
在唱功、唱腔方面,粤剧演唱的训练方法和唱功要诀与其他地方剧种大同小异,只是名称和细节有所不同。自清末民初开始,随着总体演剧风格的转变,粤剧剧目的重点由武戏向文戏转移,表演手段从侧重武技到以演唱为主;演员的唱念从戏棚官话转为广州话;小生小武等行当演唱的发声方法从假嗓过渡到真嗓,促使粤剧在“唱”方面产生重大变化和发展,形成以唱腔为代表的独特的岭南演剧风格。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些名演员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演唱行腔习惯,在舞台实践中创造出适合自己演唱,有鲜明个性特点,受到观众欢迎,为行内承认,并有众多传承和传唱的流派唱腔。

文献资料来源:   摘自《南国红豆》

作者:罗铭恩,罗丽著

索取号:J825.65/10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