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公园不能尝试搞创收
牛日成

  原定1月20日至2月14日举行的越秀公园迎春灯展,再获物价局批准收30元门票延期至3月11日。这意味着占公园总面积超过1/3的区域被围蔽收费长达50天。由于正门围蔽导致进出公园不便,加上部分免费球场和公共设施在围蔽收费区内,引发市民不满。

  按越秀公园方面的说法,延长围蔽收费的考虑也是应市民的要求,“很多市民假期出去了,返城之后也只有周末有时间来逛,所以希望我们把灯展的时间延长。”笔者想问问:到底是哪个市民的要求?要求的市民有多少?如果硬要说确有部分市民要求延长灯展,那么,相信有更多市民反对围蔽收费,这部分意见为什么得不到尊重?再说,管理部门称越秀公园在没有依靠政府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引进社会资金办展也是创新公园大型活动的举办模式的一个尝试。这一说法也难让人认同。公园的“创新”、“尝试”以侵占免费的公共资源为前提,剥夺了市民免费享受的权利,岂能说是公园、企业、市民的“多赢”?如果越秀公园可以如此“尝试”,是不是所有的免费公园也可以有样学样?

  免费公园能不能围蔽搞创收,显然是问题的核心。联想起2009年广州市属公园免费开放后,各公园节庆活动骤减。如前年元宵节,不少市民前往观赏传统节日品牌的越秀公园元宵花灯,结果“乌灯黑火万人扑空”。当时有说法是公园免费后无钱搞活动,而有政府官员明确表示政府财政专门给公园增加了投入以保证传统节日文化品牌的延续。不知此次越秀公园是否也以差钱作为与企业联手创收的托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很多城市都保持一年一度的花灯节民间传统,且基本都免费。就在越秀公园宣布灯展延长收费同一天,厦门却宣布将免费范围由厦门全岛扩大到对厦门、漳州、泉州地区。相比之下,广州难道就没有给市民送花灯这份“礼”的财力吗?

  在广州,免费公共资源被当成管理部门的“私家花园”搞创收并非第一次。去年中山纪念堂擅自将孙中山像围蔽收费,省政协常委孟浩“冲冠一怒”之下,收费叫停,但问责仅仅是纪念堂管理处“深刻检查”与“通报批评”。作为政府管制职能部门履职杀手锏的问责制,广州早已不缺文本,但真正有威慑力的问责案却罕见。如果此次越秀公园围蔽收费也不了了之,如何让人相信问责制不是形同虚设? (作者系白云区居民)

文献资料来源:2012-02-16   新快报-A02

作者:牛日成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