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杨箕
据杨基村委会透露,由于改造条件未谈妥等原因,仍有十多户,共计近30栋村屋的业主尚未动迁。被握手楼废墟包围的生活,是一种怎么的状态?

昨日,南都记者重返满地瓦砾垃圾的杨箕村,探望留守村民们的生活。杨箕村开拆第23日,这些留守的村民们眼看着拆声震天的钩机从东西两侧缓缓地铲入握手楼,侧耳听着潺潺的漏水声,嗅着弥漫熏臭味的空气。

昨日下午3时15分,杨箕涌边。重型钻机将长臂戳入一栋5层楼房的外墙,“突突突”几下便钻出了一个大口。三五个留守的杨箕村民,倚着涌边的栏杆,猜测着楼会往哪边倒。

“这栋是豪仔的楼啊,不是七妹的,七妹的昨天已经拆了”,废墟中,围观的村民已分不清熟悉的街巷。

杨箕村出租屋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收拾好资料准备离开。当初为了方便村民办理出租屋登记、缴税,特意在“文明家塾”里设了工作站,如今杨箕人去楼空,出租屋管理中心也完成了使命。

早搬走的村民,依然天天回“广九”和“长栈”两家酒楼饮早茶,刚离开时,饮完早茶还习惯性地往村里走走,到处巡巡,和碰着面的老街坊聊聊天。随着村子越拆越乱,村民慢慢地也懒得再进村了,饮完早茶就直接走回新家去了。

未签约的约有十多二十户人,依然留守在村里,日子也越来越寂寞。破败的街巷充斥着建筑废料、旧家具、破棉被,废弃的房子里,残垣败瓦散发阵阵臭气,爆裂的水管流水声依然哗哗作响。

偶尔穿过雄镇大街,空房子里传出响动,以为是老鼠作祟,一转头,竟是一个中年男人躲在墙角里小便。“现在杨箕各种奇怪的人都有,不要再随便走动了”,好心的村民总是提醒过路人说。(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特写

王姨的一个上午

●人物:王姨,60多岁

●住址:杨箕石约二巷十号

●时间:7月15日

8:30 王姨等到老伴饮早茶回家,推着单车从石约二巷走出来去买菜。“以前买菜,只要记着带钥匙就好”,王姨一边走,一边嘀咕着,“现在不行了,一定要有人在家守着”。

9:00王姨到杨箕菜市场,买了1块钱的咸菜、一条8两重的鲫鱼。“以前整个杨箕的人都在这买菜,平时街坊街里人多热闹,大家边走边聊,不一会就到菜场了”,现在每天她一个人买菜,才觉得路很远,于是改为骑单车。

9:40王姨买完菜回到家里,还没来得及放单车,听见认识的一个村民说,去改造小组找人。她随手抓起一个刚从市场买的面包,往拆迁办的方向追去。(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10:00村委会四楼大厅,十几个村民或站或坐。一个村民质问改造小组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因为村子里的电线被偷,路灯坏了,水管也被偷,四处漏水。昨晚他走路回家,一下子就滑倒了,还割破了手指,还缝了4针。王姨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听着,不时把腿抬上沙发搁着,然后又穿回拖鞋里,抬起、放下,不断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11:20电话响了,王姨头也不回地走出村委会。“又忘了回去做饭,我老公都打电话催了!”回到门口,老伴正在楼下凳子上坐着乘凉。王姨把在村委会发生的事给老公说了一遍,“晚上都不要出去了,好不安全!”“肯定不出门了,现在这个村子没有一点光亮”,老伴指着头顶上方回答。

孤独留守的巫伯

●人物:巫老伯,58岁

●住址:杨箕雄镇二横7号

●时间:昨日

“怕人一走,房子就被拆了”

58岁的巫伯还没走。由于原有房屋面积计算仍然与拆迁方存在争议,他至今仍未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电线被剪断,地面满是碎玻璃和铁屑,苍蝇横飞,没电话、没闭路电视,供水也不稳。

早上11点,南都记者来到雄镇二横7号的巫家。轻扣铁门久不开,掏出手机,信号为零,一看公告栏上的通知,一个月前联通的运营商已张贴出手机发射基站的撤离通知。

“你干什么的?”一名提着保温饭壶的老太太出现在记者面前,神情警惕。说明来意,才允许记者进屋。

一楼客厅墙角堆了十几个空矿泉水瓶。保温壶装着的酸菜焖火腩,这是他们一天的伙食。现在,巫伯基本待在房子里不出去。“怕人一走,房子就被拆了,还要防止小偷进来偷东西”。

他说,刚开始拆迁“好多捡破烂的都进来偷东西,好多水龙头、门窗都被偷走了”。

想把老水井重新打开

下午,室外气温高达36摄氏度。巫伯光着膀子,肩搭一条毛巾不停擦汗,下身只穿条短裤。村里的环境卫生很糟糕,到处都是垃圾,到处都漏水,进来拆迁和捡破烂的人到处拉屎拉尿,弄得臭气熏天。“现在蚊子和老鼠特别多,很多流浪狗四处乱窜,现在夏天怕有瘟疫传播,出门都要用毛巾捂住嘴巴”。

由于周边的水龙头失窃较多,水压也变低了,巫伯家断了一个星期的水。每晚,他只有跑到别处去打一桶水回来。或在漏水的地方接一些水来洗菜,“洗完菜还要用来洗澡”。

石约二巷有一个几十年前挖下来的水井,巫伯和附近几户留守户商量过,决定将水井重新打开,即使下一步断水,也可以有个洗菜洗碗的水源。

睡前随身带捆铁水管

邻居搬走了。晚上没有电视看,他就爬到自家房顶上去纳凉。楼顶上,他自己跟自己聊天,“聊到困了就去睡觉”。(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他家跟隔壁房一墙之隔,在楼顶穿行如履平地。“这里每搬走一户,立马就拆一户”,巫伯家客厅的窗户与隔壁窗户相对,那家人搬走后门窗已经被拆了。

电线被盗严重,雄镇二横(巷),除了自家门口那盏小灯,不再有其他路灯。天黑了,巫伯便把门窗锁好,待在房中不出去。“出去也没有人,乱得很”。手机在屋内没有信号,跟外界基本隔绝。有时要打电话,他都要跑到楼顶上去。

晚上9点,他准备睡觉。这一晚,在10间房中,他最后选中了二楼的大房,随身带上一捆铁水管,确认好6层楼的18个窗户都已锁好,他关上了灯。

文献资料来源:2010-07-24   南方都市报-AII03

作者:吴广宇 龙玉琴

索取号:K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