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豫章书院活化成图书馆再“教书育人”
记者走访

  书画相衬 古韵不减

  长堤真光中学是越秀区一所中西结合的百年老校,1872年由美国人那夏理女士创办,豫章书院在学校的右侧,成为了学校的一部分。记者看到,书院大门右边的石碑上写着隶书体“图书馆”,左边则刻着关于书院的简介。

  在豫章书院里,随处可见做工精细的木雕,还有几只栩栩如生的石狮子。整个书院分为三进,前进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台,中进摆放着整齐的桌椅,后进的中间是通往上一层的楼道,两边则各是一间书室。

  书院布置得颇为用心,两个天井里有盆栽、假山,以竹子、荷花缸等作为点缀,还有挂在墙上的一些书画,都为书院增添了几分古味和生趣。

  在李鸿章题写的“豫章书院”牌匾上,记者发现“章”字最后一竖通透了整个字的下半部分。学校史地科的刘老师介绍道,这种写法只有在孔庙和豫章书院里才有。

  ●活化经典

  重点修复 不时开放

  刘老师还告诉记者,豫章书院前门原来也对着马路,后来为了更好地保护书院。便把前门围起,仅留侧门进出。而在书院正门口的两根柱子和墙面上,有很多深深的钉孔,据悉在“文革”时期,校方为了让书院不受“破四旧”的影响,便用木板将题匾封住。

  谈起书院的修复工作,学校人事科的刘英华说:“修复始于2001年,当时的校长专门请市领导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来参观,最后才敲定这个工程,总耗资260多万元。”她还坦言书院活化成图书馆之后,还不断发现一些不足,比如书院的通透性让书籍容易受潮,校方便在比较通风的后进加建书室解决了问题。二楼还摆放着一台广州绝无仅有的德国钢琴,已有近百年历史,成了学校重点保护的文物。

  现在的豫章书院,分时段向不同班级开放,学生在那里可阅读课外书,或者做作业,或者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班课。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古香古色的,在那里学习感觉很愉快。”也有网友表示羡慕能在这么漂亮的图书馆里面睇书。

  ★新快知道

  豫章书院

  建于1893年,由广东省各县罗姓氏人合资修建,是专门为到省城参加乡试的罗氏弟子提供的住宿点。罗氏族人的祖先源自江西省旧郡豫章,书院由此命名。作为罗氏一族人的学生,清代大臣李鸿章亲自为书院题字。

  ★专家透露

  昔日几个小书院 今朝已成大学校

  长期进行古书院搜集与研究的杨华辉认为,历经百年的豫章书院今天依然古色古香、书香浓郁,是广州修复与活化得最好的古书院,最难得的是它仍在履行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杨华辉介绍道,以当年广州书院的集中地越秀区为例,除了豫章书院发展成长堤真光中学外,简氏宗祠也发展成越秀外国语学校、培正书塾发展为培正中学、应元书院发展成广州第二中学与执信中学等,可谓“当年小书院,如今大学校”。

  征集令

  让阳光照进老房子 寻找身边的古书院

  如何让老房子能生存、受保护、能利用、可发展?从即日起,阳光社区发起“让阳光照进被遗忘的老房子”的活动,你可以报料、拍照、写稿,将你发现的认为有价值的老房子与大家分享。我们也将邀请专家们前去鉴定,并作报道推广。

  阳光社区与古粤秀色本土教育网站联合举办“寻找身边的古书院”征文比赛,详情可进入以上网址查询,欢迎中小学生和广大街坊积极参与。

  投稿邮箱:ygsqxkb@126.com

  报名电话:85180844 13902246423

  新浪微博@新快报阳光社区

文献资料来源:2011-09-26   新快报 AII04

作者:邓毅富

索取号:G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