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原点”两方案候选
海船加玉佩的广州“原点”,该低凸还是高拱?请你来评点。昨天,市规划局官方网站公布了位于人民公园南广场的“原点”设计方案,有两个方案请市民提意见。征求意见时间至2月19日。

  人民公园建于1918年,一直是广州城中心区的重要景观节点。2003年,市政府为扩展人民公园的休闲观光功能,将人民公园向南扩建至中山路,形成现在的南广场,它恰好位于广州市传统中轴线(越秀山至海珠广场)上。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广州地铁一二号线在此形成交汇枢纽,因此,南广场成为广州市历史文化和行政、商业、交通的汇聚点,在此设置“原点”成为专家和市民的共识。南广场建成后,“原点”位置一直预留。

  设计单位提出的两个方案,其实大同小异,而不同之处则是“凸”的程度有异。

  两个方案具备两大共同特点:一是均为圆形凸起式,将南越王墓出土铜樽上的“海船”和“龙形玉佩”图案提取出来,经过简化和平面抽象化处理,融入“原点”标志物的表面和周边,体现广州历史中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融。二是在材质上都采用青铜和花岗岩两种材料,突出标志物的质感和色彩,并且耐久耐磨且庄重、不易损坏。

  市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提交相关意见、建议或参加投票:1、提交书面意见,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80号城市规划局城市设计处,邮政编码:510030;2、提交电子邮件,邮箱地址:webupo@upo.gov.cn;3、登录网站参加网上投票。

  ■方案一

  方案一凸起于地面40-50厘米。标志物为上小下大的圆柱铜鼓形,直径1—1.2米,高出地面40—50厘米,“鼓”面采用“龙形玉佩”图案,周边侧面采用“海船”浮雕图案,地面采用灰、黑、黄三色花岗岩作为衬边。

  ■方案二

  方案二的标志物则微凸起10—15厘米,平面中心为铜质构件,使用“龙形玉佩”图案,外围斜面使用“海船”的浮雕纹饰;外围采用灰、黑两色花岗岩作衬边。

文献资料来源:2009-02-05   羊城晚报-A6

作者:蒋铮

索取号:T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