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濠涌骑单车可直达白云山
广州古城的“青山半入城”风景,有望恢复。昨日,广州市规划局、广州林业和园林局联合发布了《白云山南门周边环境升级及交通改造规划方案》(下简称《方案》),提出将目前把麓湖和白云山联系隔断的部分广园中路地段下沉做隧道,原先的路段改造成地面广场。这样,可以将“白云山-麓湖-东濠涌-珠江”连通,改造后相当于白云山风景区扩容,市民可以直接从东濠涌步行到白云山。

  据设想,白云山南门改造后的地下空间还包括地铁、公交车站和数百个停车位,可以让市民今后更便捷方便地到达白云山。

  下沉600米广园路打通“山湖”

  《方案》提出,计划将目前把麓湖和白云山联系隔断的部分广园中路地段下沉做隧道,原先的路段改造成地面广场。整个工程,计划通过下沉约600米8车道的车行隧道以解决广园路的直行车流,同时通过连接地下空间的匝道实现与地面道路特定方向的交通转换。

  广州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表示,这个计划是让广园路让步于地面广场,让白云山和麓湖“山湖连通”。目前方案是提出初步构思,还要征求市民意见,如果市民认为下沉可行,将进一步研究交通实施方案。一旦敲定广园路要下沉,将有配套的临时施工交通疏导方案,确保市民通行不受施工影响。下沉工程完成后,保持广园路交通流量不变。

  按照规划,白云山南门地区将有较大规模的地下空间施工,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如何呢?广州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表示,白云山南门地区本身就有地铁施工等,目前也有下穿空间,做地下施工技术上没有问题。等综合市民意见后方案确定了,再确定地下建设的面积。为了使建设工期缩短,让广园路通车受影响时间尽量缩短,此处地下空间大部分只有一层。

  从东濠涌可步行骑车到白云山

  按照方案,改造后白云山南门地区将增加地面公园步行带,步行带分为从麓湖路到白云山和横枝岗路到白云山。地面景观广场将形成连贯白云山、麓湖两大风景区的步行及自行车空间,建设白云山-麓湖慢行系统。改造后,有滑板场、云影舞台等适合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的场地。

  方案一:山水入城

  建湿地花园过渡到麓湖

  方案一的概念构思是“珠水穿城过,青山半入城”,连贯水体,恢复云山-麓湖-东濠涌-珠水的联系,丰富滨水休闲空间,打造青山入城生态廊;建设从东濠涌延伸至白云山的公共景观主轴,沿线增加多种公共活动空间;麓湖北岸至山门广场,结合曲岸湿地和自然山林,突出生态自然风光,打造精品游憩场所,形成休闲游憩带。

  景观节点设计包括山门广场、云水园和湿地花园。将山门广场南移,新建山门牌坊及入口及散广场,原入口广场改为内广场,电瓶车站设在游客服务中心前的集散广场。结合山门广场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并打造云溪商业街,提供特色餐饮、旅游纪念品销售等服务。而湿地花园作为甘溪水汇入麓湖的过渡景观区,包括生态花岛、蒲甸草塘、落羽山林等特色景观。

  特色:通过一系列木栈道、平台联系,设有云麓汀茶室等配套设施,打造生态自然的游憩空间。

  方案二:白云翠影

  打造阳光瀑布地铁站

  方案二是“白云翠影——羊城新八景之一”,打造云麓生态公园。该方案比较强调岭南特色和广府文化,包括形成适应岭南气候特点的林荫休闲游憩空间,增加约2.5万平方米绿地等。规划打造包括云溪月坊、云影舞台、云麓林汀的三大特色分区。

  其中,云溪月坊精心设计现代岭南风格设计的旅游服务中心,打造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展示之窗。岭南街巷与岭南院落结合,引入水元素,与东侧的花卉博览园融为一体。

  云影舞台打造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区。龙船竞舟以龙舟构筑物点缀于生态公园和水体之间,再现龙船争渡的热闹意象场面。云麓林汀打造湿地溪流景观,以树丛围合的林荫活动场地,打造充满活力的运动公园。

  特色:以户外体育休闲运动为主,可以组织以极限运动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如攀岩、滑板、小轮车等,成为广州重要的极限活动聚集点。另外,方案还提出建阳光瀑布地铁站。

  方案三:云溪花径

  花卉元素遍布四大功能区

  方案三是“云溪花径、联动山湖”,打造再现云山珠水相连的生态水系和体现花城美誉的花卉主题步行径建立各功能组团之间的廊道, 形成以麓湖与白云山形成以生态为核心的开放式景区。

  在这个方案中,花卉元素随时可见。花卉植物作为主题,贯穿四个功能区。由北向南分别为:云水一色、百花轩馆、缤纷花林和野趣花涧。其中“云水一色”是结合锣鼓坑水库,打造湿地景观节点。

  方案水岸设计中提出,在满足条件的许可下,在河岸用地宽松处,采取自然放坡,以形成大面积滩涂的河段,规划丰富的植物群落,给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特色:在适当位置设置亲水平台,增加景观的体验与参与性。

  广收意见 优化方案

  广州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向市民征求意见的三个方案,并不是“三选一”,具体是该怎么改造,最终还是征求市民意见后,综合各种意见再进行方案优化。市民在回馈意见时,可以逐条数出各个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供相关部门修改时做参考。

  下一步,有关部门吸取意见修改完善后还要做专门的工程方案、临时施工及疏导方案以及交通管理实施方案,按程序报市政府审批。

  如何提意见?

  (一)提交时间:2011年11月11日~21日,共计10天

  (二)意见提交方式

  1、门户网站:

  1)市规划局门户网站

  2)市林业和园林局门户网站:

  2、现场提交

  地点:白云山南门入口广场(每天8:00~18:00)

  3、邮政地址:广州市吉祥路80号广州规划局监督检查处,邮政编码:510030

文献资料来源:2011-11-11   信息时报-A06

作者:田桂丹 褥如湖 龚观渠 何剑辉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