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老、最大的市场
广州市中山四路南越王宫署遗址中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一批丝绸套色印模的发现,证实当时的广州已出现了纺织作坊,表明丝织业已相当发达。而多处秦汉时代造船遗址和西汉墓葬中出土的木船、陶船模型等,也表明当时广州的造船业及航海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广州对外贸易的历史可以溯源到秦汉时代,或者更进一步说,是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在此阶段后近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广州始终保持着对外贸易的长盛不衰,是中国商业、对外贸易和工业生产都发展较早的地方。而在十六七世纪,广州的对外贸易已经极其繁盛,广州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老的对外贸易市场。
当时广州的海外贸易分朝贡贸易和市舶贸易。
朝贡贸易,即是指当时朝廷与海外国家之间的进贡、回赐的贸易关系。唐代以前,我国为“天朝上国”,这种朝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南海诸国纷纷派使节前来朝贡,此时广州只是担负着过境和接送使节的任务,并无实际的商业往来。
而这种朝贡贸易,实际上是不等价的,“赐”往往远高于“贡”但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朝廷对此乐此不疲。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弱,无力再做这种亏本买卖,朝贡贸易几乎消失,但对外贸易此时却悄悄改变了经营方式,市舶贸易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商贸形式。广州由于河海的港口作用,在此时的对外贸易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贸易中心地位。
元代时,广州的全国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广州是当时全国第二大港。在“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历史中,相对其他沿海港口,广州被认为是唯一长期不衰的港口。就算明初、清初海禁时,广州也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
明清时期,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3条航线。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访粤,标志着美国直达广州的航线开通。
鸦片战争后,广州对外贸易地位有所下降,但由于广州当时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市场,商业基础牢固,外贸历史悠久,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加上其广阔的腹地及岭南地区丰富的物产,故在华南地区仍然居于中心地位。
由于广州所处地理位置的天然优点,以及广州工匠的技巧和商人的事业心,仍有大部分贸易集中于广州。
时至今日,广州凭其历久不淤的河海,连通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其拥有独特的地缘经济优势,成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先行地区和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也成为中国最老、最大的市场之一。

文献资料来源:2012年6月   《广州掌故》

作者:本书编委会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