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穗宣)昨日上午,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举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开幕。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者,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领导者,是新中国的重要缔造者和奠基人,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道德的楷模。他经历了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丰功伟绩。
本次展览分“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风景这边独好”“旭日方昇旦气扬”“深信前途会伐柯”四个篇章,集中展出98套董必武手迹(复制品)、7件文物、2幅苏绣、3幅油画等。其中包括董老到广州留下的多幅手迹,如董老为广州文化公园、兰圃写的多幅手迹,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手书的题词,为纪念广州起义30周年所作的诗篇等。据悉,展览持续至11月12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董必武与广州的双重情缘
据了解,本次在广州举办董必武手迹展,有着双重情缘。
第一重情缘,是深厚的红色情缘。董老与广州渊源深厚。早在大革命时期,董必武曾3次到广州开展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十分关心广州发展,为广州文化公园、兰圃、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景点和文化单位题写多幅手迹。1957年,董必武赋诗题字纪念广州起义30周年,以“将成即毁原尝试,虽败犹荣应赞扬”一诗表达对广州起义烈士的深切怀念和由衷敬佩。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据统计,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2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15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9个(其中国家级基地7个),各类红色旅游资源619项、红色史迹115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6个。
近年来,广州把宝贵红色资源作为重要资源禀赋和文化根脉,打造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旧址纪念馆等一大批“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推出“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市民群众传英雄志、弘英雄气,让红色文化升腾英雄气、澎湃正能量。举办董必武手迹展,是今年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又一项重要活动。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将通过这个展览了解董必武革命奋斗的一生,了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董老与广州英雄城的革命情缘。
第二重情缘,是深厚的诗书情缘。董必武诗文造诣很高、诗作丰富,一生所写旧体诗约1300多首。董老的诗歌感时纪事、酬唱述怀,朴茂平实、言简意赅,律切精深、情深意远,其中既有写给他自己的,也有写给亲人、革命同志以及党外好友的,感人肺腑,耐人寻味。董必武终生酷爱书法,功底深厚,他的诗作与手书相得益彰,是诗艺与书艺的完美结合。
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诗人彬彬济济,灿若星辰,创造了丰富的诗词文化。当前,广州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用心培育“诗词之都”,大力开展诗词活动、诗词研究和诗词创作,“诗词之都”形象深入人心。本次董必武手迹展将“红色+诗歌+书法”融为一体,是广州“诗词之都”建设的创新之举。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者,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领导者,是新中国的重要缔造者和奠基人,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道德的楷模。他经历了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丰功伟绩。
本次展览分“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风景这边独好”“旭日方昇旦气扬”“深信前途会伐柯”四个篇章,集中展出98套董必武手迹(复制品)、7件文物、2幅苏绣、3幅油画等。其中包括董老到广州留下的多幅手迹,如董老为广州文化公园、兰圃写的多幅手迹,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手书的题词,为纪念广州起义30周年所作的诗篇等。据悉,展览持续至11月12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董必武与广州的双重情缘
据了解,本次在广州举办董必武手迹展,有着双重情缘。
第一重情缘,是深厚的红色情缘。董老与广州渊源深厚。早在大革命时期,董必武曾3次到广州开展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十分关心广州发展,为广州文化公园、兰圃、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景点和文化单位题写多幅手迹。1957年,董必武赋诗题字纪念广州起义30周年,以“将成即毁原尝试,虽败犹荣应赞扬”一诗表达对广州起义烈士的深切怀念和由衷敬佩。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据统计,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2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15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9个(其中国家级基地7个),各类红色旅游资源619项、红色史迹115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6个。
近年来,广州把宝贵红色资源作为重要资源禀赋和文化根脉,打造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旧址纪念馆等一大批“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推出“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市民群众传英雄志、弘英雄气,让红色文化升腾英雄气、澎湃正能量。举办董必武手迹展,是今年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又一项重要活动。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将通过这个展览了解董必武革命奋斗的一生,了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董老与广州英雄城的革命情缘。
第二重情缘,是深厚的诗书情缘。董必武诗文造诣很高、诗作丰富,一生所写旧体诗约1300多首。董老的诗歌感时纪事、酬唱述怀,朴茂平实、言简意赅,律切精深、情深意远,其中既有写给他自己的,也有写给亲人、革命同志以及党外好友的,感人肺腑,耐人寻味。董必武终生酷爱书法,功底深厚,他的诗作与手书相得益彰,是诗艺与书艺的完美结合。
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诗人彬彬济济,灿若星辰,创造了丰富的诗词文化。当前,广州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用心培育“诗词之都”,大力开展诗词活动、诗词研究和诗词创作,“诗词之都”形象深入人心。本次董必武手迹展将“红色+诗歌+书法”融为一体,是广州“诗词之都”建设的创新之举。
文献资料来源:2023-10-13   信息时报-A04
作者: 成小珍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