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华人一直是近代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主要力量之一。南洋华侨富商胡文虎(1882—1954),以经营永安堂虎标万金油出名,亦极谙广告与公关之道。他毫不讳言办报是为了给自己的产品扩大宣传。1929年胡文虎在新加坡独资创办《星洲日报》,由于胡资金雄厚,又能聘请到好的报业人才,《星洲日报》很快就与早六年问世的《南洋商报》并驾齐驱。办报确实扩大了胡文虎的影响,也有助于虎标万金油的销路,胡文虎遂有将开设永安堂分馆与办报结合起来的打算。于是1930年在汕头办《星华日报》,1935年在厦门办《星光日报》,在广州办《星粤日报》。
1938年8月1日胡文虎投资40万港元在香港创办《星岛日报》。胡声称在香港办报的目的是:协助政府从事抗战建国之伟业;报道新闻兼为民众之喉舌;提倡学术,发扬科学精神;改良风俗,善导社会之进步。将宣传抗战作为办报的首要宗旨,确是当时局势的反映,因为此时全面抗战爆发已经一年,香港同胞都极为关心内地的战局。胡文虎还特地聘请金仲华担任《星岛日报》的总编辑,金是著名的报人、国际问题评论家,是至今仍在北京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的创办人。同年8月13日,《星岛晚报》创刊;11月11日,《星岛晨报》创刊。后来还有《星岛周报》。金仲华即负责这四报的编务,并撰写社论,他的时评判断准确,分析透彻,在读者当中颇有口碑。创刊初期的《星岛日报》阵容鼎盛,除了金仲华,在专栏中执笔的范长江、刘思慕、夏衍、恽逸群等都是名家。副刊编辑戴望舒是著名诗人,娱乐版编辑穆时英是作家,他们都来自上海。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和徐纡等名作家的作品常见於《星岛日报》的副刊。名记者杨潮(羊枣)一度曾经是该报的的军事记者。社会服务版、体育版都办得很有特色。报纸又重视采用最新消息,刊登新闻报道和特写的时候注意配发新闻图片和地图,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新闻。《星岛日报》又是首先在香港的中文报纸中采用新式标点并用新五号字印刷的。
在报纸的硬件方面,胡文虎特地购置了最新的高斯卷筒印刷机,采用革新的字盘,排字工人由上海请来。对运输报纸和在内地的发行,胡文虎都作了精密的安排。日报晚报可以互为补充,《星岛晨报》则是“一仙报”,即只售一仙的小报,面向下层的市民。
由于胡文虎经营有方,财力雄厚,星系报纸编务人才济济,《星岛日报》等报迅速成为香港主要的中文报纸,到1941年香港沦陷前夕,日销量约七万份,作为一张“过江龙”(香港对来自南洋的华商的称呼)办的报纸,能够崛起於香港的报业,殊属不易。
1938年8月1日胡文虎投资40万港元在香港创办《星岛日报》。胡声称在香港办报的目的是:协助政府从事抗战建国之伟业;报道新闻兼为民众之喉舌;提倡学术,发扬科学精神;改良风俗,善导社会之进步。将宣传抗战作为办报的首要宗旨,确是当时局势的反映,因为此时全面抗战爆发已经一年,香港同胞都极为关心内地的战局。胡文虎还特地聘请金仲华担任《星岛日报》的总编辑,金是著名的报人、国际问题评论家,是至今仍在北京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的创办人。同年8月13日,《星岛晚报》创刊;11月11日,《星岛晨报》创刊。后来还有《星岛周报》。金仲华即负责这四报的编务,并撰写社论,他的时评判断准确,分析透彻,在读者当中颇有口碑。创刊初期的《星岛日报》阵容鼎盛,除了金仲华,在专栏中执笔的范长江、刘思慕、夏衍、恽逸群等都是名家。副刊编辑戴望舒是著名诗人,娱乐版编辑穆时英是作家,他们都来自上海。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和徐纡等名作家的作品常见於《星岛日报》的副刊。名记者杨潮(羊枣)一度曾经是该报的的军事记者。社会服务版、体育版都办得很有特色。报纸又重视采用最新消息,刊登新闻报道和特写的时候注意配发新闻图片和地图,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新闻。《星岛日报》又是首先在香港的中文报纸中采用新式标点并用新五号字印刷的。
在报纸的硬件方面,胡文虎特地购置了最新的高斯卷筒印刷机,采用革新的字盘,排字工人由上海请来。对运输报纸和在内地的发行,胡文虎都作了精密的安排。日报晚报可以互为补充,《星岛晨报》则是“一仙报”,即只售一仙的小报,面向下层的市民。
由于胡文虎经营有方,财力雄厚,星系报纸编务人才济济,《星岛日报》等报迅速成为香港主要的中文报纸,到1941年香港沦陷前夕,日销量约七万份,作为一张“过江龙”(香港对来自南洋的华商的称呼)办的报纸,能够崛起於香港的报业,殊属不易。
文献资料来源:1998年   胡文虎与《星岛日报》
作者:何亮亮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