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油大王"胡文虎与周恩来的重庆相会
1941年2月下旬,春天又降临在嘉陵江。在重庆曾家岩50号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日理万机,正紧张地处理公务。这时,叶剑英前来汇报说:“胡文虎先生昨日飞抵重庆,蒋介石立即接见。胡文虎就皖南事变将了蒋介石一军。这位万金油大王,真不愧是客家华侨的领袖!”
周恩来高兴地说:“好,客家人就是有骨气!”他对这位经营有方的“万金油大王”的为人处世早有了解。他十分关注“七.七” 卢沟桥事变以来,胡文虎领导的“南客总”与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两个华侨社团掀起为抗日募捐筹赈的爱国竞赛,日捐有时高达数千万元之巨,在海内外传为佳话。特别是在最近的“皖南事变”中,胡文虎的星系报业,每天大篇幅转发重庆《新华日报》有关报道,配发措辞强烈的社评文章,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周恩来特地致电香港《星岛日报》表示赞赏。如今,这位华侨领袖来到重庆,大讲爱国抗日,周恩来内心格外敬佩。
叶剑英接着说,胡文虎是作为华侨代表前来重庆参加“参政会"的。蒋介石在接见时,赞扬了胡文虎为抗战大笔捐款,同时计划兴建千所小学、百座医院。但胡文虎直言说,国共真诚合作,是拯救中华之中坚。但侨胞对此疑虑重重,特别是最近发生的皖南事变,真是亲者痛,仇者快。蒋介石听罢,顿时脸色大变。他的秘书陈布雷赶紧圆场说:“胡先生,时间到了,再会。”我刚才去见了胡文虎,同行说他“说话太随便。”胡文虎无所谓地说:“我是见官高一级,无须客气。侨胞的声音,我一定要让老蒋听到!”叶剑英说,胡文虎因对老蒋不满,没心思开会了,准备不等“参政会”团幕就回香港去。
周恩来说:“你安排一下,我们要抓紧会见这位爱国华侨精英。”
叶剑英说:“胡先生说,他的日程早排满。蒋介石有意避开我们去见胡先生。我已与胡先生通了气,他说会见时间由我们定,客家人不讲客气话,随时都可以见。”
周恩来对胡文虎的到来是十分重视的。他唯恐重庆倒春寒突袭,胡氏刚抵渝,就派人给胡文虎送去皮大衣保暖。他还亲自召集《新华日报》总编辑,对胡文虎的重庆之行做好精心报道。2月22日,该报就在一版显著位置以《华侨巨子胡文虎抵渝》为题,迅速报道了记者在重庆机场的采访新闻:
胡文虎先生祖籍福建永定县金丰里中川乡,侨生缅甸之仰光,现年五十有九,昆仲之人,先君子钦先生于民国纪年前50年只身下仰光,创设永安堂国药行。1908年继承父业,发明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诸药问世,风行印度缅甸暨南洋各地。其后永安堂业务日益发达,遂移总厂于星洲。规模愈大,胡氏宅心仁慈,广济博施,十几年前即决定提存永安堂赢利四分之一为慈善公益专款,尔后逐年增至十分之六。盖胡氏之言曰: “自我得之,自我散之,以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 20年来慷慨输将,或办公益,或作善举,或助建设达千余万元之巨。抗战以来,胡氏付资于义捐及公债者已达数百万元。又胡氏对于文化事业亦甚致力,所办“星系"八大报,盛誉中南......
周恩来与胡文虎虽未谋面,但他对这位万金油大王的爱国言行由衷钦佩。前不久,胡文虎为了改善《新华日报》的印刷条件,赠送全套印刷设备,希望该报为宣传抗战再立大功。而胡氏兴办的《星岛日报》、《星洲日报》等星系报业,更是全力以赴宣传抗战形势。周恩来特为该报题词“特别响亮的宣传抗日号角。”最近发生“皖南事变”,星系报业作了大量报道,胡氏还空运大批虎标良药,送给新四军医治伤病人员。
一连几天,胡文虎占据着《新华日报》和重庆各报的头版地位。有关新闻单位迅速报道他的重要活动。除了蒋介石会见、参加欢迎大会外,还有许多关于他的报道覆盖着各报版面:2月22日上午会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正午出席华侨建设协会与福建建设协会的联席会议;23日参加旅渝福建同乡会的联欢会;24日,答重庆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问,以客家话向海内外同胞讲述回国之观感;25日,考察重庆市平民住宅区,参加伤兵之友总社举行的周年同乐会;26日出席国民外交协会等180多个团体的欢迎会;27日参观中正学校;28日接受国立暨南大学同学会敬献的“望重南洋”的锦旗……
最使胡文虎激动不己的是,在离渝前夕,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先生和叶剑英将军,专程到嘉陵新村寓所会见了他和永安堂重庆分行同仁。胡氏临时更改日程安排,他说;“幸会周公,是我重庆之行唯此唯大之事也。”
那一天,重庆的浓雾不晓得飘散到哪里去了。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嘉陵江汩汩地流着,电轮穿梭似的行驶在绸缎一样光滑的河面上,纤夫拉着驳船,唱着震撼人心的号子,向苍天呼喊着对未来的希望。人们这才感到,迷人的春天早己悄悄驻步山城。
事先没有安排,也没有通知。胡文虎午休后正要到市郊参观,一辆美国军用吉普车开到寓所前,车上走下两位身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一位是胡文虎的客家乡亲叶剑英,另一位是他早从新闻照片中就认识的周公,不用介绍,他赶紧上前同时抓住他们的手,高兴地说:“周先生,叶将军,大驾光临,兄弟不胜荣幸!”
胡文虎领着贵客走进小客厅。周恩来弯着左手,伸出右手搭在沙发上,扬起浓密的剑眉,闪着深邃而又温和的目光,说:“我早晓得你来了。我们报纸也发了消息。这几天,我刚好忙着其他事,没空来拜访。很对不起呀,胡文虎先生!”
胡文虎拍拍身上的皮上衣,说:“周先生,太感谢你了!你想得太周到了。我刚来重庆,天气变冷,你就派人送来皮大衣。你日理万机,还把我这普通华侨惦在心上,实在太不敢当!太不敢当!”
周恩来操着江浙口音,诚挚地说:“别客气,都是一家人嘛。要说感谢。首先要感谢海外华侨对爱国抗日事业的鼎力支持。胡先生,我很欣赏你的用财之道,'财聚人敬,财散人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建学校,办医院,热心公益善举,国际舆论,同声称道。在民族危难之际,先生爱国热情,至堪敬佩;海外侨胞,戮力同心,驱除强寇,为抗战救国立了功!”
胡文虎感到周恩来虽高居中共中央副主席要职,在国际享有盛誉,但平易近人,毫无官架,也就畅所欲言了:“外电常有报道,国共两党时有磨擦,甚至破裂,侨胞失望,担心国家前途,人人忧虑万分。特别是最近皖南事变,国军突袭新四军,实在令人愤慨。我前几天已向蒋先生反映海外侨胞的民意。我们的星系报业更是发表社评表示抗议!”
周恩来说:“胡先生的爱国情怀,我们深表敬仰。我党诚意,举国上下有目共睹。红军接受改编,开赴前线,浴血奋战,收复不少失地。国共合作,共同抗战,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我们深信,破坏抗日者必败,中华民族同心抗战必胜!”
胡文虎点点头说:“对,中华民族同心抗战必胜。周先生,我是无党派人士,一心只求中华强盛,团结抗战,夺取胜利。”
周恩来说:“胡先生,你对我们《新华日报》的支持很大。我们现在的印报机器就是你送的呀。”
胡文虎不好意思起来了,说:“那算得了什么呀。近时,伦敦又出产了新的印报机,我再给你们搞一部吧!”
叶剑英用客家话说:“莫麻烦了。我们目下用的机器还是很精良的!”
这时,夕阳西沉,时间差不多了。周恩来紧握胡文虎的手,说:“再会,胡先生!”
胡文虎深情地说:“周先生,再一次衷心感谢你!”
叶剑英临别从布袋里掏出一个福建漆器烟斗盒,上面刻着“胡文虎先生惠存,叶剑英敬贈"的小字,双手奉送,说:“不成敬意,请笑纳!”
胡文虎哈哈大笑,用客家话说:“都是客家人,这样太客气啦!”
在笑声中,胡文虎目送着周恩来和叶剑英坐上美国吉普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嘉陵江岸,向前飞奔而去。
果然如叶剑英所言,胡文虎1941年3月1日出席了国民参政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开幕式后,3月2日中午就乘机离渝飞港,以示对蒋介石政府的无声抗议。返港后,他即给周恩来发来了感谢电,热情感谢周公在重庆对他的关照和会见,祝愿周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久,抗战全而胜利,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广州很快斛放了。1949年10月15日,香港《星岛日报》头版头条新闻是《广州天亮了!》。为了表示对人民政府的拥戴之情,胡文虎派员到广州向当地新政府交纳房地产税,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债3亿元。他还三次致函中南军政委员会转呈政务院周恩来总理,表示他愿意继续捐赠巨款,致力于祖国公益事业。他在信中写道:“中南区友人来港见告,政府为免除发行通货过多,举办折实胜利公债案。国民党多年之通货膨胀弊政,己洗劫全国同胞资产,压榨人民,使尽成赤贫,遂有现时商业萧条,社会不景之现象。文虎对救济社会,既多年尽力,兹于政府展开新政,自当竭诚拥护,率先提倡。已令广州永安堂,即日首先认购2万份,略表提倡...... ”这是胡文虎在 1954年9月病逝之前,向周恩来总理表白自己拥护祖国人民政府的赤诚之心,也为他们重庆幸会留下美好的千古尾声。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   《山与海的思念:周恩来与福建》

作者:张永和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