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讲古”将成绝唱? 曾经盛极一时 如今后继乏人
  现在坐公交车的人,大多都通过车载电视看过颜志图的“羊城度度有段古”。数度因听“讲古”错过站后,惊觉原来“讲古”依然如此深入羊城人民的生活。

  讲古,就是讲故事,北称“说书”。在广州,“讲古”是一种艺人职业,多尊明末清初的柳敬亭为始祖。

  现居香港的李我,是上世纪40年代后叶广州首屈一指的电台说书人,地道“老广州”大抵会说这样一句歇后语:“李我讲古———包衰收尾!” 因他所讲的故事,全部以悲剧告终。

  上世纪80年代后最出名的讲古佬当属张悦楷,人们亲切地称他“楷叔”,他与刘兰芳并称“北刘南张”,在1983年到1987年整整4年间,他用粤语讲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晚年的毛泽东》等等小说连播,成为广东人追听的节目。多少西关“老广州”都有匆匆忙忙赶回家“听古”的经历。那劲头,只能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楷叔讲的古,尽有声语言之能事,或“骄气横溢”或“稳重不急”,或“悲愤”或“圆滑”,或“决断”或“快活”,语气生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的开场白“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上回讲到……”至今还回荡在老广州人的记忆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讲古”日益没落,到了2001年3月,坚守在全广州最后一个古坛———市二宫的颜志图,也被礼送出门。在那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被誉为“最后的讲古佬”的颜志图靠教拳度日。那是颜志图最难熬的一段日子。

  2003年9月起,这种状况开始引起社会关注,各媒体一起向广州城发出了“救救讲古”的呼喊。2003年年底,颜志图最先在大新街文化站的“大新古坛”重出江湖;2005年起又在广州电视台主讲《羊城度度有段古》;2005年11月文化公园重开书场。

  但“讲古”还能撑多久呢?早年,颜志图收过10个徒弟,不收任何费用。当他满腔热情地编写讲义,手把手地想把“绝活”传给他们时,徒弟们却静不下心,纷纷中途退出。

  也许,过不了多久,广州“讲古”依然会随风而去,终成绝唱。

文献资料来源:2008-05-12   羊城晚报-A6

作者:林洁、李春暐

索取号:K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