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放榜“龙虎墙”垃圾堆旁鲜人知
广州市德政中路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西门口右侧有一堵古老的墙,曾是清代科举会试放榜的朱墙,俗称“龙虎墙”。该墙于2005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单位。可记者接到报料后探访发现,经历几百年风雨的“龙虎墙”已面目全非,墙前竟都是垃圾桶和垃圾车,有市民担心其会在雨季坍塌,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记者探访

  已难觅“朱墙”踪迹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广州市德政中路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西门口右侧,果真看到一段斑驳的老墙,墙面多已脱落,但还能见到零星的红色墙面,右上方的土墙则缺了一大块,墙体上有很多凿痕,不过墙的各段都用水泥加固了。

  记者看到,“龙虎墙”右侧3米的墙是土砌的,右下方则有一块长方形石刻嵌入的痕迹,不过石刻已不见了。附近的居民说,以前这块石刻上记载了“龙虎墙”的建筑年代及完工时间等;搜寻到墙中段位置,记者才看到水泥柱旁有一个广州市文化局于2005年12月立的白色石碑,上面标明该墙为“龙虎墙”,并注明是“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但该处无人看守,也无人管理,而且墙前堆放着几辆垃圾车,匆匆而过的路人一般都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龙虎墙”。据了解,原来这堵墙是呈波浪形的,但是多年前在中山图书馆建成时就已经被填平了,现在所见的“龙虎墙”是被改建后的,原来整幅墙壁都是青砖,但是现在墙内已间隔镶嵌着一些红砖。

  市民建议

  “救救这个古老文物”

  据了解,真正的“龙虎墙”仅是指中山图书馆西围墙这一段长约30米的老墙,古时“龙虎墙”周边小巷的很多人家也都贴着这样的对联:“出入凤凰池上客,往来龙虎榜中人”或“一举名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等。自1905年科举废除后,试院失去了作用,但“龙虎墙”的街巷仍保存至今,为科举制时代留下一点痕迹。

  “这么多年的历史了,值得好好地保护。现在都成危墙了,希望有关部门多加关注,救救这个古老的文物!”市民薛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龙虎墙”,也很少有人关注。看守该小区的保安告诉记者,偶尔才会看到有市民前来观看、拍照。“没有人管的。”他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龙虎墙”由来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原是清代全国四大贡院之一———广东贡院的所在地,尚存的遗迹是图书馆西面一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墙,当年科举会试的放榜就张贴在这堵朱墙上,所以这堵墙被读书人尊为“龙虎墙”。2005年10月19日,“龙虎墙”作为广州罕有的见证科举历史的“活化石”,新晋为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第一批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文献资料来源:2008-03-27   新快报-A19

作者:王娟、郭晓燕

索取号:K85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