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陈济棠成立了隶属中央国民政府的西南政府。广州市政府上受国民政府和西南政府管辖,对外关系交往更为复杂。当市长未够一年的姓程的市长深表忧虑:“(对外关系)其成功与失败,非只地方政府有切肤关系,而影响一省以至一国,也会受其牵及。”
尤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自东北“9·18事件”与“上海事件”后变得更为敏感。许多中国人都主张抗日,而日本也野心膨胀,到处寻衅,希望把脚从东北伸到华北。当在上海华界高昌庙的一个日本人被打死后,日本露出了狰狞的嘴脸,硬要中方陪十万大洋,还要中国接受种种侮辱条件,国民政府只好忍气吞声接受,致使国人更为愤怒。中日对抗之风,从潜伏到张扬,很快传到广州,影响最大的是广九车站涉日事件。
广九车站出了人命案
1932年,白云路的广九火车站,来了一辆从香港开来的列车。下车的人流中,有个旅客是四十余岁的中年人,正准备雇人力车离去,突然冲上来几个旅客,照那中年旅客劈头盖脸地打,也有用石头猛砸,挤不进去的人站外面骂个不停,把中年旅客砸得头破血流,倒地,不省人事,一会终于气绝了。刹那的斗殴,把周围人惊住了,围上去才看到,死人是穿和服的日本人。那时,中国人对日本已充满仇恨,认识不认识的,都想上前骂几句甚至揍几下。但这个日本人,据说从香港到广州观光,那几个中国旅客,在车上看他已不顺眼,想打,考虑到香港是英国人的地盘,到了广州再动手。其实都与那日本人不认识,打人的中国旅客互相也不认识,完全是仇日情绪的发泄。见出了事,大家一窝蜂散了。
警察来了,检查死者的小皮包,有牙刷一支,面巾一条,内衣裤一套,还有零星日用品和一叠名片,现款才七十元,只好送市立医院善后。
事情报到市政府,在这敏感时刻,官员都感到事情影响巨大,必须尽快平息,而市长偏偏到了南京出差。考虑到是涉外事件,而省委委员唐少川曾是外交家,大家自然委托他处理。
唐少川虽感棘手,但这类事必先向日本驻广州领事通报,特地到沙面的日本领事馆,向驻中国南京的日本总领事———须磨表示了歉意。须磨脸色变得铁青,立即派人乘车赶到市立医院,得知人已死,态度开始变得强硬,他不分青红皂白质问唐少川,其势甚凶。唐少川立即以省府委员身份正式道歉,并且答应,等市长出差回来,一切可以妥为办理。
事情总算暂时平息。
几天后,程市长回到广州,立即召开省府紧急会议,邀请了广东军事当局最高领导人陈济棠、陈策参加。鉴于上海事件所引起的外交风波,与会者都显得谨慎。陈济棠特别交代,务必把此案风潮安稳度过。
听了唐少川与日本领事谈话的许诺后,市长心中不高兴了:尚未查明真相,竟贸然向日本人认错,肯定了日本人是中国方面殴死的,不是被动吗?再说,日本人向来诡计多端,到处寻衅加害,我们不是应当多加审慎吗?
唐少川也生气了,辩解道:“我是因为此事若不早些承认,将来会引起大祸。你没在,为求风潮不致急剧扩大,只能先道歉,平息日人之气,不对吗?”
陈济棠倒没有接这个话头,提出:万一事态扩大,要把军事总部从广州迁到韶关,以保证军事枢纽的安全。陈策则用讽刺的口吻说:“陈司令怕事情闹大,迁总部当然可以自由处置;我们海军是决意不动的。”说得也是,韶关没有海啊。
这个会似乎也没提出什么积极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巡洋舰来了
第二天,市长到了日本领事馆,向须磨表示为死者可惜的话。然后话题一转:“据我看,死者之遭遇,必定是有复杂的原因。”须磨警觉起来:“贵政府唐先生已向我承认是贵国暴徒所为,如今市长大人莫非想否认吗?”
程市长笑笑,说:“据我所得报告,死者之死,还有几点可疑之处:首先,目前中日因为外交的事情,弄得民情汹涌;为什么死者能如此冒险,一个人身穿和服来广州?好像是有意惹人注目。其次,死者下车之后,出车站雇人力车,曾与人力车夫发生口角,甚至动起手,警察劝解也无效,致群众也不平,发生鼓噪,打抱不平,不知死者是否精神紧张,或有心脏病发生才突然倒毙;还有,死者提包里除名片和少量现钞,什么也没有;按理说,初来的外国游客,应先向本国领事呈报,以期安全。”
须磨更不高兴了,厉声道:这个人是来上海经商的,上个月接到他的来函,说要来广州,因为没说明日期,所以才没去接。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几句话已经剑拔弩张,毕竟是外交场合,市长也不便发作,解释自己刚出差回穗,回去再调查一下,告别离去。
回去故意拖了两天,看日方态度如何。也不知为何,市面的谣言多了起来,有说日方态度强硬,中方已屈服赔罪;也有说中方已解释清楚,相安无事了……
我方心中清楚,事情没完。果然,两天后须磨到市政府,带了两个副领事和一名通译。程市长心知肚明,须磨是日本外交界后起之秀,能操数国语言,过去都用英语交谈,这次却还带通译,弄的什么名堂?于是,也叫谢、伍两位秘书前来,对等地谈判。
须磨也不想客套,开口就说:“贵市长调查完否?如今对此事有何表示?”市长回答:“已经彻底调查过,和我上次推测一样,是死者太不检点,他的死是咎由自取,我也十分悼惜,VERY SORRY。”
须磨面呈怒色,非常严厉:“然则敝国之人,到了贵国之地,被贵国暴徒无故打死,就此了事了吗?”市长反问,“那你们的意见又如何?”
须磨示意之后,他的副领事从公文包拿出一份文件宣读,列出四条:1,赔偿死者家属(未有具体数目);2,由中方妥为安葬死者于芳村日本坟场,由市长送殡;3,不得再有同类事情发生;4,以上三项,限48小时接受,否则一切后果由市长负责。
这份文件交给程市长后,二话不说,领事和他的下属离去了。
这事情不能迟疑,市长立即把情况报告陈济棠。他知道,陈司令特别着急这件事,几个小时就来一次电话询问。果然,陈济棠立即下令召开省府委员紧急会议。
向大家汇报了情况之后,各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大家还是委托市长大人,一人负责到底,但要求不要把事情再扩大。
回家之后,程市长苦思冥想,怎么回复日方。他对着公文纸苦思答复文件,突然总部来了电话,说刚接到汕头行营紧急电报,一艘日本巡洋舰从外海驶入汕头,不知什么原因。
程市长心头一紧,情况闹大了,还是要请示陈司令。恰巧,陈司令也来电,让他马上到总部去。
到了总部,陈济棠和妻子莫夫人一榻横陈,隔灯偃卧。一听说市长到,陈济棠立即放下烟枪,起身就坐,说:“刚才的消息说日舰南来,我不能入寐,这件事属非常事态,该怎么应付?日舰会向黄埔驶来吗,也没有把握。”见堂堂司令,竟为一艘日舰弄得坐立不安,市长也感好笑,于是问:“然则总座熟思数日,有何妙策?”
陈济棠回答:“我想通知广州各家住户,今天起在家掘造地洞,以防万一。”
广州虽多为平房,市长也不以为然:“ 如果日舰果真进袭,直达黄埔,也可以上岸,地洞对市民有用吗?再说,挖地洞这类事应当由军事总部颁令,令市民执行才对。不过,几十万市民一起挖,工具又如何解决?”陈济棠不说话了,程市长自己下台阶:“我还有许多事要处理,没什么的话,我告退了。”随即离去了。
中日两国的关系,已经日趋紧张。广州发生的这件事,使全省人心惶惶,纸币兑白银从八成降至七成,但日舰要来广州的消息一传开,更降至五成。
程市长思前想后,想到一件事,几年前关于鸟粪的事情:海南岛以南,有许多小岛、礁石,星罗棋布,时隐时现。岛屿下面都是些沙石或珊瑚遗骨。千百年来,我国政府对这些小岛较少注意。特别是西沙,过去没有居民,除海草外,还有水鸟,水鸟的鸟粪积聚甚厚,富含磷钾,为最有价值的天然肥料。而海南的渔民,出入这儿多少年,因不知这些是宝物,也置若罔闻,使宝物越积越厚。清末民初,日本人探知岛上有珍奇鸟粪,开始注意,后勾结岛上的渔民,恣意开采。政府因为柔弱,也没有理会。当济南事件发生后,中日关系进一步紧张,有人提出鸟粪问题该管一管,广东当局才意识到确是个问题。于是,从海军司令陈策处,借来小舰开往采集地,一下逮住十多个人,其中两个是日本人。我方训他们一顿后,每人发一张表,要他们填写个人资料,包括籍贯;并说,填好后,如中国人立即教育释放。结果,表填好后,全是“中国人”,连两个日本人也填上“福建渔民”。官员佯作不知,一个个宣布释放,到两个日本人时却宣布扣下。这个舰长也是爽快人,对两个日本人,当场宣布枪决并立即执行。此事传到广州日本领事馆,须磨立即找到我有关方面,质问事情经过。我方却解释:没有日本人呀。他们不信,问有何根据?我方回答:“有自供结存卷。”立即把两个日本人填写的资料拿出来,均是“福建人”,日本领事哑了。
只有巧妙斗争,才能起死回生,广州的市长对这次事件也决定一博:一是拒绝日本领事的要求;二是写警告信,限令二十四小时内,由日本领事让在广州“观光”的500日本人全部离境,否则不保证安全!我们心中有数,广州在市内和沙面的日本人,共一百多,芳村与河南的日人居住区,共90余人,市内博爱医院20余人,其他地方包括海南等200余人,全部共 400多人。
为了表示郑重,广州政府发一函给各国在广州的领事,请他们在日人事件未解决之前,在广州市内行动要谨慎,以免发生意外。很快,所有函件发出,包括给日本领事馆的函件。
解铃还须系铃人
第二天8时,程市长刚进办公室,电话响了,是须磨领事。他要求,在办公时间来访。
须磨带了一位领事,不知为什么,态度似乎好了一些。一见面,他说:“市长的警告书有什么用?二十四小时内,我有什么办法让各地侨民全部离开广东?这不是滑稽之事吗?”程市长正色道:“这也是万不得已的事啊,你们限我们48小时解决这件事情,否则要承担后果。如今时间已过了一半,不知领事先生在时间到了之后有什么举动,我也是为贵国侨民着想,你们的军舰已经到汕头,万一打起来,怎么保证侨民安全呢?”
轮到须磨脸色不好看了,他支支吾吾,说:“我是奉本国内阁命令来办事的。你们对我们的要求概不接受,讲得通吗?我们还是讲点私情,你全部拒绝,我也难办。”见他态度软化,市长索性说:“中国有句老话,‘解铃还须系铃人’,请你作为领事,电告政府,汕头的军舰停止行进,回到原来地点。然后,我们再研究一个妥善的办法。”须磨点头了,却称不清楚汕头军舰的事,要回去查一下,约好下午再见面。
下午四五点钟,须磨又来了,称军舰已经离开汕头走了。但他对中国报纸揭露日舰来汕的事不满,还说文章对天皇充满“不敬”。这时,广州市长说:“可是,贵国国民对我国国民同样有失敬之处,你又如何办呢?”他指的是美国报纸登的照片,有日人无理地指责中国百姓。须磨脸上露出不信的神情,说:“敝国国民断无如此失态的!”特别是看到广州报纸转载美国报纸的照片后,大声说:“这是美国报章胡闹的惯例,实在是伪造的。”我方回答:“那请你说说伪造的根据吧。”须磨支支吾吾,不敢作声。程市长继续发威:“如果你认为确是伪造,我可以命令我方报纸立即道歉,并声明图片是从美国报纸剪裁的,决非有意造谣。”须磨知道,如那样说,美国报纸会来找麻烦,他完全没有了声音,只好告别。
至此,广九车站风波落下帷幕。
后来,我方想通了,这个须磨是日本派来拉拢西南政府的,因为西南政府与南京政府闹对立,日本想通过这插下一根杠。可是,须磨几次与我们的交往中,发现中国人不受拉拢,想故意利用外交事件给中国出难题,结果还是没有成功。
这个广州市长,就是程天固。
尤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自东北“9·18事件”与“上海事件”后变得更为敏感。许多中国人都主张抗日,而日本也野心膨胀,到处寻衅,希望把脚从东北伸到华北。当在上海华界高昌庙的一个日本人被打死后,日本露出了狰狞的嘴脸,硬要中方陪十万大洋,还要中国接受种种侮辱条件,国民政府只好忍气吞声接受,致使国人更为愤怒。中日对抗之风,从潜伏到张扬,很快传到广州,影响最大的是广九车站涉日事件。
广九车站出了人命案
1932年,白云路的广九火车站,来了一辆从香港开来的列车。下车的人流中,有个旅客是四十余岁的中年人,正准备雇人力车离去,突然冲上来几个旅客,照那中年旅客劈头盖脸地打,也有用石头猛砸,挤不进去的人站外面骂个不停,把中年旅客砸得头破血流,倒地,不省人事,一会终于气绝了。刹那的斗殴,把周围人惊住了,围上去才看到,死人是穿和服的日本人。那时,中国人对日本已充满仇恨,认识不认识的,都想上前骂几句甚至揍几下。但这个日本人,据说从香港到广州观光,那几个中国旅客,在车上看他已不顺眼,想打,考虑到香港是英国人的地盘,到了广州再动手。其实都与那日本人不认识,打人的中国旅客互相也不认识,完全是仇日情绪的发泄。见出了事,大家一窝蜂散了。
警察来了,检查死者的小皮包,有牙刷一支,面巾一条,内衣裤一套,还有零星日用品和一叠名片,现款才七十元,只好送市立医院善后。
事情报到市政府,在这敏感时刻,官员都感到事情影响巨大,必须尽快平息,而市长偏偏到了南京出差。考虑到是涉外事件,而省委委员唐少川曾是外交家,大家自然委托他处理。
唐少川虽感棘手,但这类事必先向日本驻广州领事通报,特地到沙面的日本领事馆,向驻中国南京的日本总领事———须磨表示了歉意。须磨脸色变得铁青,立即派人乘车赶到市立医院,得知人已死,态度开始变得强硬,他不分青红皂白质问唐少川,其势甚凶。唐少川立即以省府委员身份正式道歉,并且答应,等市长出差回来,一切可以妥为办理。
事情总算暂时平息。
几天后,程市长回到广州,立即召开省府紧急会议,邀请了广东军事当局最高领导人陈济棠、陈策参加。鉴于上海事件所引起的外交风波,与会者都显得谨慎。陈济棠特别交代,务必把此案风潮安稳度过。
听了唐少川与日本领事谈话的许诺后,市长心中不高兴了:尚未查明真相,竟贸然向日本人认错,肯定了日本人是中国方面殴死的,不是被动吗?再说,日本人向来诡计多端,到处寻衅加害,我们不是应当多加审慎吗?
唐少川也生气了,辩解道:“我是因为此事若不早些承认,将来会引起大祸。你没在,为求风潮不致急剧扩大,只能先道歉,平息日人之气,不对吗?”
陈济棠倒没有接这个话头,提出:万一事态扩大,要把军事总部从广州迁到韶关,以保证军事枢纽的安全。陈策则用讽刺的口吻说:“陈司令怕事情闹大,迁总部当然可以自由处置;我们海军是决意不动的。”说得也是,韶关没有海啊。
这个会似乎也没提出什么积极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巡洋舰来了
第二天,市长到了日本领事馆,向须磨表示为死者可惜的话。然后话题一转:“据我看,死者之遭遇,必定是有复杂的原因。”须磨警觉起来:“贵政府唐先生已向我承认是贵国暴徒所为,如今市长大人莫非想否认吗?”
程市长笑笑,说:“据我所得报告,死者之死,还有几点可疑之处:首先,目前中日因为外交的事情,弄得民情汹涌;为什么死者能如此冒险,一个人身穿和服来广州?好像是有意惹人注目。其次,死者下车之后,出车站雇人力车,曾与人力车夫发生口角,甚至动起手,警察劝解也无效,致群众也不平,发生鼓噪,打抱不平,不知死者是否精神紧张,或有心脏病发生才突然倒毙;还有,死者提包里除名片和少量现钞,什么也没有;按理说,初来的外国游客,应先向本国领事呈报,以期安全。”
须磨更不高兴了,厉声道:这个人是来上海经商的,上个月接到他的来函,说要来广州,因为没说明日期,所以才没去接。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几句话已经剑拔弩张,毕竟是外交场合,市长也不便发作,解释自己刚出差回穗,回去再调查一下,告别离去。
回去故意拖了两天,看日方态度如何。也不知为何,市面的谣言多了起来,有说日方态度强硬,中方已屈服赔罪;也有说中方已解释清楚,相安无事了……
我方心中清楚,事情没完。果然,两天后须磨到市政府,带了两个副领事和一名通译。程市长心知肚明,须磨是日本外交界后起之秀,能操数国语言,过去都用英语交谈,这次却还带通译,弄的什么名堂?于是,也叫谢、伍两位秘书前来,对等地谈判。
须磨也不想客套,开口就说:“贵市长调查完否?如今对此事有何表示?”市长回答:“已经彻底调查过,和我上次推测一样,是死者太不检点,他的死是咎由自取,我也十分悼惜,VERY SORRY。”
须磨面呈怒色,非常严厉:“然则敝国之人,到了贵国之地,被贵国暴徒无故打死,就此了事了吗?”市长反问,“那你们的意见又如何?”
须磨示意之后,他的副领事从公文包拿出一份文件宣读,列出四条:1,赔偿死者家属(未有具体数目);2,由中方妥为安葬死者于芳村日本坟场,由市长送殡;3,不得再有同类事情发生;4,以上三项,限48小时接受,否则一切后果由市长负责。
这份文件交给程市长后,二话不说,领事和他的下属离去了。
这事情不能迟疑,市长立即把情况报告陈济棠。他知道,陈司令特别着急这件事,几个小时就来一次电话询问。果然,陈济棠立即下令召开省府委员紧急会议。
向大家汇报了情况之后,各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大家还是委托市长大人,一人负责到底,但要求不要把事情再扩大。
回家之后,程市长苦思冥想,怎么回复日方。他对着公文纸苦思答复文件,突然总部来了电话,说刚接到汕头行营紧急电报,一艘日本巡洋舰从外海驶入汕头,不知什么原因。
程市长心头一紧,情况闹大了,还是要请示陈司令。恰巧,陈司令也来电,让他马上到总部去。
到了总部,陈济棠和妻子莫夫人一榻横陈,隔灯偃卧。一听说市长到,陈济棠立即放下烟枪,起身就坐,说:“刚才的消息说日舰南来,我不能入寐,这件事属非常事态,该怎么应付?日舰会向黄埔驶来吗,也没有把握。”见堂堂司令,竟为一艘日舰弄得坐立不安,市长也感好笑,于是问:“然则总座熟思数日,有何妙策?”
陈济棠回答:“我想通知广州各家住户,今天起在家掘造地洞,以防万一。”
广州虽多为平房,市长也不以为然:“ 如果日舰果真进袭,直达黄埔,也可以上岸,地洞对市民有用吗?再说,挖地洞这类事应当由军事总部颁令,令市民执行才对。不过,几十万市民一起挖,工具又如何解决?”陈济棠不说话了,程市长自己下台阶:“我还有许多事要处理,没什么的话,我告退了。”随即离去了。
中日两国的关系,已经日趋紧张。广州发生的这件事,使全省人心惶惶,纸币兑白银从八成降至七成,但日舰要来广州的消息一传开,更降至五成。
程市长思前想后,想到一件事,几年前关于鸟粪的事情:海南岛以南,有许多小岛、礁石,星罗棋布,时隐时现。岛屿下面都是些沙石或珊瑚遗骨。千百年来,我国政府对这些小岛较少注意。特别是西沙,过去没有居民,除海草外,还有水鸟,水鸟的鸟粪积聚甚厚,富含磷钾,为最有价值的天然肥料。而海南的渔民,出入这儿多少年,因不知这些是宝物,也置若罔闻,使宝物越积越厚。清末民初,日本人探知岛上有珍奇鸟粪,开始注意,后勾结岛上的渔民,恣意开采。政府因为柔弱,也没有理会。当济南事件发生后,中日关系进一步紧张,有人提出鸟粪问题该管一管,广东当局才意识到确是个问题。于是,从海军司令陈策处,借来小舰开往采集地,一下逮住十多个人,其中两个是日本人。我方训他们一顿后,每人发一张表,要他们填写个人资料,包括籍贯;并说,填好后,如中国人立即教育释放。结果,表填好后,全是“中国人”,连两个日本人也填上“福建渔民”。官员佯作不知,一个个宣布释放,到两个日本人时却宣布扣下。这个舰长也是爽快人,对两个日本人,当场宣布枪决并立即执行。此事传到广州日本领事馆,须磨立即找到我有关方面,质问事情经过。我方却解释:没有日本人呀。他们不信,问有何根据?我方回答:“有自供结存卷。”立即把两个日本人填写的资料拿出来,均是“福建人”,日本领事哑了。
只有巧妙斗争,才能起死回生,广州的市长对这次事件也决定一博:一是拒绝日本领事的要求;二是写警告信,限令二十四小时内,由日本领事让在广州“观光”的500日本人全部离境,否则不保证安全!我们心中有数,广州在市内和沙面的日本人,共一百多,芳村与河南的日人居住区,共90余人,市内博爱医院20余人,其他地方包括海南等200余人,全部共 400多人。
为了表示郑重,广州政府发一函给各国在广州的领事,请他们在日人事件未解决之前,在广州市内行动要谨慎,以免发生意外。很快,所有函件发出,包括给日本领事馆的函件。
解铃还须系铃人
第二天8时,程市长刚进办公室,电话响了,是须磨领事。他要求,在办公时间来访。
须磨带了一位领事,不知为什么,态度似乎好了一些。一见面,他说:“市长的警告书有什么用?二十四小时内,我有什么办法让各地侨民全部离开广东?这不是滑稽之事吗?”程市长正色道:“这也是万不得已的事啊,你们限我们48小时解决这件事情,否则要承担后果。如今时间已过了一半,不知领事先生在时间到了之后有什么举动,我也是为贵国侨民着想,你们的军舰已经到汕头,万一打起来,怎么保证侨民安全呢?”
轮到须磨脸色不好看了,他支支吾吾,说:“我是奉本国内阁命令来办事的。你们对我们的要求概不接受,讲得通吗?我们还是讲点私情,你全部拒绝,我也难办。”见他态度软化,市长索性说:“中国有句老话,‘解铃还须系铃人’,请你作为领事,电告政府,汕头的军舰停止行进,回到原来地点。然后,我们再研究一个妥善的办法。”须磨点头了,却称不清楚汕头军舰的事,要回去查一下,约好下午再见面。
下午四五点钟,须磨又来了,称军舰已经离开汕头走了。但他对中国报纸揭露日舰来汕的事不满,还说文章对天皇充满“不敬”。这时,广州市长说:“可是,贵国国民对我国国民同样有失敬之处,你又如何办呢?”他指的是美国报纸登的照片,有日人无理地指责中国百姓。须磨脸上露出不信的神情,说:“敝国国民断无如此失态的!”特别是看到广州报纸转载美国报纸的照片后,大声说:“这是美国报章胡闹的惯例,实在是伪造的。”我方回答:“那请你说说伪造的根据吧。”须磨支支吾吾,不敢作声。程市长继续发威:“如果你认为确是伪造,我可以命令我方报纸立即道歉,并声明图片是从美国报纸剪裁的,决非有意造谣。”须磨知道,如那样说,美国报纸会来找麻烦,他完全没有了声音,只好告别。
至此,广九车站风波落下帷幕。
后来,我方想通了,这个须磨是日本派来拉拢西南政府的,因为西南政府与南京政府闹对立,日本想通过这插下一根杠。可是,须磨几次与我们的交往中,发现中国人不受拉拢,想故意利用外交事件给中国出难题,结果还是没有成功。
这个广州市长,就是程天固。
文献资料来源:2008-07-13   羊城晚报-B2
作者:梁华清
索取号:K82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