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经初步核算,2008年上半年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共完成GDP3733.53亿元。GDP总量超过500亿元的有三个区,其中天河区以693.36亿元居榜首,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8.6%。其余两区依次为越秀区(590亿元)和广州开发区(56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GDP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广州开发区,增幅达20.41%,高出全市平均增长水平(11.9%)8.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的还有增城、天河、南沙和番禺。数据分析显示,广州市上半年经济继续凸显南拓东进快速增长之势,北优中调相对平稳。
[GDP总量]
天河继续保持第一
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全市经济的区域分布总体仍呈现出中部、东部、南部、北部片区规模递减的格局。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部片区(天河、越秀、荔湾)GDP为1482.05亿元,占全市GDP的39.69%,比重最高;其余依次是东部片区(萝岗、黄埔、增城)、南部片区(番禺、海珠、南沙)和北部片区(白云、花都、从化),GDP分别为996.64亿元、704.56亿元和664.69亿元。
在十二个区、县级市中,GDP总量超过500亿元的有三个区,中部片区的天河、越秀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分别为693.36亿元和590亿元。继去年首超越秀成为全市第一后,今年上半年天河继续位居榜首。而各区、县级市的GDP差距较大,从化尚不足天河的1/10;天河、越秀两区合计超过全市GDP的30%。
今年上半年,在各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中,中部片区遥遥领先。其中,越秀区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77亿元;天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546.03亿元,对全区GDP增长贡献率高达87.7%;荔湾第三产业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充分显示出,中部片区在全市现代服务业上的长足优势。
[GDP增幅]
广州开发区最高
从各区、县级市GDP增速来看,除越秀区(8.7%)外,其余均达到两位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广州开发区,增幅达20.41%,高出全市平均增长水平(11.9%)8.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的还有天河、番禺和南沙,分别增长13.7%、13.0%和13.03%。
数据分析显示,广州市经济继续凸显南拓东进快速增长之势,北优中调相对平稳。东部、南部片区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两个开发区的有力带动。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黄埔呈负增长
据统计,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最大为广州开发区:33.08亿元;而增长势头最迅猛为增城,比增47.08%(缺番禺数据)。全市唯一呈现负增长的是黄埔区: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33亿元,同比下降5.1%。在本月初召开的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黄埔区区委书记陈小钢在小组发言时曾大吐苦水,在燃料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下,黄埔区今年上半年的发展遇到了少有的困难局面。
陈小钢在发言中称,由于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黄埔区内骨干企业,如广石化、电厂等已经8个多月持续利润为零。受此影响,区财政预算收入呈逐月下降趋势,1—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7%,目前已连续4个月出现负增长。市里下达的税收任务黄埔半年仅完成37.69%,他甚至担心该区今年无法完成税收年度任务,为此他建议下调18个百分点的年度任务,这样税收收入才有保障。
“油价一涨,成本就上扬,利润就下降。”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听取陈小钢“诉苦”后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黄埔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朱小丹预计,在南沙石化项目建成后,城区石化项目可能面临搬迁,从长远来看,黄埔可能还将面临困难。朱小丹认为该区“应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显示自己的特色,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各区亮点
◎越秀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77亿元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0亿元,比增8.7%(预期目标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294亿元,比增16.0%(预期目标9%);商品销售总额预计2098亿元,比增20.3%(预期目标9%)。税收收入192.84亿元,比增19.87%,其中国税收入112.61亿元,比增10.93%;地税收入80.23亿元,比增35.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32亿元,比增25.56%(预期目标5%)。
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77亿元,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2:97.8。第三产业在比重上升的同时,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带动了经济有效增长。总部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312亿元,比增10.0%;现代服务业预计实现增加值391亿元,比增9.5%。
◎荔湾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7%
上半年荔湾区工业总产值191.31亿元,比增11.0%;实际利用外资3458万元,比增1.1倍;一般预算收入11.76亿元,比增23.2%。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半年工业产值单耗0.4556吨标准煤/万元,比降9.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4.7亿元,占服务业比重35.0%。
龙头企业带动明显。其中广钢、广船等企业生产大幅增长;广州医药、立百集团等企业销售大幅增长;泮溪酒家、莲香楼和星巴克3个餐饮企业增幅均超过50%。
◎海珠会展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海珠区成功举办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2008广州(海珠·琶洲)会展经济论坛,被授予“中国会展名区”称号。
工业稳健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14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7亿元,区内7个省著名商标被纳入市名牌战略重点培育指导目录。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琶洲跨国采购中心、长江中国轻纺城等项目基本完成,光大商业中心、保利世界贸易中心顺利推进。
◎天河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位
上半年天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3.36亿元,比增13.7%,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8.6%。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0.07:21.18:78.7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46.03亿元,比增15.6%,对GDP增长贡献率87.7%。
税收结构趋优增幅明显。实现税收收入113.70亿元,比增19.0%。现代服务业国税税收成倍增长。商业服务业企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税收主动力。
工业增速逐步回升。实现工业总产值368.79亿元,比增12.2%。
民生稳步改善。全区职工月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4804元、13683元和10849元,分别比增19.5%、9.3%和12.7%。
◎白云工业生产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
上半年,在全市工业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工业企业亏损面加大的情况下,白云区的工业生产和效益实现了同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3.7亿元,比增14.7%。
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1.88亿元,比增26.3%。其中,国税收入2.75亿元,增长25.1%;地税收入7.86亿元,增长28.2%。
◎黄埔经济发展有新思路
黄埔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包括规划建设临港CBD,培育发展总部经济,调整优化网游动漫产业扶持措施,出台鼓励企业创名牌办法,实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办法,启动农家乐项目试点等。
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有新变化。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1.26亿元,比增11.84%;招商引资有新进展。共引进国内外投资项目69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4730万美元,比增20.91%。
◎番禺商品销售总额比增39.8%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66.50亿元,比增13.7%。全区商品销售总额314.83亿元,比增39.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8.29亿元,比增24.9%。1-5月全区外贸出口34.03亿美元,新批三资企业项目63个,实际利用外资2.40亿美元,比增95.1%。
◎花都汽车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完成工业总产值545.66亿元,比增11.07%;实现税收总额45.81亿元,比增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5亿元,比增20.1%。
上半年累计生产汽车16.12万辆,比增20.5%,实现产值187.47亿元,比增10.8%。
空港经济发展正在加速。目前已有20个项目落户空港经济区,总投资约79亿元。
◎增城财政总收入大幅增长118.35%
上半年,增城实现财政总收入62.16亿元,增长118.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6亿元,增长47.08%;万元GDP财税产出由去年同期的1706元大幅提高到3160元,增长85.22%。
汽车工业贡献突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1.05亿元,增长31.57%,其中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值126.07亿元,增长60.48%。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及零部件出口分别增长361%和71%。
◎从化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大幅增长
上半年,从化市总部经济地方税收收入比增达123%。投资、消费、内外型经济齐头并进,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8.89亿元,比增55.7%,连续三年大幅增长。财税增长、城乡居民增收。全市税收收入10.61亿元,比增16.0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9亿元,比增29.42%。
◎南沙港口物流产业发展迅猛
港口物流产业发展迅猛。港口货物吞吐量5697万吨,比增55.64%;其中南沙港区4472万吨,增长68.86%。全区集装箱吞吐量累计360.74万标箱,增长73.21%;其中南沙港区355.56万标箱,增长75.74%。
◎广州开发区世界500强企业数达102家
招商引资质量不断提高,全区世界500强企业数达102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势强劲,已有16家企业上市,有9家企业正积极准备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02.96亿元,比增26.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9.49%。
第三产业拉动效应突出。实现增加值146亿元,比增38.94%,高出工业增加值增速22.23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重达26%。第三产业引进外资首超工业项目,所占比重达56.45%。实现了第三产业在三产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双提高。
[GDP总量]
天河继续保持第一
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全市经济的区域分布总体仍呈现出中部、东部、南部、北部片区规模递减的格局。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部片区(天河、越秀、荔湾)GDP为1482.05亿元,占全市GDP的39.69%,比重最高;其余依次是东部片区(萝岗、黄埔、增城)、南部片区(番禺、海珠、南沙)和北部片区(白云、花都、从化),GDP分别为996.64亿元、704.56亿元和664.69亿元。
在十二个区、县级市中,GDP总量超过500亿元的有三个区,中部片区的天河、越秀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分别为693.36亿元和590亿元。继去年首超越秀成为全市第一后,今年上半年天河继续位居榜首。而各区、县级市的GDP差距较大,从化尚不足天河的1/10;天河、越秀两区合计超过全市GDP的30%。
今年上半年,在各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中,中部片区遥遥领先。其中,越秀区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77亿元;天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546.03亿元,对全区GDP增长贡献率高达87.7%;荔湾第三产业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充分显示出,中部片区在全市现代服务业上的长足优势。
[GDP增幅]
广州开发区最高
从各区、县级市GDP增速来看,除越秀区(8.7%)外,其余均达到两位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广州开发区,增幅达20.41%,高出全市平均增长水平(11.9%)8.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的还有天河、番禺和南沙,分别增长13.7%、13.0%和13.03%。
数据分析显示,广州市经济继续凸显南拓东进快速增长之势,北优中调相对平稳。东部、南部片区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两个开发区的有力带动。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黄埔呈负增长
据统计,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最大为广州开发区:33.08亿元;而增长势头最迅猛为增城,比增47.08%(缺番禺数据)。全市唯一呈现负增长的是黄埔区: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33亿元,同比下降5.1%。在本月初召开的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黄埔区区委书记陈小钢在小组发言时曾大吐苦水,在燃料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下,黄埔区今年上半年的发展遇到了少有的困难局面。
陈小钢在发言中称,由于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黄埔区内骨干企业,如广石化、电厂等已经8个多月持续利润为零。受此影响,区财政预算收入呈逐月下降趋势,1—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7%,目前已连续4个月出现负增长。市里下达的税收任务黄埔半年仅完成37.69%,他甚至担心该区今年无法完成税收年度任务,为此他建议下调18个百分点的年度任务,这样税收收入才有保障。
“油价一涨,成本就上扬,利润就下降。”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听取陈小钢“诉苦”后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黄埔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朱小丹预计,在南沙石化项目建成后,城区石化项目可能面临搬迁,从长远来看,黄埔可能还将面临困难。朱小丹认为该区“应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显示自己的特色,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各区亮点
◎越秀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77亿元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0亿元,比增8.7%(预期目标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294亿元,比增16.0%(预期目标9%);商品销售总额预计2098亿元,比增20.3%(预期目标9%)。税收收入192.84亿元,比增19.87%,其中国税收入112.61亿元,比增10.93%;地税收入80.23亿元,比增35.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32亿元,比增25.56%(预期目标5%)。
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77亿元,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2:97.8。第三产业在比重上升的同时,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带动了经济有效增长。总部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312亿元,比增10.0%;现代服务业预计实现增加值391亿元,比增9.5%。
◎荔湾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7%
上半年荔湾区工业总产值191.31亿元,比增11.0%;实际利用外资3458万元,比增1.1倍;一般预算收入11.76亿元,比增23.2%。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半年工业产值单耗0.4556吨标准煤/万元,比降9.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4.7亿元,占服务业比重35.0%。
龙头企业带动明显。其中广钢、广船等企业生产大幅增长;广州医药、立百集团等企业销售大幅增长;泮溪酒家、莲香楼和星巴克3个餐饮企业增幅均超过50%。
◎海珠会展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海珠区成功举办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2008广州(海珠·琶洲)会展经济论坛,被授予“中国会展名区”称号。
工业稳健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14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7亿元,区内7个省著名商标被纳入市名牌战略重点培育指导目录。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琶洲跨国采购中心、长江中国轻纺城等项目基本完成,光大商业中心、保利世界贸易中心顺利推进。
◎天河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位
上半年天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3.36亿元,比增13.7%,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8.6%。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0.07:21.18:78.7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46.03亿元,比增15.6%,对GDP增长贡献率87.7%。
税收结构趋优增幅明显。实现税收收入113.70亿元,比增19.0%。现代服务业国税税收成倍增长。商业服务业企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税收主动力。
工业增速逐步回升。实现工业总产值368.79亿元,比增12.2%。
民生稳步改善。全区职工月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4804元、13683元和10849元,分别比增19.5%、9.3%和12.7%。
◎白云工业生产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
上半年,在全市工业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工业企业亏损面加大的情况下,白云区的工业生产和效益实现了同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3.7亿元,比增14.7%。
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1.88亿元,比增26.3%。其中,国税收入2.75亿元,增长25.1%;地税收入7.86亿元,增长28.2%。
◎黄埔经济发展有新思路
黄埔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包括规划建设临港CBD,培育发展总部经济,调整优化网游动漫产业扶持措施,出台鼓励企业创名牌办法,实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办法,启动农家乐项目试点等。
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有新变化。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1.26亿元,比增11.84%;招商引资有新进展。共引进国内外投资项目69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4730万美元,比增20.91%。
◎番禺商品销售总额比增39.8%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66.50亿元,比增13.7%。全区商品销售总额314.83亿元,比增39.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8.29亿元,比增24.9%。1-5月全区外贸出口34.03亿美元,新批三资企业项目63个,实际利用外资2.40亿美元,比增95.1%。
◎花都汽车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完成工业总产值545.66亿元,比增11.07%;实现税收总额45.81亿元,比增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5亿元,比增20.1%。
上半年累计生产汽车16.12万辆,比增20.5%,实现产值187.47亿元,比增10.8%。
空港经济发展正在加速。目前已有20个项目落户空港经济区,总投资约79亿元。
◎增城财政总收入大幅增长118.35%
上半年,增城实现财政总收入62.16亿元,增长118.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6亿元,增长47.08%;万元GDP财税产出由去年同期的1706元大幅提高到3160元,增长85.22%。
汽车工业贡献突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1.05亿元,增长31.57%,其中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值126.07亿元,增长60.48%。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及零部件出口分别增长361%和71%。
◎从化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大幅增长
上半年,从化市总部经济地方税收收入比增达123%。投资、消费、内外型经济齐头并进,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8.89亿元,比增55.7%,连续三年大幅增长。财税增长、城乡居民增收。全市税收收入10.61亿元,比增16.0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9亿元,比增29.42%。
◎南沙港口物流产业发展迅猛
港口物流产业发展迅猛。港口货物吞吐量5697万吨,比增55.64%;其中南沙港区4472万吨,增长68.86%。全区集装箱吞吐量累计360.74万标箱,增长73.21%;其中南沙港区355.56万标箱,增长75.74%。
◎广州开发区世界500强企业数达102家
招商引资质量不断提高,全区世界500强企业数达102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势强劲,已有16家企业上市,有9家企业正积极准备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02.96亿元,比增26.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9.49%。
第三产业拉动效应突出。实现增加值146亿元,比增38.94%,高出工业增加值增速22.23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重达26%。第三产业引进外资首超工业项目,所占比重达56.45%。实现了第三产业在三产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双提高。
文献资料来源:2008-07-29   南方日报-C01
作者:谭亦芳 袁丁 曾雅等
索取号:F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