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挂号有限 50人彻夜排队 眼科医院前席地而睡,多时达两三百人
本报讯 (记者/赵佳月 见习记者/徐剑桥)远道从浙江来广州,暮色初垂便开始打下地铺彻夜排队挂号,这样的经历对刘先生来说已经有四五回了。而昨晚11时,与刘先生一样在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前排队等候第二天一早挂号的病人有五十人左右。“一早排队等挂号的现象在各大医院都有,只是专科医院可能会更突出一点。”该院一卢姓工作人员表示。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其中不乏一些排队“卖号”的医托。

人多时两三百人,人员混杂

  深夜的区庄立交桥下,除了哗然的车声,便是一排席地睡去的人群。他们沿着眼科医院的围栏一字排开,队伍长达五十米。有人打起伞遮住昏暗的灯光,有人则用一张薄薄的报纸盖着脸,入冬的广州深夜并不见凉意,让这些人毫无顾虑地准备就此度过漫漫长夜。这样的景象颇像地震时成都街头躲震的居民。

  “我经常在周日来排队,这还不是人最多的时候,多的时候一直要排到区庄立交桥底下,两三百人。”对此状况已经见怪不怪的王先生正在酝酿睡眠。

  这是刘先生第四次到眼科医院复诊,他于前日坐火车从浙江义乌赶来,“吃过晚饭就来排队了,每次都是这样的。”他要挂的是葡萄膜炎专家谢楚方教授的号,“他是全国有名的教授,我住院时就是他看的,所以复诊必须得找他。”

  车先生则是为了帮自己患眼底病的儿子排队,“我第一次来,听别人说要排队的,也没想到这么多人。”刚刚到来的时候车先生被吓了一跳,但是很快便安之若素地就地坐下来等。

  “星期一是专家集中门诊时间,所以每个星期一都很多人,而且由于每个专家限接诊15个病人,因此很多人都一早来排队了。”尽管刘先生是当晚六七点便过来排队,但其前面仍有不少人已经早早等在那里了。

  人群中几名中年妇女,称为家人排队,但却无法说出家人是什么病。刘先生悄悄告诉记者,“这里排队的不少人是专门卖号的医托。”

优质医疗资源紧缺,医院也无奈

  面对如此景状,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卢赟凯表示,医院曾经就此想过很多办法,例如腾空医院大厅,供这些人等,“但是一方面人越来越多,根本容不下,另一方面有些闲杂人员乘机进入医院盗窃。”

  “这种状况已经很久了,但是由于优质医疗资源始终供不应求,一时都难以缓解。”医院曾经试图通过给一些年轻专家“加号”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仍然不胜其力。

  同时,由于不少病人是长期随诊的,对病人来说,认准一个专家,所以“其实每个教授手上的病人越积越多。有些教授已经是退休的了,很难给他们多加号。”

  如眼科医院的境况在其他医院并不鲜见,“只是其他医院没这么夸张,一般都是凌晨五六点开始排队,隔夜排队的不多。”

  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权威,很多病人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对于哪个科哪个专家大多数目标明确。“每周四是特诊,那时也有专家,本来是可以预约的,但是他们在电话中说这一年都已经预约满了。”

文献资料来源:2008-11-18   南方日报-A11

作者:赵佳月 徐剑桥

索取号:R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