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形象建设,是广州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答的一个时代课题。对此课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去作具体的分析论证,本文的宗旨则在于从宏观的视野上,对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本质特色和发展方向进行定位分析,并就其形象建设的对策谈点看法与建议。
一、内涵定位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的一种气质和品位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的外观环境,公共设施、社会秩序、市民素质、生活方式、市井氛围等因素的总和,是这些可感知的客观因素作用于公众的主观意识而形成对城市总体文化内涵的认识与评价。
文化形象体系的构成可分类为城市环境文化形象、建筑文化形象、公共文化形象、市民文化形象、民俗文化形象、 制度文化形象等等。每一座城市皆因其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特殊性而形成差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形象。因此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城市外观形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一种折射,它体现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品位。即是说,城市文化形象不完全是独立存在的,它往往体现在城市的环境形象、市政形象、市民形象、政府形象之中,公众可以从城市的外观形象中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内涵,体会出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品位,从中感受到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因此说,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实质,就是培养城市的气质,提高城市的品位,它是城市整体形象的灵魂,并贯穿于城市整体形象建设的全过程。
城市文化形象所体现的城市气质和品位,往往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城市主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评价和选择方式,是决定城市行为的价值准则 一个城市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决定这个城市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什么样的城市行为,因而城市价值观是城市行为的根本动因。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也就没有明确的城市行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脏、乱、差等现象反之,一个城市如果有明确的价值观,城市主体就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相应的行为规范,从而体现出相应的城市文化形象,并从中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气质与涵养。由此可见,城市价值观的选择,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不应忽视的问题。
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既要考虑历史的传统,同时又要立足于广州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便决定了它所要选择的价值观同岭南文化精神具有必然的联系。
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核主要由心理素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四个层面构成。
这种文化形态在心理素质的层面上,集中表现为外向外展,广泛包容,勇于竞争,热情开朗在知识结构的层面上,集中表现为推崇科学,注重技术,讲求效用,不作玄想在思维方式的层面上,集中表现为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灵活变通,尊重现实在价值观念的层面上,集中表现为坚实勤奋,谋求实利,友善交往,热爱生活。这一精神内核既体现在城市的民情风俗和行为方式中,又体现在城市公民的个体行为上既折射在城市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中,又物化为一定的城市环境和建筑样式。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城市及其人群的精神风貌、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水平,对城市公民的个体行为及城市历史的发展状况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事实上,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经过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和发展变异,已形成了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在广州城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决定了广州城市文化的外在形象。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广州城市文化形象植根于传统岭南文化而生成,而当今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亦不能游离于岭南文化之根。这不仅因为岭南文化从总体评价上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地域文化。而且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岭南文化的内涵已获得了更新与充实。由于人缘、地缘的关系以及政策上的优惠和倾斜,大量外资与外商的涌入,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建,大批外省优秀人才的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设备的引人,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的实践,已大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优良成分,从而为建设岭南新文化注人了活力。因此,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其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必须奠基于这种文化沃土之上,从中选择适合于广州未来发展需要的城市价值观,这才能培育出个性鲜明的城市气质,并且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品位。
二、方向定位建设开放、务实、创新、高雅的广州
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核作为广州城市形象的本质和基础,逻辑地蕴含着这样的结论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特征必然是这一精神内核各个层面的体现。因此,结合现代化的需要,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定位,也必然逻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广州应该是开放兼容的城市,是务实求真的城市,是改革创新中率引新潮的城市,是美丽高雅的城市,总之,以上四个基本特征,应该成为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发展方向.
开放兼容的城市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她只有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才会充满活力。广州历史上就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较高程度的开放性,这是广州区别于国内其它城市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也是广州必须保持和弘扬的文化形象之一高度开放、广泛兼容的含义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内外开放,在经济建设上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实行全方位招商引资在科研、教育、文艺、体育等方面是一座“合作化的城市”,高程度开展互利交流在城市行政管理上是一座“民主性的城市”,多形式、多渠道地提高市民参政议政的素质意识与能力在城市生活方式上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让不同的人群在广州有一种家园感在人才的引进上是座“包容性的城市”,使广州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量和胸怀。
务实求真的城市
求实效、务实利、重科学、兴教育,这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求实效、务实利既是岭南文化的传统特色,也是今日广州应当弘扬的价值取向。历史上的广州人求实效、务实利,曾经丰富了灿烂的岭南文化,今天,这种求真务实的品格仍在有力地推进着广州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求真务实应该成为广州的市民素质,成为广州的地域文化风范和社会活动的自觉行为。而要达到求真务实的物化成果,又必须重科学、兴教育。在高度重视技术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同时,也注重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的发展,才能使广州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全国也达到领先水平并具备强大的经济发展后劲。因此以科技兴市作为广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这正是广州在文化形象建设中“求真务实”最为重要的内涵及其本质体现。
引领新潮的城市
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潮流。二十年来广州一直处于中国改革的前沿地带,是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创新的实验区。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是得风气之先的特大城市,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方面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加之历史上变革求新的岭南文化传统,使广州具备了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正因为有了改革创新的传统、环境与动力,广州才能发挥更为广阔的城市文化辐射功能,形成较大范围的区位影响力,形成在改革创新中率引新潮的态势,在思想观念、经济改革的模式、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精神产品的推介、科技成果的发明应用、工业产品的开发、市场营销的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因此广州应该是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的“故乡”,是改革者和开拓者的精神家园,要让每一个来到广州的人都能深刻地领会到一种城市的激情和动感,一种充满活力与旺盛生命力的创造欲望。这是提高广州城市品位和增强其区域影响力的重要动力。
美丽高雅的城市
美丽高雅,是审美层面上的一种城市文化品格,是一种对非功利文化境界的追求,体现出关注人性、向往理性的城市价值观和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最高层次。这一文化形象作为广州城市发展方向定位,就是要求广州除了重视城市经济建设之外,还需要建设塑造其他非功利性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城市品格和城市气质。
要体现美丽高雅的城市文化形象必须将广州建成花园式生态城市,展现高雅的广州城市风貌。生态城市代表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即城市作为人工环境,它与自然环境之间应是处于一种完善的融洽与协调之中,是美学意义与生态意义的协调统一。环境污染控制要达到国家最高环保水准市区周围生态林业、生态农业规划建设良好市区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市民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等。广州应充分利用其山清水秀、四季绿叶长驻、鲜花不断的亚热带地理环境优势,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形式结合起来建设花园城市,使之无愧于历来就具有的“花城”的美称,同时还应建成散布于城市各处的文化娱乐场所和户外文化功能区域,营造整个城市高雅向上的文化氛围,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高雅舒适的人文环境。
总之,开放、务实、创新,高雅,应该成为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特征,这不仅是对岭南优秀文化的继承,也是广州迈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只有具备这些特征,广州的城市形象才会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气质。
三、对策建议以科学的审美意识指导城市文化形象建设
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在市政建设、环境规划、社会管理、人的素质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综合的论证和精细的、具体的策划,制定出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整体方案。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和对策原则上,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提高人的素质,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根本
人是城市的主体。作为城市核心主体的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发展者,又是城市文化形象的体现者。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首先取决于广州人的品味,广州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城市文化形象的品格。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市政文化、城市制度文化、城市环境文化等都是城市文化形象的表现形式,其中背后的决定因素就是人的素质。
首先,公务员的管理素质决定着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方向。有什么样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就会有什么样水平的城市文化形象,反过来说,公众可以从城市的功能形象、环境形象、市政形象、政府形象中看出城市行政的素质与水平。在目前的体制条件下,由于政府行为可以渗透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公务员素质及其决策水平对城市的管理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就更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次,城市市民的素质水平同样会影响整个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只有具备了文明素质的市民,才会有高尚的城市公共意识,才会有高水平的城市公共文化形象。现代化的广州应当具备的文明素质,对于文明市民来说,应该是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专业的特长和技能符合城市现代化规律要求的公共意识、全局意识勇于竞争乐于助人的品格,等等。其中,文化科学知识是文明素质的基础,思想品德修养是培养文明素质的重要条件。培养市民的文明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主要手段就是要提高广州市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增强审美意识,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指导思想
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实施,有两个层次的指导思想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实用的指导思想,即一切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行为主要是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和行政管理的实用原则作为施政指导,注重违章罚款、增加收人,节省成本,控制费用等等。
第二个层次就是文化的、人文审美的指导思想,即一切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行为主要是从城市文化的塑造、人文审美的角度出发。如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设计,不仅考虑建筑物的居住功能,而且考虑到城市建筑审美功能,使整个城市的建筑群体构成一种气势雄伟、赏心悦目的艺术美,这便是一种文化的、人文审美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主导原则,是一种现代城市管理必备的修养和意识.
广州要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就不能仅仅是一座经济城市,而必须是一座经济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都市,在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不仅要从经济的、实用的角度出发,而且更要从文化的、人文审美的角度出发,这一点对于高层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具备审美的意识,才会有美的规划,只有美的规划,才会使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行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确立人本原则,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核心问题
城市是都市人生活与工作的环境,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广州城市文化形象所要体现的气质与特征,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州要使不同人群体会到“家园感”,要使引进的人才体会到“归宿感”,要使外来客商体现到“安全感”,要使港澳人士体现到“同胞感”,这一切都离不开浓厚的“人情味”。政务管理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商务活动中“顾客就是上帝”的准则,人际交往中“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古训,工作过程中“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市井生活中“邻里守望,胜于远亲”的传统,无不是“人性善”的诊释。在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中,宣传以人为本,实践以人为本,贯穿以人为本的宗旨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居民小区要规划得适合于人的生存,办公场所要体现出方便人的探访。城市建筑要切合人的美感,商店广场要注重人的习惯,交通设施要致力人的安全。一切以人的需要为转移,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是人之为人的高尚的群体本性。城市文化形象要体现人性,这是城市文化形象的设计者们必须具备的胸怀、境界和思想意识。
制定建设规范,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基本要求
制定目标明确的建设规范,包含两重内容,即城市文化形象的指标体系和依法贯彻实施文化形象建设的管理规范。
在进行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搜集和研究国际上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岭南特色和现代化的需要,进一步增加城市建设的整体意识和精品意识。还要制定城市文化形象的科学指标体系,这既可较具体地反映城市文化形象的总体水平,又可以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落到实处。城市文化形象指标有各种模式,建议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式,其主要内容可包括环境指标、经济指标、人口指标、交通指标、城市规范化和生活质量指标等。城市文化形象结构模式,就是以上诸多要素的合理排列、组合及运作过程。只有规范和制定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才能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实施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
依法治市是现代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依法建设城市文化形象则是依法治市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用地方法规的形式保证已纳人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权威性,用法律的手段保证各项建设指标的实施与实现。要制定一整套完备的地方法规,诸如城市建筑物报建程序法规、城市规划程序法规,城市环境保护法规,城市公共秩序法规、城市管理程序法规,等等。城市文化形象建设方面的法规,不仅仅只是原则性的实体性法规,更重要的是,要有便于实施操作的程序性法规,并且这些法规体系还应与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总体设计及其各项指标要求相配套。只有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具有开放、务实、创新、高雅等鲜明特点的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
一、内涵定位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的一种气质和品位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的外观环境,公共设施、社会秩序、市民素质、生活方式、市井氛围等因素的总和,是这些可感知的客观因素作用于公众的主观意识而形成对城市总体文化内涵的认识与评价。
文化形象体系的构成可分类为城市环境文化形象、建筑文化形象、公共文化形象、市民文化形象、民俗文化形象、 制度文化形象等等。每一座城市皆因其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特殊性而形成差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形象。因此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城市外观形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一种折射,它体现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品位。即是说,城市文化形象不完全是独立存在的,它往往体现在城市的环境形象、市政形象、市民形象、政府形象之中,公众可以从城市的外观形象中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内涵,体会出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品位,从中感受到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因此说,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实质,就是培养城市的气质,提高城市的品位,它是城市整体形象的灵魂,并贯穿于城市整体形象建设的全过程。
城市文化形象所体现的城市气质和品位,往往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城市主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评价和选择方式,是决定城市行为的价值准则 一个城市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决定这个城市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什么样的城市行为,因而城市价值观是城市行为的根本动因。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也就没有明确的城市行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脏、乱、差等现象反之,一个城市如果有明确的价值观,城市主体就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相应的行为规范,从而体现出相应的城市文化形象,并从中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气质与涵养。由此可见,城市价值观的选择,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不应忽视的问题。
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既要考虑历史的传统,同时又要立足于广州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便决定了它所要选择的价值观同岭南文化精神具有必然的联系。
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核主要由心理素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四个层面构成。
这种文化形态在心理素质的层面上,集中表现为外向外展,广泛包容,勇于竞争,热情开朗在知识结构的层面上,集中表现为推崇科学,注重技术,讲求效用,不作玄想在思维方式的层面上,集中表现为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灵活变通,尊重现实在价值观念的层面上,集中表现为坚实勤奋,谋求实利,友善交往,热爱生活。这一精神内核既体现在城市的民情风俗和行为方式中,又体现在城市公民的个体行为上既折射在城市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中,又物化为一定的城市环境和建筑样式。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城市及其人群的精神风貌、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水平,对城市公民的个体行为及城市历史的发展状况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事实上,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经过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和发展变异,已形成了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在广州城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决定了广州城市文化的外在形象。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广州城市文化形象植根于传统岭南文化而生成,而当今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亦不能游离于岭南文化之根。这不仅因为岭南文化从总体评价上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地域文化。而且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岭南文化的内涵已获得了更新与充实。由于人缘、地缘的关系以及政策上的优惠和倾斜,大量外资与外商的涌入,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创建,大批外省优秀人才的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设备的引人,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的实践,已大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优良成分,从而为建设岭南新文化注人了活力。因此,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其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必须奠基于这种文化沃土之上,从中选择适合于广州未来发展需要的城市价值观,这才能培育出个性鲜明的城市气质,并且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品位。
二、方向定位建设开放、务实、创新、高雅的广州
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核作为广州城市形象的本质和基础,逻辑地蕴含着这样的结论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特征必然是这一精神内核各个层面的体现。因此,结合现代化的需要,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定位,也必然逻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广州应该是开放兼容的城市,是务实求真的城市,是改革创新中率引新潮的城市,是美丽高雅的城市,总之,以上四个基本特征,应该成为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发展方向.
开放兼容的城市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她只有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才会充满活力。广州历史上就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较高程度的开放性,这是广州区别于国内其它城市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也是广州必须保持和弘扬的文化形象之一高度开放、广泛兼容的含义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内外开放,在经济建设上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实行全方位招商引资在科研、教育、文艺、体育等方面是一座“合作化的城市”,高程度开展互利交流在城市行政管理上是一座“民主性的城市”,多形式、多渠道地提高市民参政议政的素质意识与能力在城市生活方式上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让不同的人群在广州有一种家园感在人才的引进上是座“包容性的城市”,使广州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量和胸怀。
务实求真的城市
求实效、务实利、重科学、兴教育,这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求实效、务实利既是岭南文化的传统特色,也是今日广州应当弘扬的价值取向。历史上的广州人求实效、务实利,曾经丰富了灿烂的岭南文化,今天,这种求真务实的品格仍在有力地推进着广州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求真务实应该成为广州的市民素质,成为广州的地域文化风范和社会活动的自觉行为。而要达到求真务实的物化成果,又必须重科学、兴教育。在高度重视技术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同时,也注重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的发展,才能使广州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全国也达到领先水平并具备强大的经济发展后劲。因此以科技兴市作为广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这正是广州在文化形象建设中“求真务实”最为重要的内涵及其本质体现。
引领新潮的城市
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潮流。二十年来广州一直处于中国改革的前沿地带,是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创新的实验区。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是得风气之先的特大城市,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方面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加之历史上变革求新的岭南文化传统,使广州具备了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正因为有了改革创新的传统、环境与动力,广州才能发挥更为广阔的城市文化辐射功能,形成较大范围的区位影响力,形成在改革创新中率引新潮的态势,在思想观念、经济改革的模式、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精神产品的推介、科技成果的发明应用、工业产品的开发、市场营销的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因此广州应该是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的“故乡”,是改革者和开拓者的精神家园,要让每一个来到广州的人都能深刻地领会到一种城市的激情和动感,一种充满活力与旺盛生命力的创造欲望。这是提高广州城市品位和增强其区域影响力的重要动力。
美丽高雅的城市
美丽高雅,是审美层面上的一种城市文化品格,是一种对非功利文化境界的追求,体现出关注人性、向往理性的城市价值观和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最高层次。这一文化形象作为广州城市发展方向定位,就是要求广州除了重视城市经济建设之外,还需要建设塑造其他非功利性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城市品格和城市气质。
要体现美丽高雅的城市文化形象必须将广州建成花园式生态城市,展现高雅的广州城市风貌。生态城市代表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即城市作为人工环境,它与自然环境之间应是处于一种完善的融洽与协调之中,是美学意义与生态意义的协调统一。环境污染控制要达到国家最高环保水准市区周围生态林业、生态农业规划建设良好市区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市民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等。广州应充分利用其山清水秀、四季绿叶长驻、鲜花不断的亚热带地理环境优势,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形式结合起来建设花园城市,使之无愧于历来就具有的“花城”的美称,同时还应建成散布于城市各处的文化娱乐场所和户外文化功能区域,营造整个城市高雅向上的文化氛围,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高雅舒适的人文环境。
总之,开放、务实、创新,高雅,应该成为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特征,这不仅是对岭南优秀文化的继承,也是广州迈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只有具备这些特征,广州的城市形象才会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气质。
三、对策建议以科学的审美意识指导城市文化形象建设
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在市政建设、环境规划、社会管理、人的素质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综合的论证和精细的、具体的策划,制定出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整体方案。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和对策原则上,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提高人的素质,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根本
人是城市的主体。作为城市核心主体的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发展者,又是城市文化形象的体现者。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首先取决于广州人的品味,广州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城市文化形象的品格。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市政文化、城市制度文化、城市环境文化等都是城市文化形象的表现形式,其中背后的决定因素就是人的素质。
首先,公务员的管理素质决定着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方向。有什么样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就会有什么样水平的城市文化形象,反过来说,公众可以从城市的功能形象、环境形象、市政形象、政府形象中看出城市行政的素质与水平。在目前的体制条件下,由于政府行为可以渗透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公务员素质及其决策水平对城市的管理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就更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次,城市市民的素质水平同样会影响整个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只有具备了文明素质的市民,才会有高尚的城市公共意识,才会有高水平的城市公共文化形象。现代化的广州应当具备的文明素质,对于文明市民来说,应该是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专业的特长和技能符合城市现代化规律要求的公共意识、全局意识勇于竞争乐于助人的品格,等等。其中,文化科学知识是文明素质的基础,思想品德修养是培养文明素质的重要条件。培养市民的文明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主要手段就是要提高广州市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增强审美意识,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指导思想
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实施,有两个层次的指导思想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实用的指导思想,即一切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行为主要是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和行政管理的实用原则作为施政指导,注重违章罚款、增加收人,节省成本,控制费用等等。
第二个层次就是文化的、人文审美的指导思想,即一切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行为主要是从城市文化的塑造、人文审美的角度出发。如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设计,不仅考虑建筑物的居住功能,而且考虑到城市建筑审美功能,使整个城市的建筑群体构成一种气势雄伟、赏心悦目的艺术美,这便是一种文化的、人文审美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主导原则,是一种现代城市管理必备的修养和意识.
广州要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就不能仅仅是一座经济城市,而必须是一座经济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都市,在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不仅要从经济的、实用的角度出发,而且更要从文化的、人文审美的角度出发,这一点对于高层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具备审美的意识,才会有美的规划,只有美的规划,才会使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行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确立人本原则,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核心问题
城市是都市人生活与工作的环境,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广州城市文化形象所要体现的气质与特征,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州要使不同人群体会到“家园感”,要使引进的人才体会到“归宿感”,要使外来客商体现到“安全感”,要使港澳人士体现到“同胞感”,这一切都离不开浓厚的“人情味”。政务管理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商务活动中“顾客就是上帝”的准则,人际交往中“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古训,工作过程中“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市井生活中“邻里守望,胜于远亲”的传统,无不是“人性善”的诊释。在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中,宣传以人为本,实践以人为本,贯穿以人为本的宗旨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居民小区要规划得适合于人的生存,办公场所要体现出方便人的探访。城市建筑要切合人的美感,商店广场要注重人的习惯,交通设施要致力人的安全。一切以人的需要为转移,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是人之为人的高尚的群体本性。城市文化形象要体现人性,这是城市文化形象的设计者们必须具备的胸怀、境界和思想意识。
制定建设规范,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基本要求
制定目标明确的建设规范,包含两重内容,即城市文化形象的指标体系和依法贯彻实施文化形象建设的管理规范。
在进行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搜集和研究国际上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岭南特色和现代化的需要,进一步增加城市建设的整体意识和精品意识。还要制定城市文化形象的科学指标体系,这既可较具体地反映城市文化形象的总体水平,又可以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落到实处。城市文化形象指标有各种模式,建议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式,其主要内容可包括环境指标、经济指标、人口指标、交通指标、城市规范化和生活质量指标等。城市文化形象结构模式,就是以上诸多要素的合理排列、组合及运作过程。只有规范和制定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才能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实施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
依法治市是现代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依法建设城市文化形象则是依法治市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用地方法规的形式保证已纳人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权威性,用法律的手段保证各项建设指标的实施与实现。要制定一整套完备的地方法规,诸如城市建筑物报建程序法规、城市规划程序法规,城市环境保护法规,城市公共秩序法规、城市管理程序法规,等等。城市文化形象建设方面的法规,不仅仅只是原则性的实体性法规,更重要的是,要有便于实施操作的程序性法规,并且这些法规体系还应与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总体设计及其各项指标要求相配套。只有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具有开放、务实、创新、高雅等鲜明特点的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
文献资料来源:1999年   出自《广州大学学报 综合版》1999年第1期
作者:张士勋 黄家泉 孙 云等
索取号: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