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
在越秀山南麓“百步梯”旁的半山坡上,建有“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一座。这里本是学海堂的文澜阁旧址。文澜阁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被英法联军炮火轰断一石柱,清同治元年(1862年)一场台风后全塌,后改建文昌祠。民国初年,军阀龙济光在此修建了一道跨街道和住宅的天桥,可从粤秀楼直达广东督军府(地在今中山纪念堂),并将整个越秀山划为禁区,派兵把守。后来桂系军阀赶走盘踞广州的龙济光后,也相沿此例。1920年孙中山赶走桂系军阀后,将粤秀楼辟做办公、起居之所,并下令拆毁周围的碉堡,开放观音山供市民游览。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偕夫人宋庆龄居住在粤秀楼。当年,孙中山早上7时自粤秀楼循天桥步行至总统府(地在今中山纪念堂)办公,中午12时回粤秀楼用午膳、休息,下午2时复至总统府办公,5时回粤秀楼,晚膳后,阅书两小时,工作、生活井井有条。粤秀楼从不戒备森严,只有由华侨组织的卫士队百余人驻守越秀山附近。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部兵变,孙中山和宋庆龄就是从这里脱险的。
陈炯明部兵变的前一天--1922年6月15日晨,孙中山命卫士张猛持手令到石井兵工厂领取4挺粤造奥地利式水龙机关枪,2挺粤造旱机关枪,500支七九步枪和5万发子弹,发给总统府卫士和警卫团。15日夜晚12时左右,参军林树巍、秘书林直勉、特务队长陈志云等人赶到粤秀楼,报告陈炯明部队要在夜间1时攻击总统府,劝孙中山赶快转移。起初孙中山不肯离开,认为要负平叛之责,愿与总统府共存亡。当时围困总统府的叛军有2万余人,形势十分危急。林树巍等痛陈利弊,孙中山才同意转移。孙中山多次劝夫人宋庆龄一同转移,宋庆龄认为孙中山责任重大,两人同行目标太大,易被叛军认出,坚决要求留下牵制叛军,孙中山只好在临行时命令卫士队长姚观顺坚守粤秀楼,并饬令警卫团长陈可钰保卫总统府,共同保护宋庆龄的安全。随后孙中山改扮成医生,身穿白夏布长衫,戴墨晶镜,携药箱,在林树巍等人的护卫下离开粤秀楼,穿街过巷来到天字码头,登上宝壁舰赴白鹅潭,后登永翔舰,17日转驻永丰舰。
孙中山离开粤秀楼半小时,即16日凌晨两时半,战斗打响了。叛军由四面攻来,机枪、步枪交作,还从小北城根发炮轰击。警卫团和卫士队在陈可钰、叶挺、姚观顺、马湘等率领下,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由于陈炯明部悬红20万银元重赏捉拿孙文,所以粤秀楼战斗尤为激烈。姚观顺的卫士队仅60多人,坚持到天亮。上午8时,宋庆龄在马湘、黄惠龙掩护下离开粤秀楼,经天桥避入总统府内。他们刚通过天桥,天桥便遭炮火击中而焚。
从上午8时至下午4时,总统府内炮火连天。下午5时,已是弹尽粮绝,总统府的电灯、电话、水源全部被叛军截断。宋庆龄等非作战人员被队伍夹在中间突围。突围队伍刚冲出总统府来到华宁里路口,叛军就围上来。在此紧要关头,侍卫副官黄惠龙向宋庆龄大喊:“夫人,丢手提包!”宋庆龄打开手提包向街上扔去,银钱和饰物散落一地,乘叛军上前争夺之机,马湘背着宋庆龄冲过马路进入华宁里走脱。宋庆龄于次日晨到达岭南大学,然后转赴黄埔与孙中山会合。
在叛军炮弹轰击下,总统府残毁,粤秀楼夷为废墟。孙中山逝世后,1930年6月16日中山纪念堂管理委员会在粤秀楼遗址建立“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纪念碑坐北向南,碑高约5.5米,碑脚2.28米,呈尖顶方柱状,台座宽6.2米、高0.76米,正面有5级台阶。碑为石米批荡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正面刻“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等字。198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这8个大字贴金翻新。背面高1米、宽0.6米的连州青石,刻有孙中山秘书林直勉所撰写的《抗逆卫士题名碑记》,记载当年61名卫士与陈炯明部叛军浴血奋战的经过。
孙陈决裂的根本原因,在于孙中山主张集权,要武力北伐,统一中国,而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以南北和平的手段来谋求统一。这个矛盾无法调和,导致多年好友决裂。事件中的主角陈炯明,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是以反对孙中山的乱臣贼子、军阀、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背叛者、炮轰总统府的刽子手的面目出现。不过,将近一百年过去了,随着史料的发现以及学术研究宽松,陈炯明对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他的自治理想与实验,他与孙中山的恩怨是非,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人们才发现,这是又一位被湮没的辛亥元勋。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的真相正在浮现。有研究表明,“炮轰观音山总统府”的军队,实际上虚开了三炮吓唬守军,而且事前通知了孙中山离开。根据当年香港中英文报纸和英美两国外交官的报导,反倒是后来海军以大炮向广州城内乱轰,炸死无辜百姓过百。后来,孙中山指挥地方军阀攻打广州,陈炯明避战而走。按照学者叶曙明新著《中国1927--谁主沉浮》中记载,广州百姓因军阀驻军,被盘剥重税,并因罢市抗议被火烧商埠,大批商人被屠杀。驱逐陈炯明后的广州,竟然百姓哀号,历史的真相往往令人唏嘘。1925年,孙中山逝世的时候,陈炯明曾撰一副挽联:“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在知己相惜的情怀之下,倾诉英雄心中不平事。可以看出,在这两位大人物之间,曾发生了很多故事。

文献资料来源:2014年1月   摘自《水韵山情》

作者:林干著

索取号:K296.51/158-2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