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聚花市

    广州称“花城”,自然有“花市”,能历久常新其文化底蕴功不可没,其中包含诸多传说与轶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读书人,住在当今惠福西路进士里附近。刻苦攻读,可谓闻鸡起舞,秉烛夜读,但往往事与愿违,几番乡试不中,与功名无缘。这天一早,他如常到不远处的《五仙观》门前早读,偶遇一道长,谓之:汝可到《城隍庙》前花市买“吊钟花”一株,插于自家厅堂,若是不中,可连续三年,并以鲜花围绕之。

  临近春节,秀才沐浴更衣,依照道长吩咐到“花市”采购、安放。果然,是年秋天乡试,高中举人,依嘱继续,次年赴京考试,金榜题名为一甲进士,衣锦还乡。此事不胫而走,街巷奔走相告。自此,开铺做生意的去买盘金桔;家有待嫁女儿或想娶“新抱”的人家买回桃花;有读书郎的当然如前捧回一株吊钟;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图的是“意头”,行的是欢乐。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凡祈福纳喜的花木,他们只会去花市买。

  读书人感恩,复回《五仙观》寻觅道长,被告知已云游仙去,留下偈四句:稻穗润羊城,福佑存花市,岁末纳枝头,开春家有福。

  羊城人方知城中的福气聚之于花市。

  后来,花市更成为万千男女“相睇”的好去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到傍晚,大家早早吃过晚饭,打扮得整整齐齐,红男绿女、表哥表妹一大帮同龄人共逛花市,好不热闹。

文献来源:2016-02-03   羊城晚报-B4

作者:杨江华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