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得 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


作者:姚瑶

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花落广州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昨日,广州市越秀区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园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为“1+1”园区模式,即:以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起步区为主体片区, 面积约3.2平方公里;以黄花岗科技园为文化创意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未来三年创建期内,将重点抓好“五个十”工程,涉及壮大十大产业平台、推进十大龙头企业、十大文化项目、办好十大品牌活动、开展“十大方面探索”,将4.2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园,打造成创造文化、引领文化、享受文化的广州古城中轴文化会客厅!
  
文 / 姚瑶

  园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

  2016年,在广东省文化厅、广州市政府的指导和广州市文广新局的支持下,越秀区以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为载体申报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旨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引领示范。2017年10月10日《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的通知》(文产函〔2017〕1029号)正式公布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得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

  园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为“1+1”园区模式,即:以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起步区为主体片区, 面积约3.2平方公里;以黄花岗科技园为文化创意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根据《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总体规划》,园区围绕北京路千年古城中轴,以“文化+”为主线,以融合为路径,着力打造 “区域开放、功能综合”的文化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文化创意区、文化旅游区、文化商贸区、文化金融区”等四个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一轴四区”产业空间布局。

  构筑“十大产业平台”

  按照国家文化部的创建要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古城中轴文化客厅、引领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广东第一、国内领先、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紧紧围绕创建目标,通过优载体、建平台、抓项目、强企业、塑品牌、谋创新,推动园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三年创建期内,将重点抓好“五个十”:首先是提升“十大产业平台”。采取优化载体、“靶向”招商、强化服务等措施,推进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广东地理科技与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园、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创意大道、花果山VR互联网影视基地、广州民间金融街等“十大产业平台”的扩容提质,以重大产业平台引领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壮大“十大龙头企业”

  越秀区将壮大“十大龙头企业”。加大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动广东原创动力(创作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全球著名动漫品牌)、广州漫友文化(创办中国动漫金龙奖)、奥飞文化(中国动漫第一股)、广州艺洲人、广东咏声动漫(打造国内动漫品牌《猪猪侠》)、广东省广告股份(中国广告第一股)、南方出版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等“十大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引领广州和全国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越秀区将推进“十大文化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加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挖掘文物文化内涵,推进广州传统中轴线、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遗(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光孝寺、怀圣寺与光塔、清真先贤古墓)、省非遗中心暨大小马站书院群、南粤先贤馆、老字号一条街(二期)、惠福美食花街(二期)、文德路文化一条街、广州越秀展览中心、以及高第街、昌兴街等“十大文化项目”,保护历史文化,拓展发展载体。

  打造广州古城中轴文化会客厅

  越秀区将办好“十大品牌活动”,把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广州国际文博版交会、中国流花国际服装节、迎春花市、广府庙会、广州美食节、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二沙岛户外音乐季、广州爵士音乐节等“十大品牌活动”办得更加精彩、更具影响力,促进文化消费,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开展“十大方面探索”。探索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活化”的新模式;探索品牌文化活动战略合作的新模式;探索文化民生工程社会拓展的新模式;探索中心城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新思路;探索文化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效统一”新模式;探索“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新业态;探索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新机制;探索孵化文创小微企业新举措;探索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新办法;探索打造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新高地。通过十大探索创新,为广州乃至全国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越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越秀区将举确保三年内实现创建目标,将4.2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园,打造成创造文化、引领文化、享受文化的广州古城中轴文化会客厅!

  构筑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区

  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轴线,擦亮“千年古城、美在花城、食在广州”的城市名片,提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越秀区按照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充分挖掘利用区内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以北至镇海楼,东至东濠涌,南至沿江路、西至人民路为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

  广州传统中轴线,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提升后,无论从街区环境、人文景观、配套设施等硬件及宣传推广、文化挖掘、城市管理等软件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18年,在现有基础上,越秀区将继续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轴线为目标,以前期实施效果为导向,按照先易后难、远近结合、分片实施的原则,以大小马站书院街、高第街、昌兴街、起义路和北京路南段提升等具体项目为抓手,通过微改造、微更新、微循环的方式,建新如旧、有机更新,进一步凸显岭南建筑特色以及花街、美食等特色主题。

  打造“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

  今年9月,经过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组织的实地考察中,北京路文化旅游区顺利通过了在文化遗产、环境设施、交通组织、管理安全、住宿餐饮、旅游产品、宣传推广等方面严格、科学的评估,成为全省首个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这也是继四川成都市、安徽黄山市之后,全国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区域。

  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组织(The World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Destination,简称 CED)成立于2006年12月,是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下属的关联组织,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SMED是由CED研制并且实施的评估系统,旨在鼓励旅游目的地提高自身水平和强调可持续旅游,保持或是提高一个地区的地域特征及其环境、文化、美学、遗产和其居民的福利安康。目前,全球共有17个区域通过SMED评估获得世界优秀旅游目称号。

  打造“广府古城游”

  “广州古城游”是越秀区结合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将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打造的旅游营销品牌,也是全球《财富》论坛配偶团在广州期间参加的文化活动之一。

  “广州古城游”是越秀旅游的一次创意尝试,以打造“广州古城游”体验馆和导赏团为主要抓手,体验馆是对越秀全域旅游的创新宣传,共设置了十三条特色鲜明的展线,将越秀区域内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生动展现,每一条都是最精彩的旅游线路缩影,组织了“广州古城游”导赏团,带领游客玩转越秀全域古城游,体验“广式生活”。

  提升北京路、教育路、西湖路、惠福路“两纵两横”景观

  通过对北京路文化旅游区重点道路进行周边建筑立面整饰,道路交通功能优化及景观环境提升改造,重现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的历史风貌。包括对北京北路历史居民骑楼外立面进行原色调翻新改造,灯光更换,外立面招牌提升;对北京北路、财厅前广场、铜壶滴漏广场、联合书店广场、惠福路广场及步行街两侧进行石材更换铺设;对街区范围内的机动车道、慢行道、停车设施及人行道等进行提升改造;以及对开敞空间节点、公共设施带、植物绿化等进行提升改造。

  提升铜壶滴漏景观

  在原有铜壶滴漏街心雕塑的基础上,提取拱北楼双门造型和铜壶滴漏、十二生肖等计时元素重新设计,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模拟实现铜壶滴漏计时、报时等功能,建成为体现中国传统及时文化的人文景观,打造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景区的新亮点。

  升级清代广州十八城门图展陈

  依据《清代广州城坊图》等历史地图资料,在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前重新设计铸造、布展3米*3.3米的《清代广州城坊示意图》模型,突出广州古城十八城门、水运河网、标志性建筑等要素,创新标注广州古城考古重大发现和近现代重要史迹,便于游客市民了解广州历史文化,参观拍照留念。

  硬件提升凸显景观特色

  在优化提升景区设施方面,着重改造提升景区旅游标识、城市家具、人文景观,建设景区智慧导览桩以及无线WIFI,推出全域旅游语音导览系统,使游客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获得双语语音讲解。此外,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北京路(黄金大厦南侧)打造集文创、科技、新潮流、旅游消费于一体的“北京路数字创意体验中心”,塑造国际潮流时尚地标,12月11日开始试运行。(专稿)

   

文献资料来源:2017-12-13   广州日报-A8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