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表演有非遗有美食快来解锁广府记忆


作者:张玉琴

昨日,2025广府庙会开幕。忠佑广场开幕展演,广东醒狮、羊城使者、五仙献穗、粤剧等文艺演出轮番登场,给民众带来一场“最广府”的文化盛宴;梅花村街“杨箕北帝信俗”非遗活动上,十八个巡游方阵演绎“古韵新风共欢腾”的祠堂文化大戏。

开幕展演好戏连台彰显广府文化底蕴

据了解,2025广府庙会将持续7天,呈献文艺展演、国潮非遗、美食庙会、祠堂庙会、校园庙会、小巷庙会、幸福庙会、喜阅庙会、游轮庙会、云上庙会等10大板块丰富内容,城隍庙忠佑广场更有一系列独具魅力的“时光之旅”主题日游戏活动,邀请市民群众一同找寻广府记忆。

开幕展演上,望川打击乐团的《擂鼓迎春》以鼓声敲响新春的序曲,也拉开广府庙会的帷幕。情景表演《福降羊城》从宋代《太平广记》中汲取灵感,呈现了广府文化特色符号——羊城使者。《太平广记》中引用唐代裴铏的《崔炜》,讲述一个主人翁梦遇仙人骑白羊,持笔和青卷,降落人间,梦醒后发现仙人化身为广州的城隍,惩恶扬善、护国安邦的传说故事。舞台上,广府文化推广大使张弛扮演羊城使者,以粤语诵读带领观众共赏元宵佳会,见识广府盛景。

恰逢蛇年,新编粤剧《白蛇传·情》作为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刚刚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的粤剧演员谭清怡在小品《借伞》中,演绎了经典选段“趁好天时”,为全国观众展现了粤剧的独特魅力,让“白娘子”的形象深入人心。本次开幕展演特别邀请谭清怡和苏临轩再度上演粤剧《白蛇传·情》,为观众呈现一段浪漫的“蛇年奇缘”。粤剧行当展示《五仙赐福》是每年庙会的经典传承节目,五仙将象征丰收、吉祥的稻穗献给在场观众,寓意“五谷丰登,穗满人间”。

此外,还有学生带来的啦啦操《活力湾区》,散发青春激情与活力,掀起“全运年”的体育运动热潮。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队带来的花环龙表演《祥龙献瑞》吸引了众多目光。据了解,花环龙已经有两百余年历史,是大埔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一青一红两条龙及两颗龙珠组成,在继承中原古汉族龙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民间舞蹈、古典戏剧舞蹈“刚中带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两条龙围绕龙珠展开激烈争夺,通过彩带的飘扬和龙身的舞动,展现出龙的灵动与活力,营造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

民俗巡游“墟撼”来袭 吸引万人参与

主会场开幕展演精彩不断,梅花村街分会场祠堂庙会同样热闹非凡。杨箕村以一场盛大非遗民俗活动,为元宵节披上浓厚的文化盛装。本次活动以“幸福杨箕·非遗拾光”为主题,分为民俗巡游、曲艺表演、龙狮汇演三大篇章,吸引千余名村民与上万市民游客共襄盛举,一齐欢庆元宵佳节。

巡游汇聚了十八路方阵,千余名村民全情投入,从白发苍苍的老艺人到稚嫩可爱的幼儿园萌娃,全年龄段携手并进。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沿途锣鼓喧天,场面墟撼。三大快闪点表演更是点燃了现场热情,十八大方阵各展风采。八音锣鼓老艺人奏响了千年古韵,少儿武术队英姿飒爽,北帝銮驾护卫队庄严威武,学龄孩童手提鱼灯,点亮了纯真的梦想。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龙狮传承方阵”,50名少年以坚定的步伐舞动非遗龙狮,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而“好家风方阵”中,祖孙三代身着汉服,展现了孝亲睦邻的文明新风,成为了镜头下的焦点。杨箕村民及宗亲从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归来,亦有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新杨箕人”参与其中,让非遗融入日常,成为承载杨箕社区情感的精神纽带。

   

文献资料来源:2025-02-13   信息时报-A04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