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是近代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在越秀区这块土地上,产生了广州人永远引以自豪的全国最早的公立美术学校,那就是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这所学校不仅开启了广东美术教育的先河,而且聚集和培养了许多美术精英人才。他们不仅在岭南画坛,而且在全国美术界甚至世界范围内都是有影响的艺术家,教师有胡根天、冯钢百等,学生有赖少其、吴子复、赵世铭、李桦、伍千里、黄笃维、刘仑、唐英伟、何白涛、陈烟桥、梁锡鸿、赵兽、陈语山、周公理、司徒奇、潘峭凤、陈培略、张湛之、甘恒、谭弼等著名艺术家。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旧址在今人民公园东北角。1921年上半年,广东西洋画仍然是一片空白,中小学还没有合格的美术师资。虽然当时广州已有几个美术社团,但只是收徒教授国粹画和折衷派画。而那些以商业为目的,使用放大尺描绘、临摹,擦炭粉相片和风景者却成行成市,还自以为这就是西洋画。这一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教育哲学专业毕业的许崇清出任广州市首任教育局局长,他诚恳邀请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毕业归来在南京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好友胡根天来广州。这年8月,两人在解放北路西华二巷又名劳园的许崇清府上(今解放北路附近)见面,共商办一所正规的美术学校,以改变广东美术落后面貌等事宜。两个月后,许崇清向胡根天透露,广州有一所市民大学办了3个月,不打算办下去了,还剩5000元经费,可以向市政府申请作为美术学校的开办经费。这年11月1日,胡根天和陈丘山等人创办的广东第一个研究西画的美术社团——赤社美术研究会成立,在北京路广州市立师范学校举办赤社第一次西洋画展览会,12月底,广东省第一次全省美展又在文德路广东图书馆举办。这两次不同寻常的画展,在广东西画艺术启蒙、普及和发展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反响很大,立志学习美术的青年人也逐渐增多了。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922年,胡根天和早期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冯钢百接受了市教育局的委托,负责市立美术学校的筹办工作。校舍选在当时的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东北角腾出的一块空地,请当时有名气的搭棚商店陈祥记先搭起一座临时校舍。学校招牌,是胡根天请当时对书法和美术很有研究的广东省省长廖仲恺直接打模书写在一块稍刨过的原木板上。“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几个字写得较大,并用小字附上“临时校舍”几个字。胡根天请友人陈抱一从日本代购石膏像一批。有全身、半身、头部等十多个,均为仿古罗马和古希腊大理石像的复制品,还有眼、耳、口、鼻、手、脚等局部石膏模型,这些都是当时乃至现在世界各国艺术院校素描教学必备的教具。1922年4月26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成立了。校长由市教育局局长许崇清兼任;教务主任胡根天,实际上行使校长职责,并兼绘画和美术史教师;总务主任冯钢百,兼绘画教师;陈丘山任绘画教师;梁銮任图案教师,还有国文、法文、音乐、体育等科教师和两个职员、一个工友。
学校成立初期条件简陋,教师们认为在广州的美术教育中,应先蒙启西洋艺术,因而先开设西画系,公开招生80人,其中女生12人,学制为4年。设置的课程有绘画和理论两大部分。胡根天等作为学校的创办者,确定的学制、设置的课程及教学进度等都尽可能向当时国外艺术院校看齐。1923年市美招收西画系第二届新生,校舍不够,就在原来基础上,又加盖了3间,用作教室、图书馆和休息室。学校草创时期,西洋画在国内还没有受到广泛理解,特别是一些技法上与传统国画相比有很大区别。国人对西洋画的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为此发生过一些很有意思的趣事。据当时的有关学生回忆:1925年,三年级学生要开设人体写生课程,寻找女人体模特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在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我国,光天化日当众脱光衣服要被视为“伤风败俗”的事情。当时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刘海粟校长曾为寻找教学模特吃过不少苦头,所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老师也显得特别谨慎,但西洋画特别是油画不能没有模特,于是作为创办者的胡根天等人不得不知难而上,排除众议,终于在学校西北邻的公园花木工人宿舍里,找到一个失夫、失业、生活又无着的少妇,愿意做裸体模特。解决了这个最棘手的女裸体模特之后,其他人体模特就不成问题了。但后来却又遭警察局的干涉,经过胡根天等人详细解释,指出这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世界各国美术院校学生必修的课程,警察局才默许了。1926年许崇清调任省教育厅厅长,同时辞去市美校长职务,市教育局委任胡根天为校长。西洋画教学取得初步成功后,1927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和普及西洋艺术,胡根天认为要使美术教育均衡发展,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同样要受到重视,尽可能使学生能采中西技法之长。他以校长身份着手建立中国画系和艺术师范科。中国画系除了设置素描写生等绘画基础课程外,亦要学习现代美术的公共课程,还授以书法、诗词、画论、题跋、金石、篆刻等科目,目的是培养有写生基础、视野开阔的国画家。艺术师范科的设立,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开设图画、手工、音乐、体育、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由于开设这两个科系,学生人数大增,已超过200人,原来的校舍已经不够用。胡根天等通过向有关部门反映、请求和磋商,经过省政府的批准,又同三元宫住持协商,最后在三元宫东边和北边荒置的十多间神庵,经两个多月改建修葺,建成市美术学校新校舍。胡根天深受蔡元培教育独立、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等办学思想影响,广招美术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之中,在原有冯钢百、陈丘山、梁銮等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又增聘何三峰、陈士洁、谭华牧、关良、赵雅亭等一批受过欧美日高等美术学校教育的画家。这批古典写实派、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等不同流派的艺术家,给市美带来多元的艺术生气,为市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胡根天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较深,一门心思用在学校发展方面,这与当时广州国民革命的政治形势不相适应。国民党政府为了吸引优秀知识分子加入国民党,曾动员胡根天入党,但是胡根天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介入政治斗争,这样才能保有一颗纯洁的育人之心。1928年,胡根天踌躇满志,一门心思要办好新设立的中国画系和艺术师范科之时,由于先前以“教育独立”为由没有加入国民党招致市党部对他大为不满。为此,专门为市立美术学校加派了温姓训育主任和李姓的三民主义教员,这大大影响了胡根天办学的积极性。接着,有高官背景的司徒槐通过上层关系,取代了胡根天之位。后来随着广州政治局势的变化,市立美术学校的校长又换了好几任。
1922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由市教育局于中央公园(当时也称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附近创办,1925年迁至越秀山麓三元宫旁,设
西洋画科、中国画科、图案画科、艺术师范科。1931年迁至惠爱西路,1938年因抗日战争停办。从1922到1938年,历时17年,这是全国第一所公立性质的美术学校。“市美”为广东培育出了不少优秀的画家,它在近代广东美术界有“岭南艺术家的摇篮”之称。
在数十年后,胡根天曾写一首诗悼念当时一同创办美术学校的冯钢百:
六四年前事未忘,归来艺圃共开荒。
几度沧桑人垂志,放下锄头别再忘。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旧址在今人民公园东北角。1921年上半年,广东西洋画仍然是一片空白,中小学还没有合格的美术师资。虽然当时广州已有几个美术社团,但只是收徒教授国粹画和折衷派画。而那些以商业为目的,使用放大尺描绘、临摹,擦炭粉相片和风景者却成行成市,还自以为这就是西洋画。这一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教育哲学专业毕业的许崇清出任广州市首任教育局局长,他诚恳邀请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毕业归来在南京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好友胡根天来广州。这年8月,两人在解放北路西华二巷又名劳园的许崇清府上(今解放北路附近)见面,共商办一所正规的美术学校,以改变广东美术落后面貌等事宜。两个月后,许崇清向胡根天透露,广州有一所市民大学办了3个月,不打算办下去了,还剩5000元经费,可以向市政府申请作为美术学校的开办经费。这年11月1日,胡根天和陈丘山等人创办的广东第一个研究西画的美术社团——赤社美术研究会成立,在北京路广州市立师范学校举办赤社第一次西洋画展览会,12月底,广东省第一次全省美展又在文德路广东图书馆举办。这两次不同寻常的画展,在广东西画艺术启蒙、普及和发展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反响很大,立志学习美术的青年人也逐渐增多了。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922年,胡根天和早期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冯钢百接受了市教育局的委托,负责市立美术学校的筹办工作。校舍选在当时的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东北角腾出的一块空地,请当时有名气的搭棚商店陈祥记先搭起一座临时校舍。学校招牌,是胡根天请当时对书法和美术很有研究的广东省省长廖仲恺直接打模书写在一块稍刨过的原木板上。“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几个字写得较大,并用小字附上“临时校舍”几个字。胡根天请友人陈抱一从日本代购石膏像一批。有全身、半身、头部等十多个,均为仿古罗马和古希腊大理石像的复制品,还有眼、耳、口、鼻、手、脚等局部石膏模型,这些都是当时乃至现在世界各国艺术院校素描教学必备的教具。1922年4月26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成立了。校长由市教育局局长许崇清兼任;教务主任胡根天,实际上行使校长职责,并兼绘画和美术史教师;总务主任冯钢百,兼绘画教师;陈丘山任绘画教师;梁銮任图案教师,还有国文、法文、音乐、体育等科教师和两个职员、一个工友。
学校成立初期条件简陋,教师们认为在广州的美术教育中,应先蒙启西洋艺术,因而先开设西画系,公开招生80人,其中女生12人,学制为4年。设置的课程有绘画和理论两大部分。胡根天等作为学校的创办者,确定的学制、设置的课程及教学进度等都尽可能向当时国外艺术院校看齐。1923年市美招收西画系第二届新生,校舍不够,就在原来基础上,又加盖了3间,用作教室、图书馆和休息室。学校草创时期,西洋画在国内还没有受到广泛理解,特别是一些技法上与传统国画相比有很大区别。国人对西洋画的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为此发生过一些很有意思的趣事。据当时的有关学生回忆:1925年,三年级学生要开设人体写生课程,寻找女人体模特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在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我国,光天化日当众脱光衣服要被视为“伤风败俗”的事情。当时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刘海粟校长曾为寻找教学模特吃过不少苦头,所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老师也显得特别谨慎,但西洋画特别是油画不能没有模特,于是作为创办者的胡根天等人不得不知难而上,排除众议,终于在学校西北邻的公园花木工人宿舍里,找到一个失夫、失业、生活又无着的少妇,愿意做裸体模特。解决了这个最棘手的女裸体模特之后,其他人体模特就不成问题了。但后来却又遭警察局的干涉,经过胡根天等人详细解释,指出这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世界各国美术院校学生必修的课程,警察局才默许了。1926年许崇清调任省教育厅厅长,同时辞去市美校长职务,市教育局委任胡根天为校长。西洋画教学取得初步成功后,1927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和普及西洋艺术,胡根天认为要使美术教育均衡发展,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同样要受到重视,尽可能使学生能采中西技法之长。他以校长身份着手建立中国画系和艺术师范科。中国画系除了设置素描写生等绘画基础课程外,亦要学习现代美术的公共课程,还授以书法、诗词、画论、题跋、金石、篆刻等科目,目的是培养有写生基础、视野开阔的国画家。艺术师范科的设立,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开设图画、手工、音乐、体育、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由于开设这两个科系,学生人数大增,已超过200人,原来的校舍已经不够用。胡根天等通过向有关部门反映、请求和磋商,经过省政府的批准,又同三元宫住持协商,最后在三元宫东边和北边荒置的十多间神庵,经两个多月改建修葺,建成市美术学校新校舍。胡根天深受蔡元培教育独立、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等办学思想影响,广招美术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之中,在原有冯钢百、陈丘山、梁銮等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又增聘何三峰、陈士洁、谭华牧、关良、赵雅亭等一批受过欧美日高等美术学校教育的画家。这批古典写实派、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等不同流派的艺术家,给市美带来多元的艺术生气,为市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胡根天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较深,一门心思用在学校发展方面,这与当时广州国民革命的政治形势不相适应。国民党政府为了吸引优秀知识分子加入国民党,曾动员胡根天入党,但是胡根天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介入政治斗争,这样才能保有一颗纯洁的育人之心。1928年,胡根天踌躇满志,一门心思要办好新设立的中国画系和艺术师范科之时,由于先前以“教育独立”为由没有加入国民党招致市党部对他大为不满。为此,专门为市立美术学校加派了温姓训育主任和李姓的三民主义教员,这大大影响了胡根天办学的积极性。接着,有高官背景的司徒槐通过上层关系,取代了胡根天之位。后来随着广州政治局势的变化,市立美术学校的校长又换了好几任。
1922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由市教育局于中央公园(当时也称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附近创办,1925年迁至越秀山麓三元宫旁,设
西洋画科、中国画科、图案画科、艺术师范科。1931年迁至惠爱西路,1938年因抗日战争停办。从1922到1938年,历时17年,这是全国第一所公立性质的美术学校。“市美”为广东培育出了不少优秀的画家,它在近代广东美术界有“岭南艺术家的摇篮”之称。
在数十年后,胡根天曾写一首诗悼念当时一同创办美术学校的冯钢百:
六四年前事未忘,归来艺圃共开荒。
几度沧桑人垂志,放下锄头别再忘。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1月   摘自《越秀名校春秋》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编
索取号:G527.651/8/17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