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找工要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如何辨清克隆网站的真面目,防止“网络钓鱼”诈骗?昨天上午,广州越秀警方在新浪微博与网民交流,并支招如何防范不断升级的各类诈骗犯罪手段。
近期,克隆银行官方网站、发送短信骗取网银用户资金的诈骗活动再次猖獗。中国互联网信息举报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春节以来,与中国某银行相关的诈骗网站举报数量明显增加,克隆网站多达70多个。
越秀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陈志佳昨日在微博上与网友交流时再次提醒,这种犯罪手法一般是通过短信假冒银行发布欺诈短信通知,以“银行系统升级”或“E口令过期需进行信息维护”为由,诱骗客户登录假冒网上银行,盗取客户网银用户名、密码及动态口令,从而诈骗钱财。
陈志佳提醒网友们,不要按照短信提供的网址操作,操作前务必查询各银行的官方网址,再登录办理网上银行相关业务,以免落入不法分子设置的钓鱼网站造成财产损失。不要轻信以手机短信方式或通过邮件、电话发布的网上银行信息,如发现此类假冒银行的不法行为,请立即拨打110报警或致电相关银行客户服务热线进行咨询、核实。
提醒
节后找工谨防四类诈骗
警方详细介绍了节后招工主要存在的四类诈骗手法:
第一类是“流窜”式招工诈骗: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待应聘者等不到上岗通知找上门来时,对方早已是人去楼空。
第二类是“唱双簧”式招工诈骗:少数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后,再编造种种理由拒绝应聘者上岗或中途辞退。
第三类是“捉迷藏”式招工诈骗: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根本不兑现承诺,而是寻找各种借口敷衍。
第四类是网络或短信招工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短信发布虚假招工信息,诱骗打工者应聘,通过电话联系、汇款等方式诈骗钱财。
文献来源:2011-02-19   南方日报-D4
作者:洪奕宜 陈立雄 施桂鸿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