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大幕开 红巾长眠红花岗

    信息时报讯(记者 王晓丹)一个世纪以前,这只是广州城东一片荒凉的郊野;91年前,这是5700多名革命英烈舍生取义、开遍红花的山岗;直到今天,这里仍被人们年复一年地瞻仰、纪念,从没有忘记,这就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为纪念广州起义牺牲烈士兴建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是为纪念1927年12月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兴建的纪念性公园,于195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了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和屠杀,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等同志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包括崔镛健在内的150多名朝鲜同志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起义人员颈上或臂上束红领巾、红布作为标志。广州起义后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最终失败,有57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广州起义是创建人民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造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羊城八景“红陵旭日”坐落此地

    为了让人们缅怀广州起义的丰功伟绩,1954年,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当年烈士牺牲的红花岗修建陵园。建成后的陵园规模宏大,环境幽雅。正门两侧是红色琉璃瓦顶的白花岗石座,镶嵌着汉白玉石上周恩来同志的亲笔题字“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陵墓大道宽30米,墓道两旁苍松翠柏,花坛中红花吐艳。墓道尽头是1987年为纪念广州起义60周年而兴建的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造型是三块巨石间伸出起义者的坚强手臂,紧握钢枪,枪尖直指天空。纪念碑基座四周还塑有起义激战场景浮雕。
  
    沿着墓道拾级而上,到达陵园地势最高点,为广州公社烈士墓,墓高10米,直径48米。封土上覆盖绿草,由护墙保护,墙体正面是朱德同志的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花岗石的墓墙和栏杆顶上驻有40只石狮守灵。清晨,红日从陵墓东方冉冉升起时,霞光万道,绿树芳草闪耀着金色的朝晖,就是著名的羊城八景之“红陵旭日”。

    1962年7月,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被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逢节假日,尤其在清明前后,到这里举行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青少年络绎不绝,年年如是。

    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6:00~22:00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

文献来源:2018-07-20   信息时报-A12

作者:王晓丹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