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纪念馆 成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

    信息时报讯(记者 郭仲然 通讯员 陈何毅)位于广州起义路200号之一的广州起义纪念馆,是原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广州起义中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在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广州起义纪念馆继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旧址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之后,成为全市第四个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为这个红色景点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以事件为名的马路和纪念馆
  
    不少市民和游客都可能听说过,在公园前地铁站附近有一条以事件起名的“广州起义路”,路上一处名叫“广州起义纪念馆”的院子内,三栋黄色矮层民国洋房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见证了1927年中共广东省委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事件。
  
    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内的三幢砖木结构楼房内,大门内正面楼房是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广州苏维埃领导人张太雷、黄平、叶挺、叶剑英、周文雍等人的办公室。北面一幢二层楼房曾是聂荣臻等人的作战指挥室。南面一幢三层楼房,曾作为警卫连连部和军械、物资仓库。而最重要的是当年广州起义的标识物红布带,目前正保存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内。
  
    跌宕起伏的红色风暴
  
    说起当年广州起义的过程,可谓跌宕起伏。1927年,国共合作领导的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为了挽救党,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由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领导,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广州起义前,起义总指挥部决定,凡是参加起义的人员,需一律佩戴红布带,以便识别。
  
    原定1927年12月12日进行的起义,由于计划被提前泄露,起义被迫提前一天进行。因为起义时间提前了,佩戴用的红布带准备不足,很多军民买白布回来染红挂在脖子上作为标记。再加上起义期间,广州遇上阴雨天气,红布带遇水褪色,因此很多起义军民在脖颈和手腕上都留有红印。
  
    起义的枪声响起后,广州起义军占领公安局,并宣布苏维埃政府成立,这也是当时第一个在城市宣布成立的苏维埃政府。然而广州起义震惊了中外反动派,面对国民党广东当局和帝国主义的联合围攻,起义军民并肩作战,红花岗、黄沙车站、天字码头、观音山(现越秀山)等处战事惨烈。因势单力薄,起义军伤亡惨重,起义最终失败,张太雷阵亡,叶挺和叶剑英化装逃往香港。
  
    浸满起义军民鲜血的红布带
  
    在后来的6天里,广州城陷入白色恐怖,国民党对全城进行清洗。57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红布带是起义中最光荣的标志,却在起义失败后成了被屠杀的“证据”。
  
    那么,纪念馆的这条红布带又是如何保存至今的呢?起义失败后,工人赤卫队第一联队第一大队中队队长杨馨坤在撤退时,在会场撕下了几条标语,抓了一把红布带,藏进口袋里,带到了家乡英德宿山,装进一个盛骨灰的陶埕里,用瓦盆覆盖,秘密埋在山岗里。1959年,其亲人将密封好的红布带挖出来献给国家。虽然广州苏维埃政府仅仅存在了3天,但能在血雨腥风后保存这段历史的,除了纪念馆里面这座见证当年事件的建筑外,红布带也是另一极有历史价值的见证。
  
    广州起义纪念馆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起义路200号之一
  
    开放时间:周一闭馆,周二到周日9点到17点30分(17点停止入场)
  
    交通指引
  
    公交:乘坐27路、102路、191路、215路等到中山五路站
  
    地铁: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J出口

文献来源:2018-07-11   信息时报-A05

作者:郭仲然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