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禅宗与岭南文化
佛教在岭南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末期,印度佛教就通过海路由爪哇、越南等地传入广州,继而逐渐在岭南广大地区传播开来,但是佛教在岭南的昌盛,以及岭南佛教在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则是在唐代惠能创立了顿悟禅宗之后的事情。顿悟禅宗发轫于岭南,并在岭南广泛传播,毫无疑义地与岭南地区特定的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拟就顿悟禅宗和岭南文化的关系作些探讨。
惠能生长在岭南,岭南特殊的文化环境对他创立顿悟禅宗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岭南文化的特殊性,就没有不同于传统佛学的禅宗顿教的产生。岭南文化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具有吸收,兼融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开放性是岭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第二、具有显著的创新性。
第三、有较强的世俗性、实用性。
惠能是在特殊的岭南文化环境影响下创立禅宗顿教的,而顿悟禅宗所包含的佛学思想和理论特点又充分地反映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特殊是岭南区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惠能创立的顿悟禅宗,既不完全属于印度大乘空宗系统,也不完全属于南北朝以及隋唐前期影响巨大的大乘有宗系统,而是根据中国儒家孟子一派的人性论、先验论和庄子一派的虚无主义,对佛教大乘空、有二宗的理论进行了改造。
惠能禅学的核心是“顿悟”,其佛学思想及其理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本性是佛”,认为人性就是佛性,心是成佛和客观世界的基础。
其二、主张以“无念”为宗,坚持道信的禅风。
其三、提倡“顿悟成佛说”,反对渐修渐悟。
惠能提倡顿悟,否认持戒立定开慧的必要性,其实质就是要以简易的理论和便捷的修行途径取代传统佛学中琐碎烦杂的教义教规,使之更加适应世俗人的心理。事实上,自惠能之后,顿悟禅学就一直立足于下层平民之间,吸引了许多世俗信徒,佛学也进一步趋向于社会化、平民化和世俗化。
总之,惠能创立顿悟禅学,是对佛教教义的一次重大改革,它所包含的不拘教条,求实进取,大胆革新的文化积淀,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开放进取的特性,进一步强化了岭南文化的个性。
惠能创立的禅宗顿教,以其更具有中国传统哲学的韵味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首先,顿悟禅宗的创立,极大地提高了岭南在全国佛学界的地位。
其次,顿悟禅宗在岭南的广泛传播有力地促进了岭南思想文化的发展。

文献资料来源:   摘自《中国佛教二千年学术论文集》

作者:广东佛教编辑部编辑

索取号:B94-53/3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