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南海五仙观碑
通奉大夫广东布政使司南城曾燠撰。
中宪大夫署两广盐运使候补道阳湖杨炜书。
粤中之有五仙观其来久矣。见于传记者云:周显王时,有五仙人骑羊降于楚庭,并持谷穗一茎六出,衣与羊如五方色,遗穗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州人即其地立庙祀焉。今城曰羊城,门曰五仙门,所以志也。楚庭者,楚之疆域,皆至于南海也。夫帝尧之时,五老游河。汉文帝出长安门,若见五人于道北,此皆经史所载五仙人,殆若是欤。黄初平之石为羊,五仙人之羊为石,变化一理,固无足怪。自宋以前,其庙迁徙不常,至政和三年,经略使张劢乃复其旧址,今观是也。明洪武元年,平章廖永忠尝新之。其十年,布政使赵嗣坚谓仙人好楼居,始建阁奉仙像于其中。成化五年,布政使张瑄又加修焉。嘉庆十五年,予奉命旬宣于粤,始至之日,敬谒诸神祠。至是观,则庭宇摧颓,香火阒寂,慨然兴叹,以为享祀不虔。官斯土者,与有责也。都统那公见与予合。于是相与请诸大府,咨诸同人,各捐廉俸,克日鸠工,商旅之有力者,亦踊跃求助焉。址不加拓,制准于前。木之材选其坚,陶之工取其密。自殿阁、门庭以迄斋馆、庖湢、更衣之所、焚修之室,靡椽不新,靡墉不固,斐焉翼焉。眈眈钀钀,所以妥神灵而肃观瞻者,前此殆未尝有比。岁中风雨以时,疠疫不作,禾黍屡丰,鲸鳄远徙,濒海数千里无犬吠之警焉。论者以为非神贶不至。是役既蒇,凡有功斯举者,自将军制抚下例得载姓名于乐石。予忝始事,僭为文以纪其颠末。
大清嘉庆十有七年岁次壬申三月既望上石。

文献资料来源:   摘自《广州碑刻集》

作者:曾燠著

索取号:K877.42/2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