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位于光孝路,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寺址初为南越王赵建德王府。三国时,吴国骑都尉虞翻谪徒居此讲学,辟为苑圃,多植诃子,又称诃林。虞翻死后,家人舍宅始创佛寺,名制止寺。经多次改名。南宋以后称光孝寺。不少南亚、印度高僧曾来寺传教译经,对中外文化交流有很大的影响。清代以来,寺院逐渐缩小,但迄今面积仍达31000多平方米。
现在孝内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瘗发塔;其西有大悲幢、西铁塔和近年以岳雪楼丛帖所建墨廊;其东有六祖殿、伽蓝殿、洗钵泉和近年集中寺内碑记所建碑廊,再东有睡佛阁、洗砚池和东铁塔等。环境开阔幽静,诃子、菩提、榕树等古木婆娑。
大雄宝殿是东晋时罽宾国、(今克什米尔)法师昙摩耶舍始建,清初由五开间扩至七开间共35.36米,深六间共24.8米,高13.6米,是岭南最雄伟巍峨的殿堂。古朴硕壮的柱梁斗拱上承托着飞檐翘角的重檐九脊殿顶,尚存南宋建筑风格。
唐仪凤元年(676年),禅宗六祖慧能到寺与僧人论风幡后,削发受戒,故有瘗发榙、六祖殿等以为纪念。
东西铁塔是我国现存最古的铁铸大佛塔。东铁塔系南汉后主刘鋠在大宝十年(967年)铸造,四角七层,连石雕须弥座高7.69米。塔上铸有九百多个精细的佛像,原先遍身贴金,故有涂金千佛塔之称。西铁塔早铸四年,是太监龚澄枢和邓氏三十三娘合造,与东铁塔形制相仿,但仅存下三层及石座。
光孝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孝内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瘗发塔;其西有大悲幢、西铁塔和近年以岳雪楼丛帖所建墨廊;其东有六祖殿、伽蓝殿、洗钵泉和近年集中寺内碑记所建碑廊,再东有睡佛阁、洗砚池和东铁塔等。环境开阔幽静,诃子、菩提、榕树等古木婆娑。
大雄宝殿是东晋时罽宾国、(今克什米尔)法师昙摩耶舍始建,清初由五开间扩至七开间共35.36米,深六间共24.8米,高13.6米,是岭南最雄伟巍峨的殿堂。古朴硕壮的柱梁斗拱上承托着飞檐翘角的重檐九脊殿顶,尚存南宋建筑风格。
唐仪凤元年(676年),禅宗六祖慧能到寺与僧人论风幡后,削发受戒,故有瘗发榙、六祖殿等以为纪念。
东西铁塔是我国现存最古的铁铸大佛塔。东铁塔系南汉后主刘鋠在大宝十年(967年)铸造,四角七层,连石雕须弥座高7.69米。塔上铸有九百多个精细的佛像,原先遍身贴金,故有涂金千佛塔之称。西铁塔早铸四年,是太监龚澄枢和邓氏三十三娘合造,与东铁塔形制相仿,但仅存下三层及石座。
光孝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献资料来源:1990年   摘自《名城广州常识》
作者: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秘书处,广州古都学会秘书处编
索取号:K926.51/18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