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二中学校史
越秀书香七十载
地灵人杰
广州市第二中学,座落在名闻遐迩的越秀山南麓应元路,前方有庄严典雅的中山纪念堂,后面有宽阔雄伟的越秀山体育场,山顶有巍然屹立的镇海楼(五层楼),和中山纪念碑遥相呼应。校园内外,树木葱茏,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是青少年学习的好地方。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莘莘学子攻读处。明末清初,越秀山麓便是广东教育发源之地。从这里的沧桑变化,可以追溯几百年来广州教育事业的变化。明末历任首辅的大学生何吾驺、曾经在这里读过书。到了清初,应元坊改为应元宫。二中正座教学大楼的旧址,原来是一座庙宇。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两广总督阮元创办“学海堂”,就以越秀山麓为校址,作为广东最高学府。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著名学者陈灃,又在越秀山下创办菊坡精舍,培养了不少人才。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广东布政使王凯泰又把它改为应元书院,从此,历科举人都集中在这里攻读。1871年,在这里攻读的顺德举人梁耀枢考中辛未科状元,被传为“应元佳话”。辛亥革命以后,“学海堂”旧址便改办为中学。
岁月沧桑
1928年,广州市教育局开办市立第一中学,初期在这里搭了几间茅舍,后来在应元书院旧址建了一座楼房(即现在二中的正座教学大楼)作为校舍。1930年8月,又开办市立第二中学,从此,二中和一中便结下了一段历史“姻缘”。二中首任校长徐甘棠,在校舍筹划建筑期间,借西关逢源正街礼拜堂及租赁附近民房为临时校址,招收初中新生六个班(初一级五个班,初二级学生一个班)。1931年秋,递招初一级四个班,1932年,座落在蓬莱路连庆沙地的新校舍落成(即现市一中校址),迁入新校舍后,又递招初一级四个班,其时全校学生三百余,校长徐甘棠辞职,改派陈功甫接任。1934年,增办高级中学,招收男女新生各一班,全校学生四百余人。1935年8月由吴宗泰接任校长,从那时起,只招收女生,原有男生拨归市一中,而市一中女生拨入二中。1936年秋,改派梁天泳接任,全校高初中共12个班,学生五百余人。1938年,广州沦陷,暂告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9月起,由教育局派王孝英为校长,招收高初中男女生13个班,与原在应元路的市一中校址互调,作为市二中的校址。为什么市一中的校址变成是市二中的校址呢?原来是1938年,校舍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军营。抗日战争胜利后,市一中搬到还未复校的西关市二中的校址去上课。直到1947年二中复校,市一中和市二中互调校址,二中便一直屹立在越秀山南麓。正座大楼上挂上“顶天立地”的大字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
渐领风骚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了。二中由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军事代表赖奕辉。同年12月1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委任马俊为校长,1950年7月,委派赖奕辉为副校长,增招新生三班,全校为二十四个班(初中十五班,高中九班),学生一千一百余人。1951年3月改名为广州市第二中学(原名是“广州市立第二中学”)。“在毛泽东旗帜下前进”九个鲜红大字高悬在正座大楼上。市委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二中关怀重视,从1956年起便定为市重点中学。除了不断扩建校舍外,还增加不少图书、仪器。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广州市一间重点名校。
60年代初,二中被上级定点为中学五年一贯制的教育改革试验,狠抓教学质量,升学率显著提高,并涌现出不少影响远近的名师名科组,成为广州地区卓有声誉的重点学校之一。改革开放之后,学校努力实践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理论,大力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近年学校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改革力度,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未来需要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主体性教育实验,各方面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拓展,“立志成才,振兴中华”代表了全体师生的心声。越秀书香,注入时代精神,更显芬芳。

文献资料来源:2000年   摘自《越秀春风-广州市第二中学建校70周年纪念(1930-2000)》

作者:叶志盛等编

索取号:G639.286.51/2

本馆校对:何威卫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