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广州市第十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学校所在的广州市起义路维新横素波巷区域,是1922年前中共党组织的主要活动地和《青年周刊》的通讯处所在地。“宣传员养成所”、“注音字母教导团”、广州共产党小组、中共广东支部都是在这里创办和诞生的。十中校园内的小红楼,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建立的第一个支部诞生地。
广州市第十中学的前身是私立兴华小学及中学。1906年,兴华教会在现十中的所在区域内创办小学,当时学生仅10余人。1916-1919年因资金匮乏,学校先后两次停办,1921年复办,学校命名为“东山培正分校”;1923年,在一些基督教徒和热心办学人士的捐资基础上,再变卖部分旧校房地产,并以兴华教会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筹得办学款,购得素波巷东面的盐务缉私统领旧衙门署(即今十中的学校篮球场、兴华楼所在地)改建为永久校址。1925和,926年,学校分别增设初中一、二年级。1929年,学校改名为“私立兴华培正分校”,翻新了校舍、调整了教学用地,添置了教学仪器设备等。此时,全校共有15个班,学生已达520多人.1931年9月,庆祝学校成立10周年的纪念堂落成(即旧兴华楼所在地)。是年,学校改名为“兴华初级中学”。这年的秋天,学校购得素波巷西面的原日酒楼茶室总工会会所(即今十中西校教工宿舍所在地),改建为小学校舍。随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先后增设了高中年级,重新制定了校歌、校薇、校旗等,设置了26个班,学生人数逐渐增至1000多人,校名也改为“兴华中学校”。抗战期间,学校曾经用“省二中”作校名,当时省二中学生积极参与反日宣传活动,爱国热情高涨,为十中校史留下光辉一笔。
1953年9月由原来的私立兴华中学与私立继昌中学(由美洲华侨捐资于1913年创办)合并为广州市第十中学,是建国以来广州市第一批私立改制为公立的中学之一。2004年4月经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布局调整,广州市第十中学与广州市第46中学合校,沿用“广州市第十中学”校名办学。目前,广州市第十中学拥有38个教学班,初一至高三共有学生1800多人,教职工152人。
广州市第十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不断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先后被评为市一级学校、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省绿色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十五”教育规划科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广州市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广州市科技特色(航海模型项目)学校。自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省、市、区集体荣誉称号、先进单位称号共61项,教师获个人荣誉称号125项(其中全国奖6项,省级奖18项,市级奖101项),学生获个人荣誉称号475项(其中全国奖39项,省级奖41 项,市级奖395项)。初中毕业班的升学率年年超市的平均标准,高中毕业班工作屡获市一等奖。
学校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将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中并开展系列教育,培养学生崇礼尚礼的文明风范,形成德育教育特色。学校坚持科研科教兴教兴校,努力打造“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在国际、全国科技竞赛中屡获大奖,如:在2003年法国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上获得铜牌,在2004年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分别获得金奖、银奖、铜奖,为祖国赢得荣誉。通过大力开展科技活动,使学生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科技素质和创造性能力得到培养。
最近,新一届的学校领导班子提出了“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科技兴校,礼仪育校”、“传承百年文化,争创现代名校”等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挖掘并传承百年校史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神,形成校本文化体系,并继续发挥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打造百年特色教育品牌,努力把十中办成——人文底蕴深厚、教学严瑾、学风勤奋、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现代名校。
建校缘起
(一)兴华之孕育
1906年兴华教会在此创办初级小学,最初学生仅十余人,两年后增至四十人。
1916年因经费匮缺,学校被迫停办。
1917年集众筹捐经费,继续开办。
1919年因筹款艰难,又告停办。
(二)兴华之诞生
1921年由兴华会董等提倡复办,并命名为“东山培正分校”。临时校址在三府前福建会馆。
1922年正式开学上课,聘麦弁华为校长。学生二百一十二人,分七个班,后因受海员罢工影响,学校迁至木排头。
1923年春蒙温氏捐赠遗产五千元美金,教友捐款三千余元,变卖部分旧校舍得若干,并以兴华教会名义向银行贷款五万元。共用九万五千元购买素波巷盐务缉私统领旧衙门署。改建为永久校址,是年,重新组织校董会,推叶芳圃为校董会主席,学生二百四十余人。
1925年秋,遵行四二三三新学制,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各一个班,五六年级各两个班。初中一年级一个班,全校共九个班,新旧生共二百九十二人,年底举杨国荃为校董会主席。
1928年夏第一届初中毕业,毕业生共四十一人,年终,校董会与兴华教会分家,第二届初中毕业生仅十七人。
(三)兴华之发展
1929年6月10日,由校董会立案,教育厅批准,改校名为“私立兴华培正分校”。是年秋,聘周伯琴为校长、吴伯端为教务主任,谭国昌为训育主任,德优学博的教员二十五人主教各科;以“爱、敬、诚、勤”四字为校训;刷新校舍,调整教学用地,添置教学仪器设备等,此时,全校15个班,学生达五百二十余人。
1930年第三届初中毕业生共十九人,是年秋,校董会改组,举李济良为主席,聘周公伟为训育主任,杨维忠为事务主任,教职员增至五十一人,学生增至七百五十余人。是年十月,由校董会通过筹款五万余元,建纪念堂一座,作为本校创办十周年纪念的献礼。
1931年3月动工兴建纪念堂,9月落成,共耗资七万五千元。是年,经广东省教育厅立案,改校名为“兴华初级中学”
1931年秋,以二万元购买校门对面的原日酒楼茶室总工会会所,并以四万余元将其改建为小学校舍,是年5月14日,举行创校十周年纪念大会,同期举行纪念堂暨小学校舍落成典礼,应届初中毕业生有二十四人。
1932年9月经教育厅批准,增设高中一年级(高二、高三递年增设),并改校名为“兴华中学校”。重新制定校歌、校徽、校旗、运动会歌。学生人数增至一千余人,教职员八十多人,图书一万三千册以上,实验仪器六百件以上。为便于管理,全校分中学,高小、初小三部分。中学部分有教务、训育主任,黄汝耀为事务主任,吴伯端为高小主任司徒义为初小主任;全校有教务联席会议,训育联席会议,事务联席会议。分工合作,互通声气,共有班数26个.学生人数一千多人。
1937年起,因抗日战争战事的影响,兴华中学先后辗转开平赤坎和香港九龙办学,直至1941年12月香港校址被日军所毁而停办。1945年10月12日在广州原址复课。
1949年10月以后,兴华中学校董会主席夏楚章任兴华中学校长。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兴华中学取得了新的发展。1951年初即选送了十名优秀学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学校拟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设有高中三个班.初中十四个班级。学校十分重视建立一支高水平资深教师队伍,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语文等科组都聘请优秀的骨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重视体育发展,在篮球、足球、游泳、体操、田径等项目都取得市级优秀的成绩,培养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广州市第十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学校所在的广州市起义路维新横素波巷区域,是1922年前中共党组织的主要活动地和《青年周刊》的通讯处所在地。“宣传员养成所”、“注音字母教导团”、广州共产党小组、中共广东支部都是在这里创办和诞生的。十中校园内的小红楼,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建立的第一个支部诞生地。
广州市第十中学的前身是私立兴华小学及中学。1906年,兴华教会在现十中的所在区域内创办小学,当时学生仅10余人。1916-1919年因资金匮乏,学校先后两次停办,1921年复办,学校命名为“东山培正分校”;1923年,在一些基督教徒和热心办学人士的捐资基础上,再变卖部分旧校房地产,并以兴华教会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筹得办学款,购得素波巷东面的盐务缉私统领旧衙门署(即今十中的学校篮球场、兴华楼所在地)改建为永久校址。1925和,926年,学校分别增设初中一、二年级。1929年,学校改名为“私立兴华培正分校”,翻新了校舍、调整了教学用地,添置了教学仪器设备等。此时,全校共有15个班,学生已达520多人.1931年9月,庆祝学校成立10周年的纪念堂落成(即旧兴华楼所在地)。是年,学校改名为“兴华初级中学”。这年的秋天,学校购得素波巷西面的原日酒楼茶室总工会会所(即今十中西校教工宿舍所在地),改建为小学校舍。随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先后增设了高中年级,重新制定了校歌、校薇、校旗等,设置了26个班,学生人数逐渐增至1000多人,校名也改为“兴华中学校”。抗战期间,学校曾经用“省二中”作校名,当时省二中学生积极参与反日宣传活动,爱国热情高涨,为十中校史留下光辉一笔。
1953年9月由原来的私立兴华中学与私立继昌中学(由美洲华侨捐资于1913年创办)合并为广州市第十中学,是建国以来广州市第一批私立改制为公立的中学之一。2004年4月经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布局调整,广州市第十中学与广州市第46中学合校,沿用“广州市第十中学”校名办学。目前,广州市第十中学拥有38个教学班,初一至高三共有学生1800多人,教职工152人。
广州市第十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不断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先后被评为市一级学校、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省绿色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十五”教育规划科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广州市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广州市科技特色(航海模型项目)学校。自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省、市、区集体荣誉称号、先进单位称号共61项,教师获个人荣誉称号125项(其中全国奖6项,省级奖18项,市级奖101项),学生获个人荣誉称号475项(其中全国奖39项,省级奖41 项,市级奖395项)。初中毕业班的升学率年年超市的平均标准,高中毕业班工作屡获市一等奖。
学校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将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中并开展系列教育,培养学生崇礼尚礼的文明风范,形成德育教育特色。学校坚持科研科教兴教兴校,努力打造“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在国际、全国科技竞赛中屡获大奖,如:在2003年法国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上获得铜牌,在2004年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分别获得金奖、银奖、铜奖,为祖国赢得荣誉。通过大力开展科技活动,使学生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科技素质和创造性能力得到培养。
最近,新一届的学校领导班子提出了“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科技兴校,礼仪育校”、“传承百年文化,争创现代名校”等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挖掘并传承百年校史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神,形成校本文化体系,并继续发挥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打造百年特色教育品牌,努力把十中办成——人文底蕴深厚、教学严瑾、学风勤奋、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现代名校。
建校缘起
(一)兴华之孕育
1906年兴华教会在此创办初级小学,最初学生仅十余人,两年后增至四十人。
1916年因经费匮缺,学校被迫停办。
1917年集众筹捐经费,继续开办。
1919年因筹款艰难,又告停办。
(二)兴华之诞生
1921年由兴华会董等提倡复办,并命名为“东山培正分校”。临时校址在三府前福建会馆。
1922年正式开学上课,聘麦弁华为校长。学生二百一十二人,分七个班,后因受海员罢工影响,学校迁至木排头。
1923年春蒙温氏捐赠遗产五千元美金,教友捐款三千余元,变卖部分旧校舍得若干,并以兴华教会名义向银行贷款五万元。共用九万五千元购买素波巷盐务缉私统领旧衙门署。改建为永久校址,是年,重新组织校董会,推叶芳圃为校董会主席,学生二百四十余人。
1925年秋,遵行四二三三新学制,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各一个班,五六年级各两个班。初中一年级一个班,全校共九个班,新旧生共二百九十二人,年底举杨国荃为校董会主席。
1928年夏第一届初中毕业,毕业生共四十一人,年终,校董会与兴华教会分家,第二届初中毕业生仅十七人。
(三)兴华之发展
1929年6月10日,由校董会立案,教育厅批准,改校名为“私立兴华培正分校”。是年秋,聘周伯琴为校长、吴伯端为教务主任,谭国昌为训育主任,德优学博的教员二十五人主教各科;以“爱、敬、诚、勤”四字为校训;刷新校舍,调整教学用地,添置教学仪器设备等,此时,全校15个班,学生达五百二十余人。
1930年第三届初中毕业生共十九人,是年秋,校董会改组,举李济良为主席,聘周公伟为训育主任,杨维忠为事务主任,教职员增至五十一人,学生增至七百五十余人。是年十月,由校董会通过筹款五万余元,建纪念堂一座,作为本校创办十周年纪念的献礼。
1931年3月动工兴建纪念堂,9月落成,共耗资七万五千元。是年,经广东省教育厅立案,改校名为“兴华初级中学”
1931年秋,以二万元购买校门对面的原日酒楼茶室总工会会所,并以四万余元将其改建为小学校舍,是年5月14日,举行创校十周年纪念大会,同期举行纪念堂暨小学校舍落成典礼,应届初中毕业生有二十四人。
1932年9月经教育厅批准,增设高中一年级(高二、高三递年增设),并改校名为“兴华中学校”。重新制定校歌、校徽、校旗、运动会歌。学生人数增至一千余人,教职员八十多人,图书一万三千册以上,实验仪器六百件以上。为便于管理,全校分中学,高小、初小三部分。中学部分有教务、训育主任,黄汝耀为事务主任,吴伯端为高小主任司徒义为初小主任;全校有教务联席会议,训育联席会议,事务联席会议。分工合作,互通声气,共有班数26个.学生人数一千多人。
1937年起,因抗日战争战事的影响,兴华中学先后辗转开平赤坎和香港九龙办学,直至1941年12月香港校址被日军所毁而停办。1945年10月12日在广州原址复课。
1949年10月以后,兴华中学校董会主席夏楚章任兴华中学校长。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兴华中学取得了新的发展。1951年初即选送了十名优秀学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学校拟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设有高中三个班.初中十四个班级。学校十分重视建立一支高水平资深教师队伍,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语文等科组都聘请优秀的骨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重视体育发展,在篮球、足球、游泳、体操、田径等项目都取得市级优秀的成绩,培养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文献资料来源:2006年   摘自《百载桃蹊》
作者:廖东, 侯惠林, 潘贻璋主编
索取号:G639.286.51/11-2
本馆校对:何威卫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