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繁华的环市东商圈也可以体验西藏风情。华侨新村牌坊一侧光明路的喜马拉雅藏族吧(以下简称“喜马拉雅”),本来是不少年轻人的“蒲点”,不料从6月1日起悄然歇业,让“藏丝”们很失落。记者经过一番寻访,终于找到藏吧负责人蓝先生,得知喜马拉雅将于周五重开,新地址在不远的华侨新村和平路6号(四季春天越式料理隔壁)。
新藏吧融入时尚设计概念
“新藏吧将增加不少现代元素。”蓝先生边带记者参观装修现场边说,“藏吧已经5岁了,拥有固定的顾客,这次我们想给大家一种‘变身’的感觉。”
记者在院子里看到订造的大批原木桌椅,以及许多银色钢管。蓝先生介绍,旧藏吧看上去如同上世纪50年代的藏区,颜色很沉、木头很锈、餐具很粗,力图保留原生态味道。新藏吧虽然仍以藏文化为核心,但同时融入了时尚的空间设计概念,以及重金属的后现代感。他笑着说:“藏文化也一直在随时代进步,新藏吧来到(上世纪)80年代了。”
藏族装修人员带来民族风
蓝先生说,之所以要打造新藏吧,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让顾客忘记身处广州。
所以,负责装修的人员也与众不同。装修队由两名藏族人员带领,由西藏远道而来的格桑扎西是名唐卡师,此次专门负责描制藏族图案。他告诉记者,这些图案叫“幸福万年”。最后他在柱子表面刷上盐水,促进颜料的氧化,形成陈旧感。记者提出使用砂纸可以更快达到效果,蓝先生却摆摆手:“那样看起来太不自然。宁可多费时间工本,也要好看、耐看,做餐厅也要有颗做艺术的心。”
旧藏吧不仅仅是吃货、驴友的爱蒲之地,还提供给各电视、杂志和摄影爱好者组织进行拍摄。新藏吧也保留举行文化活动的功能。蓝先生透露,将从藏区运来一批精美唐卡,在新藏吧作一期唐卡艺术展;陆续还有更多原汁原味的藏文化艺术品在这里展出。
食材服务员演员来自藏区
蓝先生说,藏吧将从藏区运来新鲜的牦牛肉、藏猪肉、干菌、酥油以及各种藏药和配料。
店里的男女服务员、表演锅庄舞的姑娘都来自藏区。“以前跳锅庄舞是为了创造热闹气氛,现在改走静态形式,一方面配合华侨新村内安宁、高雅的环境,另一方面要从短暂的表演转化到食客用餐的全过程,营造一种到藏民家里来做客受到主人热情款待的形式。”
“重新开业以后,不管你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多么琐事缠身,当你一推开门,就已经暂时离开广州,来到拉萨。”蓝先生说。
文献来源:2012-10-10   新快报-A27
作者:周鹏 罗韵 周鹏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