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新村:闹市中的低调奢华

    这里的街区,清静而曲折。从宽敞的马路,转进深深的小巷,不高的围墙,总有花木擦肩而过,它们从一个个独立的小庭院蔓延出来,洒下满地绿茵。铁门之内,花木葱茏,掩映着一座座两三层高的精致别墅。蓦然抬头,环市路高耸的建筑近在咫尺。这是广州繁华的闹市中心吗?

  50多年前,这里还是荒芜的小山冈。市政府与华侨齐心合力,在这片土地建起一座座美丽的房子。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归眷,在这里落地生根,安居乐业,形成了建国后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华侨住宅区——华侨新村。

  这里,也曾是众多名人的聚居地:当代散文家秦牧,岭南建筑泰斗莫伯治,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红线女,著名油画家余本……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随着这里的居民不断外迁,商业机构开始进驻,不少古老的房子,被粉饰一新,用作他途。但每座房子,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依旧在市井间口耳相传……

  激情燃烧的岁月

  建国后兴建的华侨新村,至今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今年85岁的王海志,可能是现在唯一健在的新村建设者。

  王海志本身也是一名归侨,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1954年回国。1955年,华侨新村开始动工,他担任华侨新村工程队副队长。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至今记忆犹新。

  知名华侨筹建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1954年7月。当时,第一届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隆重举行,归侨代表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在广州筹建华侨新村”的方案,获得通过。同年10月,市政府在白云山南麓划地25万平方米,作为华侨新村第一期建设用地
  
    1954年11月,“广州市华侨新村筹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个筹建委员会阵容强大,由侨界知名爱国人士组成。

  1955年5月15日,在蚬壳岗、玉子岗、蟠龙岗一带,红旗招展,鼓声雷动,来自国内外3000多名来宾,参加华侨新村动工奠基典礼。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为新村铲上第一拨泥土,一个波澜壮阔的大型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辟荒冈建别墅

  王海志描述,当年他们来到这里时,这一带只是偏僻荒凉的小山冈,放眼望去,只是一些农田和杂草丛生的乱坟岗。现在的环市路还没建起,附近的先烈路还只是一条窄窄的黄泥路。

  “那时,这里唯一的建筑物,是一栋旧电报大楼,大约位于现在华侨新村幼儿园的位置。抗战爆发后,日军占据了这座楼,战败撤退时,纵火焚楼,使它变得满目疮痍。但就是这样一栋楼,是我们最初的办公室。”王海志缓缓说道。

  当时,华侨新村的房子主要有两种:独院别墅式和公寓式。市政府当时出台一系列惠侨政策,华侨通过各种渠道得知消息后,纷纷汇款回国建房,掀起一股热潮。王海志回忆,那时工程队从没停工过,最繁忙的时候,2000多人同时在华侨新村进行施工。

  花园式住宅区

  经过多年努力,昔日荒芜山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平坡矮冈的地势变化,形成轮廓不同的街区。一幢幢华美的别墅,在山冈上拔地而起,在稍为平整的地方,则建有公寓,每栋可住12至18户。这些房子,主要厅房都朝南,一个个独立的小庭院,遍植各种鲜花,与路边的凤凰木、紫荆等花木互相映衬。走进新村,就如同走进一个大花园。

  1958年12月,华侨新村基本建成,以后陆续扩充,鼎盛时共有50多万平方米:东至今区庄立交,西至今广东电视台,北至淘金路,南至今环市路,现在的花园酒店、白云宾馆,当时都属于华侨新村的范围。

  “华侨新村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吸引侨资最多的华侨住宅区。”王海志微笑着说。

  归侨侨眷的幸福乐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华侨新村,是海外漂泊的游子归国后的家园。他们自远方来,背后都有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这些归侨,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在这里度过快乐的时光。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何香凝,1959年春来到华侨新村探望村民,欣然为华侨新村题词:“归侨侨眷的幸福乐园”。

  海外游子认祖归宗

  华侨新村的第一个村民,是从美国归来的赵华协。二十世纪50年代初,不少在美国的华侨先后回国。19岁就到美国谋生的赵华协,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1955年率先搬进了华侨新村。

  华人知名人士许雄鎏,几代世居海外。为使后人不忘祖,他在华侨新村团结路兴建了两座独院。其中一座古色古香,特意建成红墙绿瓦大屋顶,室内设有祭祖堂和大型接待室,用来接待海外许氏家族成员祭祖。

  有的侨胞,虽然没有回国定居,但会送儿女回来接受祖国本土教育。

  秘鲁侨领戴贺廷的妻子儿女都不懂中文,他特意在华侨新村买了一栋独院别墅,先后带三个儿子回广州,送到二十一中和华侨小学读书。他本人也常回广州,兴办学校,捐助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他的儿子们,长大回到侨居地后,也成了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更多的侨胞,在华侨新村长期定居,这里是他们落叶归根的家。加拿大华侨领袖梁葆常,1957年回国观光后深受触动,1959年底把在加拿大的资产全部转回祖国,并在华侨新村建房居住。

  闲适生活异乡习俗

  昔日,华侨新村的村民,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他们当时的居住和生活状况如何?1959年出版的《广州华侨新村》保留下大量珍贵照片,为我们追寻昔日时光留下线索。

  从照片上看,建成之初的别墅或公寓,设计独树一帜。住宅都有良好的眺望条件,南面都设有宽阔阳台,有的还有宽敞的外廊。别墅虽然都有柱廊飘台,但形式多样:有露天的,有带透花栏杆的,有带矮墙栏杆的……在这些别致舒适的房子里,有的一家老小在餐厅品尝美味的西餐;有的怡弄儿孙,尽享天伦之乐。

  有一张照片,展现的则是一个东南亚归侨家庭聚餐的一幕。只见餐桌上摆放着一只诱人的烧鸡,还有几样可口的菜肴。烫了卷发的主妇,脸带微笑,站在一个打开的冰箱旁边,餐桌旁的人都转过头,仿佛在听她讲话,莫非她在介绍自己烹制的南洋菜,重温蕉风椰雨情?

   名人聚居地
  
    环境幽雅的华侨新村,当时不仅聚居了众多侨界知名人士,也是一些艺术名家、文学家的居住地,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

  马师曾和秦牧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1955年从香港回到广州定居,就住在华侨新村,直到1964年去世。至今,仍流传着他在寓所拍摄的两张珍贵照片。

  其中一张,他笑容可掬,用手指着一盆开得灿烂的水仙花,跟旁边的老母亲和家人,仿佛说着什么话。另外一张,他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支毛笔,轻托下巴,目光望向远方,似在凝眸静思,他是在构思着新剧剧本,还是在思考着下一次的演出?

  我国当代杰出散文家秦牧,曾住在华侨新村友爱路。清静幽雅的华侨新村,想必给他的创作带来不少灵感。他在1982年,曾用尽心血,为去世的74岁人体解剖学教授沈福彭写下八行“献辞”,他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着:

  “在动笔写‘献辞’的那天夜里,月色溶溶,长街寂寂。我悄悄走出了华侨新村友爱路的寓所,长时间漫步、思索、酝酿,好像那具骨架又还原成为血肉之躯,在眼前冉冉腾起……”

  侨资促经济发展

  昔日,在华侨新村居住的老一辈政界、商界、侨界知名人士中,不少是当时广东省华侨投资公司的股东,有的还是董事、副董事长。他们积极吸纳侨资,兴办工厂,强有力地推动当时广州市的经济发展。

  秘鲁华侨领袖戴宗汉,住在天胜村30号。他把中国的农业技术传授给秘鲁当地农民,在开垦农田、提高产量等方面都有建树,被秘鲁政府授予“农业功绩勋章”。戴宗汉在华侨新村的房子,“克隆”他在海外的住宅的形式、大小、方向和结构。两夫妇每隔一年,便回来住半年,同时带着两个小外孙到广州学习中国文化,并热心捐资兴办同文中学、人和华侨医院以及资助暨南大学办学等等。

  香港侨领邓文钊,早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是《华商报》创办人之一兼董事长。他是廖承志的表妹夫,与廖承志在建国前的烽火岁月中,结下深厚友谊。他定居在华侨新村后,廖承志常到他家中探望他。

文献来源:2008-03-16    广州日报-B1

作者:梁 婵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