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请社工扫楼 拉业委会“入门票”

        历时两年半,拥有2200多户的科苑小区业委会筹备工作终于进入了最后官方备案阶段,预计本月底前能把业委会成立起来。海珠区金雅苑,一波三折后,也于近期完成了第一次的业委会投票。

    回想起扫楼投票经历,很多曾参与到业委会筹备工作中的业主,对此仍心有余悸。所幸上述两个小区最后都借助外力突破了这一难关。他们的经验,为“扫楼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但是否值得推广复制,还得看各家意愿。

    位于越秀区先烈路的科苑小区,是个拥有2300多户的大型社区。近年来,由于小不少宿舍楼楼龄已高,公共设施出现问题,一些热心业主希望能重新筹建业委会,同时为小区引入物业管理。

    2011年,街道亦曾协助小区进行“扫楼”投票,但最终结果并未能获得“双过半”,筹备工作只能终止。为此,李小姐等业主再次向街道求助。

    科苑小区:街道主动请来社工协助

    成立业委会必须获得业主“双过半”的投票才能继续进行。如何扫楼获得选票成为当时最大的难题。“就像一盘散沙,要怎么装起来?”业主李小姐称,要收集到每一位居民的意见难度很大。黄花岗街道办民政科的徐小姐也认为要找到能承担重任的人并不容易。“这个小区太大了,光靠业主几乎不可能完成扫楼的任务”,于是,街道办请来了黄花岗街道的思媛社工机构来帮忙。

    “我和温社工配对洗楼,两个人负责地震局的两栋大楼,1栋9层30多个单元,两栋就是70个单元左右。而我们的任务量是要收回50%以上的表格。还好基本完成了。”据陈社工介绍,他们是用平常开展社工服务的正常的扫楼程序,介入到这次特殊的“促进业委会成立”的任务当中来。

    一同参与扫楼工作的社工小罗称,此次扫楼除了能为家综社工做宣传外,也对这区居民状况进行了摸查。这样一举多得的扫楼任务,社工们都表示非常欢迎,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

    最终,思媛社工中心20多位社工包干完成了小区其中十几栋楼的家访任务,在符合投票资格的2236户业主中共取得了1400户投票,投票率为62%,业委会的筹备工作从此得以继续进行。而他们得到的酬劳是每人每晚20元的餐补费。

    海珠金雅苑:业主花钱请来大学生帮忙

    而在海珠区的金雅苑小区,一直参与到业委会筹备工作中的肖大姐回想起这段时间的扫楼,仍心有余悸。此前,经过一个礼拜6天的扫楼,她们小区终于完成了业委会成员的选举投票工作。然而最终获得过半数投票的业委会候选人只有5位,未能达到小区制定的《议事规则》中要求———业委会须有9名成员的规定。按照所在街道的要求,要再进行一次候补成员选举。

    “还要再去扫楼啊?这根本不可能完成啊。”肖大姐闻讯后如此反应。据她介绍,金雅苑小区共有1257户业主,20多栋住宅楼中有不少是楼梯房,而小区筹备组组员有13名,加上一些热心的业主,能参与到扫楼行动中的也只有20人。而且不少人还需要上班,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扫楼。

    “扫楼不只是派选票,你还要跟业主介绍情况啊,要投票也得先了解候选业委会成员的资料,这都耗费了我们大量精力”。肖大姐说,所幸筹备组中有名业主是大学老师,于是花了1200元请来大学生来做义工。

    “若是少了这些大学生,就没办法按计划在一个礼拜内完成投票程序,一共扫了6个晚上,一名业主带着一名大学生拿着选票上楼”,肖大姐称,因为这些大学生的加入,确保扫楼人手充足,而大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也为他们在向业主宣传时发挥了很大作用。最终,肖大姐她们获得了715户的有效投票,并于上月底完成了业委会投票工作。

    专家分析

    请社工帮忙值得推广

    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主任周活宁:社工扫楼好处多,一是解决了业主扫楼时人力不足的问题;二是社工具有专业性,更懂得向居民讲解和沟通;三是社工作为第三方介入,具有中立性,可避免筹备组成员在与持有反对意见的业主碰面时所可能产生的摩擦,令选举过程更顺利;最后一点就是社工也可借此机会对辖区进行摸查,了解居民情况。可以说,请社工帮忙是是资源优化,物尽其用的做法,值得推广。

    但目前不少社区成立业委会难,是因为业主和开发商、物业之间存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派社工上门扫楼则存在危险性。因为谁来保障社工的安全呢?估计街道也不敢贸然请社工来帮忙。此外,因为帮助业主成立业委会并不是家综中心的服务范畴,街道是否有这笔预算请家综社区进行服务呢?

    各方

    说法

    街道办

    街道居委与社工共同协助业主成立业委会,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希望科苑小区能成为今后其他小区成立业委会的模板。以后如果有需要,还会请家综帮忙。

    ——— 越秀区黄花岗民政科 徐小姐

    参与业委会选举的扫楼,不属于家综社工的工作范畴,与当初政府购买服务的意向不一致,要看街道意见。——— 海珠区新港街民政科 陈先生

    居委会

    有社工作为辅助力量介入业委会的筹备工作中,是可行的,不但维护了业主权利还减轻了居委的工作量。这种方式我们也乐意尝试,相信几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一定能出成效。但引入专业社工的帮忙,还要考虑到家综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

    ——— 越秀区大东街新华东街居委主任 王小姐

    有义工来帮忙,我们居委肯定是乐意的。但找家综社工帮忙这件事,还是要先跟街道汇报,等街道安排。——— 海珠区江海街聚德西居委主任 陈小姐

    业主

    能有家综帮忙是最好的,一来减轻业主负担,二来他们专业,懂沟通技巧。最好能让社工加入小区的前期摸查,例如哪一户住的是业主本人,面积多少,那能省去我们很多麻烦。——— 海珠区金雅苑 肖大姐

    家综社工

    我们非常乐意协助居委帮助小区业主成立业委会,这对我们摸查小区情况也大有帮助。——— 越秀区华乐街家综社工 谭小姐

    在香港,社工配合其他公营机构一起做社区工作也非常普遍。但有一点是要留意的,社工首先是中立的身份,不从属于这些单位、机构;社工更多的是在做一个连结者的角色。社工在这件事上面首要的任务是带动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发声上面来,应该引导居民都要发表意见,使“沉默的大多数”可以发出声音,同时也带给居民更多的资料以供判断。至于结果怎样,是居民自己决定的事。——— 城市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温耀忠

文献来源:2013-12-06   南方都市报-AII18 19

作者: 叶孜文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