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马站或因骑兵得名
广州宋朝时驻有骑兵 兵营或位于大小马站
中山五路和西湖路之间,大马站、小马站两街紧紧相邻。说起这两个地名的来源,还得追溯到宋朝呢。修于元朝末年的《宋史·兵志》记载,宋朝时候,广州城内驻有马军,也就是骑兵,大小马站恰巧在“宋三城”的核心区域子城(也称中城)内,子城是官衙和驻军所在地,因此大小马站应当是骑兵营所在地,所以才有了这两个地名。《广州城坊志》还举出了一个旁证,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由大学究阮元修订的《广东通志》刊载了成文于元朝泰定年间的《重建都元帅府记》,文中有“兵庐武库、矍圃骑坊,星棋环布”之句。《广州城坊志》称,这“骑坊”很有可能指的就是大小马站。
大马站巷内以前还有一座孔孝子祠,纪念的是宋代一个名叫孔圣聪的孝子。《南海县志》记载,孔圣聪先生是叠滘人,一向善于服侍长辈,很早就孝名远扬。父母死后,他守墓三年。后来,他的爷爷又病了,他就从大腿上割了块肉,随同药物一起,献给祖父,祖父的病很快就好了,但孔孝子因为伤口腐烂,感染严重,不治身亡。乡亲们感念他的孝行,给他在越秀山脚立了座祠堂,后来祠堂又迁到了大马站巷内。
说实在的,就算没有孔孝子的这块大腿肉,他爷爷的病一样能好,他真是白白搭上一条命。我们今天可以说他是“愚孝”,可当这样的愚行被当成重要价值称颂时,普通人能有多少免疫力呢?难怪鲁迅先生说,他常在所谓的仁义道德里看见了“吃人”二字。就算到了今天,每当听到四五岁的小朋友咿咿呀呀念着“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时,笔者也会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这不是培养小朋友的受虐倾向吗?
文献来源:2013-07-02   广州日报-A18
作者:王月华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