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卫路有座空中祠堂!

    感慨空中楼阁看不到?来广州吧。一座真正的空中祠堂,惊现广州广卫路!

  近日,有读者报料称:广卫路有座祠堂或书院,居然是建在一幢西方折中主义风格的近代历史建筑之上!

  记者依言来到广卫路华宁里48号,抬头一看,是大门楼,罗马柱,拱门,被漆成黄色。黄漆由于年代久远,剥落多处。穿过门洞,一幢三层西方折中主义风格的大楼耸立眼前。通体黄色,一楼大门有罗马柱,中有拱门,四根方柱则直通三楼楼顶。方柱顶端饰有雕花,为西方古典主义柱头。三楼之顶,是封闭式露台围栏,白色。但是,上面似有加建,和这幢西方折中主义风格的楼房极不一致。由于大楼铁门紧锁,记者未能进入该大楼。绕到东面一幢被废弃的民政局招待所大楼,拾级而上,到得顶层,往下俯瞰,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喜:这幢西方折中主义楼房的楼顶上,居然是一幢庞大的清代传统祠堂式建筑!它一共三进,最前面一进,似为后来所建,屋顶和后面两进有所不同,后面两进均为辘筒瓦,绿色琉璃瓦剪边,人字山墙。三进房子屋顶,均杂草丛生。地上,花盆和破家具、杂物,乱七八糟扔了一地。

  记者下到附近的巷子里,一群老人家正在打麻将。76岁的黄伯告诉记者:对,上面的建筑就是祠堂,叫黄氏家祠,自己1945年搬来时就是这样子了。后来,里面住了好多户人家,现在房子被征收,住户已经搬走。

  该折中主义风格建筑西面的一幢大楼,也基本废弃,有一些保安以及城管(未知是否临时工)住在里面。在保安陈先生的带领下,记者上到保安所住房子的顶层,该房子的顶层和“空中祠堂”的地面通过水泥板连接在一起。记者冒险通过水泥板进入“空中祠堂”。里面加建严重,废弃的家具以及其他物件非常零乱,无法寻得关于祠堂的更多资料。

  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这应该是祠堂或书院,而且是民国时期建的。此前的全国文物普查,汤国华他们发现了这家祠堂。只是由于居民早已搬迁,未能进入内部进行勘探和测绘。

  汤国华表示,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空中祠堂”,为目前广州和岭南地区所仅见,是难得的孤例,绝无仅有,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为此,他呼吁保留这处广州唯一的“空中祠堂”。

  记者发现,这幢西方折中主义风格的历史建筑周围,堆放着一堆堆的长条形泥团,是土地勘探后的留痕。也许,进一步的动拆和建设即将展开。

文献来源:2013-07-01   羊城晚报-A14

作者:张演钦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