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昨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5)》(下称“蓝皮书”)。该蓝皮书指出,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软硬联通水平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廷惠出席发布会并致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冀祥德视频致辞。王廷惠强调,蓝皮书系统总结了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鲜活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入剖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发布新书研究成果。据介绍,蓝皮书以宏观经济、科技创新发展、产业发展、绿色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洋强省建设等为切入点,系统梳理2024年广东“制造业当家”“海洋强省”“百千万工程”等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就,研判分析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风险挑战、格局趋势,并提出优化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主要发现:2024年,广东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形成,制造业“顶梁柱”作用充分发挥,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推进,牵引带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初见成效,民生保障底线进一步兜牢兜实,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蓝皮书指出,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跨江跨海通道加速织密,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再添新海上“黄金通道”。建成深中通道、南中高速、中开高速中山段等8个高速公路项目,广州、深圳、中山三市实现“牵手”。梅龙高铁、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等4个铁路项目顺利通车,广东城际实现“四线贯通”和公交化运行,广州白云站建成亚洲最大的TOD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4年9月底,广东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2.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5906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397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万公里。截至2024年底,“北上”港澳单牌车总量超过450万辆次。
持续推进通关便利化和深化“软联通”改革。创新“一单两报”通关模式,珠澳两地人员、车辆、货物查验分别实现“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与“一线放开”管理,通关效率大幅提高。在深圳、珠海、横琴实施“一签多行”等更便利的赴港澳旅游政策,2024年“港人北上”达8191万人次,增长超50%,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港澳药械通”政策引进86种急需药械,惠及粤港澳大湾区患者近万人次。提高社保跨境服务便利度,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约70万人次。
文献来源:2025-04-11   信息时报-A02
作者:成小珍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