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桥,年半后再见啦

    刚刚过去的星期天,一个突如其来的“开放日”,海珠桥突然成为龙友(摄影爱好者之别称)集中地。不过,手上只有小DC、平板电脑和手机的你、我、他,也不会“被歧视”,因为,在旧中轴线上,一场小型嘉年华正在拉开帷幕。昨日,你海珠了吗?

  “海珠桥,满满人情味。无数闪光灯,耳边全是地道的广州话。”

  ——微博网友“无小敌韩剑剑”

  海珠桥,作为广州市第一条过江的桥梁,它联系着的不光是“河南”和“河北”,更是联系着广州人的情脉。“一、二、三——跳!”“你的iPad拿稳点,别抖”……为了见证海珠桥全封闭前的最后一刻,昨天,不少市民专程来到海珠桥,享受一下在“珠江大铁桥(海珠桥初建时的名字)”的机动车道上奔跑的待遇,感受最后一份老桥心情。

  沥青路上的双黄线成为这个小型嘉年华上的基本线。踏着双黄线,有母女撑伞合照,有2岁多的儿童首次奔跑,也有情侣深情拥吻。旁边的钢架也不让双黄线独美,矗立了大半个世纪的钢架钢梁、铆钉拉索,在市民的镜头里,也留下了它们的最后倩影……除了人,昨日桥上的自行车也成了一道靓丽风景。广州曾经因为海珠桥上的自行车人潮而世界闻名,今日的自行车者,像“荣誉骑士”般穿梭在行车道的人流中,不为生活奔波,只为怀旧而拉风!和他们一起“走”在昨日冷风中的,还有推着BB车的夫妻,牵着手互相取暖的情侣,边走边说当年事的爷孙温情,以及市民对它独特的爱,弥漫在桥面,暖意融融。

  从“河南”步行到海珠广场,从“河北”一步步走到南华路,在地铁和公交发达的今天,新老广州人有多少年没有试过步行过江,又有多少年没有这样单纯地在旧中轴的历史大道上行走了?海珠桥不会告别我们很久,1年6个月之后,它变变身,会再度在旧中轴上亮相。

  话说当年情

  @嘉莉拦路抢苏眉:那里有着六岁的我每天跟着爸爸跑去海珠广场坐车、去奶奶家上幼儿园的足迹,有七岁的我和爸爸每次下了公共汽车后把车票做成竹蜻蜓在桥中心放飞的心情,有十岁的我每周在从奶奶家回家的路上搭在妈妈肩膀边走边睡的身影,还有还有……修了之后,我童年的痕迹呢?原本还打算在海珠桥上拍偶的婚纱照的。对不起,至今还没能把自己嫁出去……

  @乱up社区:唔知一年多以后,海珠桥的新貌会系点?宜家嘅海珠桥,你记录了吗?

  @Samuel李卓恒:封闭了也好,至少明年会减少有人跳桥的风险,老板欠薪压力没这么大,家庭破碎没这么严重,所以大家上班就提早一点吧。

  海珠桥今起正式封闭

  交警提醒市民早晚高峰错峰出行

  今天起,海珠桥将正式封闭机动车道,开始为期18个月的大修。施工期间,将中断海珠桥南北向机动车交通,保留两侧人行桥的通行,过江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可照常通行。周边22条公交线改道。交警部门提醒,今日是封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建议广大市民提早安排上班出门路线和时间,尽量错峰出行。(记者于杨)

  绕行建议

  ●海珠桥南往北车辆:从江南大道北车流可绕行南华中路转入解放桥,也可绕行南华东路转入滨江路,绕行江湾桥、海印桥。

  ●海珠桥北往南车辆:一德路车流可以绕行侨光路转入沿江路绕行江湾桥,也可以绕行起义路转入惠福西路转入解放

  路绕行解放桥。

  ●过江市民可经由轮渡线过江。两条轮渡线分别是纺织码头至天字码头和堑口码

  头至省总码头。

文献来源:2012-02-27   新快报-AII01

作者:任磊斌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