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濠涌引水工程 劣五类水质东濠涌如何重返清澈

    东濠涌治水究竟能否实现水质上的改善?会否只是一次沿岸景观大改造?

  近期,本报多次接到热心读者询问,东濠涌治水工程距完工仅剩2个月的时间,为什么还是难见“实质改观”?对于这项启动1年多的治水工程,也有市民质疑东濠涌究竟能否按照规划的预期,重现“水清岸绿”的岭南河涌风情?

  近日,一直忙于“一线”的治水工程工作小组(以下简称“治水”)接受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的独家专访。解答读者市民关心的问题,并详细披露东濠涌调水、引水、净水工程全过程。

  95%工程量都在地下进行

  记:当每天车水马龙的人流经过东风路、中山路及沿江路段时,地面上除了部分地段围蔽之外,一切都显得正常,治水工程是如何进行的?

  治水:实际上就在他们的脚底下10多米甚至更深的地方,大量关于治水的工程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东濠涌整治的主要工程包括河道清淤拓宽,堤岸综合整治,景观创建,河床清淤,及调水补水净水,及截污系统。其中,真正推动水质改善的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调水补水净水工程。这一系列工程不仅采用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工程技术,也同时在工程设计和克服施工难度上创下了多个“奇迹”。其中包括让原本需要50亩、工期3年的净水厂建设工程实现了在1900多平方米内建成,并将工期缩短至半年。

  “正由于大量工程关键点和难点都必须在地底下施工和推进,因此工程进度市民难以见到。目前,东濠涌的截污已经完成,调水补水工程已经完成90%,而开工时间晚的水净化工程也已完成40%,等到工程进度到5月底的时候,地底下工程除净水厂之外的引水、调水和截污等工程就将基本完工,届时将集中推进外景改造,到时候,市民就可以每天都能看到新的工程进展。

  是否重整暗渠暂无时间表

  记:在东濠涌综合整治之前,对东濠涌沿涌的调查报告显示出东濠涌是怎样的实际状况?

  治水:东濠涌的实际情况分为明渠段和暗渠段。其中,暗渠道位置是从麓湖到东风路水闸的2.62公里。近十年的城市发展让麓湖水质迅速恶化,2001年为防止污水污染麓湖水质,进行了“中变”麓湖地区截污工程,该工程将湖区周边的娱乐场所、酒家和民居的污水由原来排入湖内改成经污水管汇入麓湖泻洪道———东濠涌,东濠涌正式成为排污水道。

  目前,暗渠段的功能就是一个大型的排污管,把越秀范围东风路以北大概1300公顷的污水全部汇集到东风路水闸的地方,顺着越秀南路的截污管,进入提升泵站,这样就是下雨的雨水也流不到东风路以南的明渠段。但也造成了东风路以南的东濠涌明渠段干枯。

  列入此次东濠涌综合整治工程的范围系东濠涌南段,即东濠涌东风路至珠江边的1.89公里明渠段。暗渠段由于地处人口密集的老城区,打开渠盖整治一方面涉及调整现有城区污水管道,一方面截污工程涉及到大量拆迁工程,很难一下子启动开展相关工作。不过,这并不代表不会整治暗渠段,只是整条东濠涌整治工程是分期、分段进行的,这个工程量需要依靠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但目前暂时还没有工程时间表。

  日引珠江水10万吨

  记:东濠涌引水、补水全流程是怎样一个过程?

  治水:工程在距离珠江边10米左右(江湾桥底)的空地处新建东濠涌补水泵站,沿东濠涌涌口至东风东路的河涌底埋设1米宽的补水管道,通过泵站从珠江前航道抽取潮水、经补水管道至东风路处净水厂,珠江水经净水厂处理后从东濠涌越秀桥处流入东濠涌,从而完成对越秀桥至沿江路段东濠涌进行补水。

  整个补水规模是每天引珠江水10万吨,通过直径1米宽的补水管,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0点进行18个小时的调水、补水、净水循环,补水流量为1.5m3

  /s,通过这种流量和速度来实现东濠涌水质清澈和动态。

  珠江水净化后再入涌

  记:怎样使引入东濠涌的水实现亲水、戏水的水质要求?

    治水:亲水、戏水的水质需要达到娱乐性景观用水,要求过滤水里面的杂质,并处理水里面的氨氮(即臭味),达到对人无伤害的程度,过程中还要加药剂,各种病菌要经过药物处理,洗脸都不会伤害到你的皮肤,你的眼睛。

    在这个工程整治初衷之下,工程设计了在东濠涌高架及东风中路的东南侧地块内建设水质净化厂,从珠江取水至水质净化厂,出水回流至东濠涌,实现水循环,同时提供景观用水,水质达到娱乐性河道类景观用水标准。

  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净化水厂处理水量达到5400立方米/时(

  130000立方米/日),如采用常规的处理方法,建设这座净水厂最少要50亩地。但在中心城区寸土寸金。为此,我们采用了最新工艺,实现了在地底下1900多平方米的面积内达到相应处理能力,一般情况下,这么大规模的水净化厂正常工期要3年,但现在预计工期只需要半年时间,而且安全措施是一样的。

    年投400万保证河涌清澈

    记者:有市民担心东濠涌清澈水质现象在亚运会之后消失,东濠涌改善之后的水质会否得到长期保证?

    治水:对河涌的综合整治,是针对过去河涌存在的问题而实施,是为了解决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而整治。亚运会确实促进了整个工程更快更有效地完成,但整个东濠涌整治工程是为了追求城市的生态。

    为了保证整治后的东濠涌水质能够一直可以达到娱乐景观性用水,一方面推进截污工程,保证没有污染源直排河涌,现在整个东濠涌南段截污工程已经完工;另一方面,除了每天正常启用调水、引水、净水整套系统之外,目前正在筹建河涌管理所,日后将形成常态化运行管理,在这个河涌管理所管理下,每天都有管理人员监控机器、设备,保证水质达标。一旦发现达不到标准,就会进行工艺上的药物投放和调节,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整个维护和管理成本一年大概需要400多万元。

  但若遇上暴雨,就会面临一个难题:整个调水引水系统要停止运行。同时,暗渠段如果收集水量过大,就要打开暗渠与明渠之间的闸门,这样暗渠的污水就要冲进明渠,这个时期水质必定会受影响。目前,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暂时考虑到的解决方法是,待暴雨过后,大量引珠江水冲洗污水,之后再进行净化循环。

文献来源:2010-04-29   南方日报-AⅡ02

作者:陶达嫔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