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房大门洞开无人管 越秀区某医院称门没关闭是一时疏忽

    送生活用品给被隔离的甲流疑似病例,竟发现医院感染科两道大门敞开,无人监管,甚至短时间找不到医护人员转交东西。无可奈何的报料人张小姐(化名)只好自己来到病房,亲手将生活用品转交给疑似病例朋友。不久之后,得知朋友被确诊甲流,惊恐万分的张小姐一家立即去看医生。尽管经医生确定无发热症状,但张小姐一家人仍心有余悸。

  张小姐的朋友林小姐上周前往泰国旅游,25日晚乘飞机返回广州,林小姐在飞机上被发现有发热症状,26日凌晨刚下飞机即被送到越秀区某医院感染科隔离。由于缺乏日用品,林小姐打求援电话让张小姐帮忙购买一些日用品。26日上午10时左右,根据林小姐提供的地址,带着生活用品的张小姐来到越秀区某医院感染科,准备送东西给林小姐,这时候,张小姐惊讶地发现,隔离疑似病例的感染科病房居然可以自由出入。由于找不到医护人员,张小姐只好自己直接来到朋友的隔离病房,将东西亲手交给林小姐。

  26日晚上7时,张小姐再次拨打林小姐电话询问她身体状况,林小姐告诉张小姐,她已被确诊,并被转送到市八医院。听到这样的消息,张小姐当即傻了眼。“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全家人马上去看了医生,尽管都没有发热症状,也经过医生确定没事,但我还是很担心,跟我在一起生活的人也担心。”


  ■记者调查

  两道大门都敞开着

  昨日下午4时,根据报料人提供的信息,记者来到越秀区某医院伟×楼1楼的感染科。记者在现场看到,通往感染科的铁门并没上锁,门旁有一块牌子写着“您已进入监控区域”,进入这扇门后,来到一个缓冲区,在这个区域有第二道门———两扇通往病房区的门。这两扇大门也敞开着,通过这两扇门即来到感染病房区。记者发现,这里也没有医生或者相关人员在该区域监管。

  来到病房区,有几名没戴口罩的环卫工人正在扫地,记者绕着感染病房走了一圈,其间没有医护人员上前询问记者为何来到感染科。记者找到了一名医生询问,该医生告诉记者,记者要找的林小姐之前住在第13病房,但目前已经被确诊为H1N1,并被转送到市八医院。


  ■医院回应

  尽快调查马上改进

  记者随后致电该医院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陈主任,陈主任告诉记者,“隔离病房区域的感染科一般是进不去的,感染科的大门是24小时关闭的感控门,需要一道一道打开,医院的一般医生都进不去。门没关闭相信是一时疏忽,我们将尽快调查,并马上改进。”


  ■专家解答

  乱吃药不如勤洗手

  新快报讯  坐公交车安全吗?随着甲流疫情的发展,不少市民关心如何防范才有效。记者昨日采访了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预防甲流可总结为三十字:勤洗手、常通风,打喷嚏、捂口鼻,足睡眠、强营养,刚回国、要注意,体温高、不乱走。

  

  1.戴口罩会有用吗?

  专家:此次H1N1主要就是靠飞沫传播。所以戴口罩还是有用的。尤其在地铁、车站等人群密集场所。但普通口罩也只是“拦截”,不能“消灭”。目前,各方正在研制专用的“防甲流口罩”。  

  

  2.需要吃药预防吗?

  专家:一般不太建议吃药。多吃药不如勤洗手。在还没有疫苗的情况下,确诊的被感染者主要吃达菲和瑞乐砂两种药。

  

  3.坐公交车安全吗?

  专家:一般尽量避免搭乘封闭、拥挤的交通工具。实在要坐,最好将车窗打开,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毒密度,但最好还是少接触人群多的场合。

  

  4.得了甲流怎么办?

  专家:其实不要太担心。每年的这个季节咳嗽、感冒的患者都不少,别把季节性感冒当成甲型流感。当然最关键的是,有没有到过疫区,接触过疑似病人?如果没接触过,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如果有接触过,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主动说明情况。如果在家烧得特别厉害,自己吃药喝水都不管用,就要去看医生。

  发病最初72小时是最佳救治期。上网多看疫情信息,看看有没有自己坐过的航班、车次等。


  ■中医预防

  冬瓜煲汤桔梗漱口可防甲流

  新快报讯  漱漱口、喝点汤也可以防甲流。省卫生厅公布珠三角地区进入甲流社区暴发后,昨日省中医院便介绍了中医防控甲流的饮食疗方和轻症病例居家隔离药方。

  据省中医药局防治甲流专家组成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邹旭介绍,该院已经采取纯中药治疗13例确诊病人,并参与了省内30多例甲流病人会诊,治疗的病例平均24小时退热,72小时所有症状全部消失。邹旭教授介绍,若市民患上轻症甲流,症状以发热、咽痛为主,则可采用银翘散加减,咳嗽重者可采用桑菊饮加味。

  此外,轻症患者和个人防护还可采用中药漱口,即将岗梅根颗粒30克、土牛七颗粒30克、桔梗颗粒10克、甘草颗粒10克加温水250ml溶解。“因为甲流也是一种上呼吸道疾病,平时外出回来或休息前用药液漱漱口都可以起到预防作用。”邹旭说。

  除了漱口,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表示,市民日常还可煲汤防甲流,例如用冬瓜、陈皮、鸭煲汤,可以清热去湿;食疗可用黄豆(先煲半小时)、生姜、苏叶、薄荷叶一起煲。专家强调,市民在预防甲流方面可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橙子、苹果、哈密瓜等,保持大便通畅。


  ■信息发布

  十月前储备总人口1%的疫苗

  甲流死亡病例可能出现,秋冬季暴发可能性大

  新快报讯 昨日下午,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召开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新闻发布会。据悉,卫生部已明确表示珠三角地区已有学校局部暴发甲流,而且秋冬季出现甲流广泛传播或流行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输入性病例仍将不断出现,本地感染病例将进一步增加,聚集性发病或局部暴发已难以避免。”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表示,正在密切关注广东分类治疗的做法,即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可采取居家治疗的方式。

  “居家治疗采取的措施,比如说适合的抗病毒治疗,但是这个抗病毒治疗他们不用达菲,还有一些对症治疗,包括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梁万年说,居家并不意味着放任,要求病人必须在家,不能外出。同时,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每天上门进行巡视,进行指导,而且每天要测量体温,观测临床变化,并且要报告相应情况。

  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一个手段。梁万年表示,目前国内有10个厂家能够生产疫苗,但从生产研制到最终能够使用,按照专家的分析和估计,最少要三个月的时间。“从研发到最终能够使用,还要经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这些生产厂家的研制阶段,现在10个厂家都在这个阶段。”梁万年说,目前的战略是在10月1日前储备中国人口的1/100的疫苗,而未来一段时间,聚集性发病或局部暴发已难以避免,疫情会波及高危人群和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和孕妇,极有可能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最新疫情

  粤增7例甲流病例

  新快报讯  昨日,广东省卫生厅通报,广东省新增报告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深圳6例、江门1例,广州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

  至此,全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40例,分别是广州83例、东莞56例、深圳51例、江门32例、佛山13例、珠海3例、茂名1例、清远1例。目前已出院140例,住院100例,全部患者病情稳定,无重症病例。

  

文献来源:2009-06-30   新快报-A08

作者:方阳麟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