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桥穿洞

    本报讯 (记者林静)昨天中午11时许,海珠桥的桥面上被发现了一块面积约半平方米大的破损面,破损面中间有一个贯穿桥面的洞。虽然洞口不大,但是行人说,从此经过时从洞口往下看可以看到流动的江水,还是会觉得心惊惊。

  路过行人:

  虽然洞不大仍觉心惊惊

  据向本报报料的曾先生说,昨天中午11时,他乘坐公交车经过海珠桥的时候,突然看到桥面上有一块破损面,破损面中间还有一个洞。曾先生下车后专门回到这个地方看,发现这个洞已经贯穿桥面,从洞口可以看到下面流动的江水。曾先生说:“我当时觉得很害怕,问了几个从这里经过的第十中学的学生,那几个学生说,早上上学的时候还没有发现桥上有个洞,中午的时候发现的。”

  在曾先生说的地方,记者看到了这个破损面。破损的位置在从海珠广场往河南方向刚上海珠桥几米远的地方,破损面积约有半平方米大,中间确有一个曾先生所说的洞,洞口不大,往下看能够看到江水流动。当时,这个破损面已经被拉起的警戒线封锁,车辆均从警戒线外行驶。经常从此地经过的修理自行车的高师傅说:“1日还没有发现桥上有个洞,2日中午才发现,虽然洞不大,但是看着还是有点害怕的。” 

  市市政园林部门:

  桥面破损属正常损坏现象

  又讯 (记者全杰 通讯员左西尧)市市政园林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海珠桥的管养部门为市隧道公司,上午7时30分左右,该单位巡查人员已发现该处出现破损,为保障市民行车安全,巡查人员第一时间将破损处进行围蔽,不过由于适逢周一交通繁忙时期,为满足交通需要,围蔽后并未马上进行修复施工,而只是暂时用钢板遮盖,并作了一定提示,计划当天夜间展开修复工作。

  负责人表示,由于混凝土本身需要一定的养护时间,修复完成还需继续围蔽两三天,之后才能正常通车,因此,请市民途经该段桥面时注意绕行。对于破损出现的原因,该人士表示,桥面破损属正常损坏现象,从专业角度来说,与马路上的混凝土破损并无太大不同。

  对于市民对桥梁破损引致对桥梁安全担忧的情况,市政部门表示,市民无须担心,他们一直坚持严格的巡查和检测制度,尽可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线索提供  曾先生  奖金  200元

  海珠桥纪事

  海珠桥是广州最早连接河南与河北的跨江桥,始建于1929年12月,完成于1933年2月。

  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海珠桥遭破坏,后虽经修建,但中段桥面开合部分已无法复原。 

  1949年10月14日国民党败退时,把海珠桥炸毁,中孔钢梁沉没江中,南北两孔大梁折断,东南桥墩与西北桥墩皆被炸毁。

  1950年修复通车,改为钢桁下承桥,桥面不能开合,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 

  1974年在原桥两侧各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樑桥五孔,连原有3米人行道,每侧扩宽11米,其中非机动车道宽度8米,两岸修建上落梯便利人行。现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海珠桥以它的历史和独特风格点缀和象征着广州,是羊城八景之一“碧海丹心”的组成部分。

  2006年6月11日至23日,市政部门发现海珠桥桥梁部分钢构件出现锈蚀、油漆剥落等问题。因此对海珠桥主桥钢结构进行疲劳检测,评估桥梁的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维护加固对策。

文献来源:2009-03-03   广州日报-封2

作者:林静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