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交警部门开展禁鸣喇叭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的首个周一,但记者在重点监控路段中山路与较场西路、陵园西路交界处采访发现,整个上午都没有交警执勤!有基层交警表示,“听声辨位”存在取证难的实际情况,行动更多起到威慑作用。
昨日上午9时30分,正值周一上班高峰期,记者在中华广场周边路口看到,现场只有交通协管员在场指挥交通,两个主要路口竟无一名交警。而就在上周五,广州交警宣布开展市区禁鸣喇叭专项整治行动,声称将对违法乱鸣喇叭车主处罚款150元的严厉处罚。而中山路、较场路和陵园西路,均在交警公布的重点监控路段之内。
没有交警执法是否说明乱鸣喇叭现象已消失?记者发现并非如此。昨日上午10时40分许,中山路右转陵园西路口,该路口安装了新式“全屏+箭头”交通指示灯已近一年,按照规定,只有右转箭头亮红灯时车辆不许右转,其余情况均可在避让行人前提下右转。记者看到,一辆外地轿车在右转箭头不亮的前提下在路口刹车,后面紧跟着的一辆轿车马上按了一声喇叭,催促前面的车右转。
这样的情况在中山路段屡见不鲜。记者发现,车辆鸣喇叭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催促不敢右转的车辆右转;二是车辆在穿过路口时,警告欲横穿马路的行人。不过,鸣喇叭现象较上周五行动开始时确实有所减少,从上午9时30分至11时30分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在中山路较场西、中山路陵园西两个路口仅听到20次左右的鸣喇叭声。但在这段时间里,记者没有发现现场有交警执勤。
■医学专家
“听声辨位”取证难
昨日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车辆虽然鸣喇叭声清晰可辨,但记者在众车辆中,很难分辨到底是哪辆车的喇叭声。昨日,某基层执勤交警对记者坦言,执罚禁鸣喇叭确实存在取证难的情况。
有医学界人士认为,人耳是一种能对20~20000赫兹声波振动产生听觉的感觉器官,具有分辨声波频率尤其是察觉声源方位的能力,在绝对安静的情况下,正常人可以准确判断汽车声源的距离为8到10米,但在复杂背景噪音下,人的判断能力会大为减弱,甚至减半。交通专家则称,用耳朵去辨别声源无异于用眼睛去辨别超速。交警想要做到短促喇叭声一出现就确定车辆所在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
昨日上午9时30分,正值周一上班高峰期,记者在中华广场周边路口看到,现场只有交通协管员在场指挥交通,两个主要路口竟无一名交警。而就在上周五,广州交警宣布开展市区禁鸣喇叭专项整治行动,声称将对违法乱鸣喇叭车主处罚款150元的严厉处罚。而中山路、较场路和陵园西路,均在交警公布的重点监控路段之内。
没有交警执法是否说明乱鸣喇叭现象已消失?记者发现并非如此。昨日上午10时40分许,中山路右转陵园西路口,该路口安装了新式“全屏+箭头”交通指示灯已近一年,按照规定,只有右转箭头亮红灯时车辆不许右转,其余情况均可在避让行人前提下右转。记者看到,一辆外地轿车在右转箭头不亮的前提下在路口刹车,后面紧跟着的一辆轿车马上按了一声喇叭,催促前面的车右转。
这样的情况在中山路段屡见不鲜。记者发现,车辆鸣喇叭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催促不敢右转的车辆右转;二是车辆在穿过路口时,警告欲横穿马路的行人。不过,鸣喇叭现象较上周五行动开始时确实有所减少,从上午9时30分至11时30分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在中山路较场西、中山路陵园西两个路口仅听到20次左右的鸣喇叭声。但在这段时间里,记者没有发现现场有交警执勤。
■医学专家
“听声辨位”取证难
昨日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车辆虽然鸣喇叭声清晰可辨,但记者在众车辆中,很难分辨到底是哪辆车的喇叭声。昨日,某基层执勤交警对记者坦言,执罚禁鸣喇叭确实存在取证难的情况。
有医学界人士认为,人耳是一种能对20~20000赫兹声波振动产生听觉的感觉器官,具有分辨声波频率尤其是察觉声源方位的能力,在绝对安静的情况下,正常人可以准确判断汽车声源的距离为8到10米,但在复杂背景噪音下,人的判断能力会大为减弱,甚至减半。交通专家则称,用耳朵去辨别声源无异于用眼睛去辨别超速。交警想要做到短促喇叭声一出现就确定车辆所在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
文献资料来源:2009-06-16   新快报-A17
作者:牟晓翼
索取号:D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