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与学海堂
学海堂位于粤秀山麓,今天广州市第二中学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两广总督阮元在广州城西的文澜书院设置讲堂,以经史古文课士,并手书“学海堂”三字匾悬挂在文澜书院上,这就是学海堂教学的开始。数年之后入学的学士逐渐增多,教学多有不便,阮元便计划另觅一地,专为学海堂所用,使学海堂能长久地办下去。先是想在南园旧址筑堂,但觉其地方狭隘:有拟将文澜书院改为学海堂,惜此地风景不佳;再有看中河南的海幢寺旁,却嫌靠近市集。经过多番拣选,最后认为粤秀山麓“乔木繁翳,木棉参天”,是“百年古麓”,可以“置堂于密林之中”。道光四年(1824)九月,阮元命吴兰修、赵均等为董事,在粤秀山开工修筑。是年冬天,学海堂竣工,阮元定做匾额楹帖,刻挂于堂上。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有号研经老人、雷堂庵主等,江苏杨洲人,原籍仪征(图3-1)。乾隆五十一年(1786),考中举人,三年之后有中了进士,点翰林,得到皇帝的赏识,散馆时钦定一等第一名,授编修。后来有升为詹事府少詹事,奉旨入值南书房,即是陪皇帝读书。五十八年(1793),出任山东学政;六十年(1795),调任浙江学政。在职其间,致力于整理史籍,如征刻《淮海英灵集》,编修《经籍環估》,选录《两浙湭轩录》等。嘉庆时期,又两任浙江巡抚,先后长达九年,对浙江考据学派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嘉庆六年(1802)阮元在杭州西湖创办了著名的估经精舍,这是一家专门以经史古文训估教学的书院。舍中并不讲解八股文,亦不用一般书院教学的办法,而是延请当时的朴学名家,如孙星衍、王永等,担任院长,每月一课,主要是讲解十三经、三史疑义,旁及小学、天文、地理、算法词章等等,以治实学为忠旨;每月有阮元捐献薪水发放膏火,并将学生所做的优秀诗文,汇刊为《估经精舍文集》。嘉庆十九年(1814),阮元出任江西巡抚,改建江西贡院号舍,校刻《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年(1816),调任河南巡抚。十一月,升为湖广总督。二十二年(1817),调任两广总督,这一年冬天到了广州,随后便出海阅兵,遍览广东内外形势及澳门情形,建大黄窖、大虎山炮台,建南海桑园围石堤。又开书局重修《广东通志》,修筑广州城及城北的镇海楼。阮元在粤九年,六次兼署广东巡抚,政务繁忙,但仍致力于办学,创办了学海堂及三水行台书院。道光六年(1826),调任云贵总督。十五年(1835)回京,拜体仁阁大学士,后又加太子太保衔。二十六年(1846),加太傅衔。二十九年(1849)卒,终年八十六岁,谥“文达”。
阮元一生仕途通达,历官三朝,深获恩宠。但是他在长期的仕途生涯中,始终学术研究,他主张汉宋调和,不仅在宦迹所到之处提倡经学、奖掖人才、整理史籍、刊刻图书,而且自身也勤奋不懈地钻研学问,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在经学、史学、金石学、书画乃至天文历算方面,都有相当的造诣。史称其“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可见他在当时地位之高。
阮元在广东创办的学海堂,最初是以杭州估经精舍为范例的。他曾撰文说明“学海堂”取名的旨意:
昔者何邵公学无不通,进退忠直,聿有学海之誉,与康成并举。惟此山堂,吞吐潮汐,近取于海,乃见主名。多士或习经传,寻疏义于宋齐;或解文字,考故训于仓雅;或析道理,守晦庵之正传;或讨史志,求深宁之家法;或且规矩汉晋,熟精萧选,师法唐宋,各的诗笔。虽性之所近,业有殊工,而力有可兼,事亦并擅。(《学海堂志﹒序》,《中国历代书院志》第三分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可见阮元开办学海堂的忠旨与估经精舍是相同的。从1820年在文澜书院挂匾开课,至1826年阮元调离广东,学海堂基本上是按照估经精舍的模式来进行教学的。阮元聘请当时广东的著名学者为讲席,如吴兰修、赵均、林伯桐、曾钊等,亦常亲自课士,所出课题都是经史古文、词章训估、并不教授科举考试要用的八股文;如学的举人、贡生、秀才等每月均有阮元捐献薪金,发放膏火1两;所大课卷被评为优秀的生徒,会多发数倍膏火以示奖励,并将这些佳作及教师的诗文汇编为《学海堂集》刊印。这些都与估经精舍的运作相类似。
道光六年(1826)六月十三日,阮元接到上渝,着调补云贵总督,即赴新任。阮元思量离粤之后,学海堂的膏火与教师薪金将无以为继,学海堂的办学忠旨恐难久远,便将南海、番禺等地的一些官田及官铺的租金拨归学海堂作经费之用;并捐出白银4000两,发商生息,每年一共可以受到白银1500余两,足够学海堂的日常开销。又订立《学海堂章程》,详细说明学海堂的办学忠旨、教学程序、经费的来源和支用手续等。规定学海堂是“课通省举、贡、生、监经解诗估之所”;设立8位学长管理及教学,永不设立山长;每位学长除了薪金之外,每年的润笔银为36两,不得收取学生的执金;每年改为一季度出一课,是为“季课”,课题应是“经解文笔,古今诗题”,考生限期缴卷,由学长评定等次发放膏火。这些工作使学海堂能持续到最后而学风不改。
阮元从学海堂的创办、教学、管理、经费等,事事皆亲力亲为,为学海堂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献资料来源:2002年   摘自《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

索取号:G649.299.651/1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